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清明節不只是個悲傷的日子

說到清明節, 大多數人對其的認知只在於 , 這是一個緬懷先祖, 祭拜逝者的節日。 但是, 清明節意義不僅僅是這樣的。

清明節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 ,

是有原因的。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 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 它一開始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 《曆書》:“春分後十五日, 鬥指丁, 為清明, 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 蓋時當氣清景明, 萬物皆顯, 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 氣溫升高, 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 所以“清明前後, 種瓜點豆”之說。

那麼, 為什麼現在的清明節變成了祭拜祖先的節日呢?原來這與古代的另一個節日, 寒食節有關。 據說, 春秋時期, 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 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 重耳勵精圖治, 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 但介子推不求利祿, 與母親歸隱山林, 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

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 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 將其葬於綿山, 修祠立廟, 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 以寄哀思, 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清明節因與寒食節時間相近, 在宋明之際基本取代了寒食節, 逐漸演變成祭祀祖先的節日。 所以, 清明節, 是追思先人, 祭拜祖先的節日, 也有萬物清明之時的意思。

不僅僅意味著悲傷。

或許在這個時候, 追憶逝者的同時, 也要對未來抱有美好的期待吧!

當然, 對於清明節之由來的說法有很多, 此處也只是舉出了其中一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