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結核,披著浪漫外衣的古老殺手,為何捲土重來

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報告指出, 結核病仍是頭號傳染病殺手, 2016年全球有1040萬例新增病例, 170萬人因結核而死。 《關你醫事》將分兩期, 帶您認識結核, 這個披著浪漫外衣的冷酷殺手的前世今生, 以及它與普通人的防治關係。

如果您是文藝青年, 一提結核您可能就會想到《紅樓夢》和《茶花女》, 在真實的生活世界裡, 結核也和一堆的名人相隨, 詩人雪萊、鋼琴家蕭邦、畫家莫内的老婆、文化旗手魯迅、行政特區的首富、內地培訓界的先驅, 等等, 等等。 在18到19世紀, 結核帶來的消瘦身段、憂鬱眼神和特有的桃花般的類嗨潮面容, 曾引得當時歐洲的一眾時尚青年膜拜, 浪漫界大神、詩人拜倫曾言, 希望死於結核病。

雖然身披浪漫外衣, 但結核卻是真正的冷面殺手。 19世紀, 有四分之一的歐洲人死於結核病。 1882年3月24日, 科赫發現了結核病的元兇結核桿菌, 現在每年的這一天, 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找到致病菌, 結核的診斷和治療才走上了正途。

最初的結核治療, 是富人們借助陽光和營養進行休養, 窮人則只能在病痛中等死。 沒有特效的治療手段, 各種奇技偏方就大量湧出, 國人曾試過人血饅頭, 法國的腓力四世則通過撫慰, 一次為1500多位結核患者施治, 他只挨個摸頭, 不收哈達。 在這樣的困境下, 一位叫特魯多的結核病醫生在20世紀初留下名言:有時, 去治癒;常常, 去幫助;總是, 去安慰。 這句子挺熟, 是吧?沒錯, 現在這話經常被引用來形容醫生的職責。 只可惜, 意思搞偏了。 特魯多說這話的時候,

天空中正飄過彩雲描就的無奈:這病真是沒法治啊!

1943年, 國際上, 希特勒快要完蛋, 在國內, 日本鬼子也快上西天。 這一年, 結核治療迎來了春天, 人類發明了鏈黴素, 這也是醫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開始有了一種叫臨床實驗的藥物應用科學規範。

隨後, 有了抗結核的特效藥, 1952年異煙肼開始使用, 1971年又有了利福平。 有效的治療藥物的應用, 加上公共衛生狀況的較大改善, 使人類幾乎已經開始看到徹底消滅結核的曙光, 但希望之光很快就淡去了。

1979年耶誕節, 前蘇聯悍然出兵阿富汗, 15萬部隊帶來戰爭災難, 帶來大量的逃亡難民,也帶來結核的復蘇。2016年挪威的研究者對從南亞、中亞、歐洲分離出的結核菌株,進行了基因測序,比較結果發現,一是前蘇聯國家分離出的菌株富含耐藥性突變;二是,從歐洲分離出的菌株屬中亞演化支的分支,可追溯到被佔領10年間的阿富汗。按照疾病史研究的理論,有一種“走出非洲假說”,認為古老的結核菌是從古人類時,跟隨人類遷移蔓延到全球的,結核桿菌有7個亞群,其中L2型具更強大突變能力,它起源於中亞,途徑我國東北傳入俄國,蘇阿戰爭時又由阿富汗再播散到歐洲。在已有的研究中,已經發現從前蘇聯國家分離出的結核菌能耐受多種藥物。

在耐藥結核的對策還沒有找到的時候,一種叫愛滋病的新發現的傳染病開始突襲。結核桿菌和愛滋病病毒聯手,可以很快使感染者的免疫系統崩潰,感染愛滋病病毒的人患結核的幾率要比其他人高出近30倍。世界衛生組織站出來了,1993年宣佈結核為全球健康緊急事件。

2017年10月20日,世界衛生組織發佈《2017年全球結核病報告》,報告指出,自2000年以來與結核的戰鬥中,拯救了約5300萬人的生命,使死亡率降低了37%。但在2016年,結核病仍是傳染病界的頭號殺手,新增病例1040萬,其中的10%為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共造成170萬人死亡,其中40萬人合併愛滋病病毒感染。全球有7個國家占到結核總負擔的64%,最嚴重的是印度、印尼和中國。中國目前每年新增病例超過100萬,其中耐藥結核約為10萬。

耐藥性結核自1990年代以來一直呈增長趨勢,其原因有基礎醫療系統的惡化,使病人得不到及時診斷和治療。也有一些國家,抗結核藥物成為非處方藥,結果造成濫用,前蘇聯和一些東歐國家是其中代表。另外一個原因是患者沒有能夠堅持規範完整治療,自主停藥。中國於1995年首次發現耐藥的“北京亞型”,病例每年都在增長。

結核已卷土再來,就在我們身邊。個人如何防治?將在下期《結核,披著浪漫外衣的古老殺手,在您身邊但可防可治》中為您解釋,敬請垂注。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關你健康》由專業人員製作,以科學與人文視角多維度觀察生命健康,包括醫事、史話、日常、展望、心理、房內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巨集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帶來大量的逃亡難民,也帶來結核的復蘇。2016年挪威的研究者對從南亞、中亞、歐洲分離出的結核菌株,進行了基因測序,比較結果發現,一是前蘇聯國家分離出的菌株富含耐藥性突變;二是,從歐洲分離出的菌株屬中亞演化支的分支,可追溯到被佔領10年間的阿富汗。按照疾病史研究的理論,有一種“走出非洲假說”,認為古老的結核菌是從古人類時,跟隨人類遷移蔓延到全球的,結核桿菌有7個亞群,其中L2型具更強大突變能力,它起源於中亞,途徑我國東北傳入俄國,蘇阿戰爭時又由阿富汗再播散到歐洲。在已有的研究中,已經發現從前蘇聯國家分離出的結核菌能耐受多種藥物。

在耐藥結核的對策還沒有找到的時候,一種叫愛滋病的新發現的傳染病開始突襲。結核桿菌和愛滋病病毒聯手,可以很快使感染者的免疫系統崩潰,感染愛滋病病毒的人患結核的幾率要比其他人高出近30倍。世界衛生組織站出來了,1993年宣佈結核為全球健康緊急事件。

2017年10月20日,世界衛生組織發佈《2017年全球結核病報告》,報告指出,自2000年以來與結核的戰鬥中,拯救了約5300萬人的生命,使死亡率降低了37%。但在2016年,結核病仍是傳染病界的頭號殺手,新增病例1040萬,其中的10%為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共造成170萬人死亡,其中40萬人合併愛滋病病毒感染。全球有7個國家占到結核總負擔的64%,最嚴重的是印度、印尼和中國。中國目前每年新增病例超過100萬,其中耐藥結核約為10萬。

耐藥性結核自1990年代以來一直呈增長趨勢,其原因有基礎醫療系統的惡化,使病人得不到及時診斷和治療。也有一些國家,抗結核藥物成為非處方藥,結果造成濫用,前蘇聯和一些東歐國家是其中代表。另外一個原因是患者沒有能夠堅持規範完整治療,自主停藥。中國於1995年首次發現耐藥的“北京亞型”,病例每年都在增長。

結核已卷土再來,就在我們身邊。個人如何防治?將在下期《結核,披著浪漫外衣的古老殺手,在您身邊但可防可治》中為您解釋,敬請垂注。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關你健康》由專業人員製作,以科學與人文視角多維度觀察生命健康,包括醫事、史話、日常、展望、心理、房內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巨集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