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洛陽太倉毛筆:整個村莊只有一個人在做,眼看就要失傳了!

請您關注洛陽事

▍口述·專欄:一個“有溫度、有故事”的【口述】非遺手工藝現狀的欄目。 由手藝人口述內容整理, 將傳統文化的代表一一展示給大家。

「 傳統活兒 」

我們現在說的非遺或者文化遺產

它們實際是有生命的, 活著的

它們就是我們的過去

採訪者|劉 娟

受訪者|潘占堆

攝影者|王立力

毛筆製作界有“南湖北潘”之說, 這裡的“湖”指浙江湖州, 意思是南方製作的毛筆, 以浙江湖州的為佳。

北方製作的毛筆, 則以河南洛陽的太倉潘家最為出眾, 太倉村百分之九十五的村民都姓潘, 我們採訪的潘師傅家就在太倉。

潘占堆是太倉“潘家毛筆”的第十代傳承人。

潘師傅名叫潘占堆, 他家現在是太倉村唯一製作毛筆的老字型大小。 “現在包括周圍村莊, 只有我一個人在做;還有兩個老頭也會, 都八十多了, 早不做了。 ”

太倉“北潘”

“太倉”之名頗有一番歷史淵源。 這裡距漢魏洛陽故城和隋唐洛陽城都不遠, 相傳過去是皇家糧倉, 當時叫“小倉村”, 後改為“太倉”。

“太倉毛筆”有據可查的歷史已有三百年, 始於清朝乾隆年間, 清末民初時最為興盛, 當時不過幾百口人的太倉村, 毛筆作坊就有二三十家, 其中“玉天齋”、“潘友文”、“潘書冒”、“潘雲升”、“潘太升”最為著名,

所產毛筆銷至眾多北方城市, 有兩家還在西安設立了分店。

太倉村民把手工制筆當作和種地一樣的謀生之法, 因此毛筆製作都以家庭為單位, 代代相傳。

毛筆製作業有著這樣的說法:“娃娃筆最難做, 做不好娃娃筆不能出師。 ”因為讀書用筆耗損較大, 使用量也大, 做好“娃娃筆”不僅有好的銷量, 也能贏得一個好口碑。

第二代傳人潘留記一直磨練技藝, 想要做讀書人用的毛筆, 並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套自己獨有的製作工藝, 後來他做出的毛筆大受秀才、舉人的歡迎。

太倉毛筆以“筆齊、肚圓、頭尖、體健”著稱, 舊時很多秀才、舉人都喜歡用太倉毛筆書寫。

清朝末期, 民間流傳著一句話, “南方狀元紅, 北方太倉行 ”, 京城的官員都以使用和贈送太倉筆為榮, 這始于一次獻禮。

當時潘家正傳到第五代, 第五代傳人以玉為筆桿製作了一支毛筆叫“臥墨青雲”, 地方官員把它當作禮品進獻給了河南巡撫。 以此為契機, 大批的京城官員才開始認識太倉毛筆,

後來太倉毛筆還被定為清廷吏部的辦公用筆。

商行也極為喜愛太倉毛筆, 說“太倉毛筆伴商家, 哪裡用它哪裡發”。 尤其是潘家第七代傳人潘登雲製作的記帳小楷筆, 深得豫、晉商人的好評。

太倉毛筆的筆桿通常以南方紅木、斑竹、象牙、牛角或者玉為材料。

一代代潘家人的努力創造了“北潘”的名聲, 潘師傅說:“很多來我這買筆的人, 都是奔著我這個字型大小過來的, 很多都是有錢人, 在網上看到了我的報導, 開著寶馬車過來。 ”

河南省做毛筆的一共有兩家, 另一家在周口地區, 潘師傅曾和縣裡的領導一起去那拜訪過。 “我問他誰是做筆大師?他說他是。 我問他多大?他說53歲。 我說你學了幾年?他說學了三年。 三年根本不行!”

潘師傅十四五歲開始學習制筆的技藝,到現在已經做了五十多年毛筆。

“他給我弄了張名片,名片上面寫的是:市人大代表,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人家是市人大代表,我是農民,誰關注我呀?所以人家是省級傳承人,我是市級的。”

“他做的跟我不一樣,他那是幹活。我們做毛筆的,分水活和幹活,我是水活,他是幹活。幹活是啥呢?筆在使用的時候出了啥毛病,他給修修,這是幹活,技術含量沒我這高。”

毛筆製作大致分為幹活、水活兩大類,大小製作工具數十餘件。

潘師傅是第十代傳人,開始學習家裡的手藝是在十四五歲時。“我弟兄三個,我是老三,大哥在部隊上。我說我也去當兵,我爹不讓去,他說一家能去幾個當兵的?保衛國家總不能三個去!那是父母之命,說不讓去就不能去。讓我學做筆,我心想學這幹啥啊,老扎手,受罪。”

“七十二道工序”

雖然初學時百般抵觸,但潘師傅終究還是學下來了。現在他做起筆來,專注而自信,對於制筆技術更是極為認真。

他知道“南湖北潘”之說,在電視上看過湖州毛筆大師的報導,但他認為就技術而言,自己比電視上的大師好多了,“這筆啊,是越大越好做,和手錶一樣,座鐘好做,手錶難做,我這技術好就好在,再小的筆都能做,我認為不簡單。我父親說,會推磨就會推碾子,只要會做小的,大的自然而然就會做。”

毛筆的製作工藝看起來簡單,但潘師傅說:“複雜著呢,原來統計過,大小有七十二道工序。” 做出一批毛筆大概要一個月,所有工序都是手工製作,一天下來腰酸腿疼。

最關鍵的工藝在筆頭製作上。毛筆好賴,主要就看筆頭,“毛筆的好壞和筆桿沒關係,像紫檀木啥的,沒用,主要是筆頭。” 太倉毛筆筆頭的講究,用潘師傅的話說就是:“筆頭要尖,攏住後,從上到下,不能有坑坑窪窪。

製作筆頭的毛要先用石灰泡制或者用純淨井水多次漂洗。

“筆頭在手上這樣頓一下,能彈起來就是好筆,這說明羊毛多。為什麼羊毛多好呢?好比想吃米飯,就下米多點,想喝稀粥,就下米少點,想用好筆就下材料多點。”筆頭的材料十分講究,潘家作筆頭用的是湖南的山羊毛。

“湖南羊毛有‘峰’,本地羊毛沒有。筆沒有峰就不能用了,沒有尖了。這主要和氣候、環境有關,不管羊毛還是黃鼠狼毛,越冷毛越好,冬天的毛好,夏天的毛不行。湖南那邊是 ‘冷帶’,天氣較冷,所以出的羊毛好。”

羊毛分級別。一隻羊,身上、肚子上、腿上的毛都各有價錢。“身上的毛最長,用來做大筆。其實黃鼠狼毛更好,黃鼠狼吃的是肉,羊吃的是草,吃肉的動物和吃草的動物,毛能一樣嗎?這是我自己的想法。”

太倉毛筆筆頭以湖南羊毛、北方黃鼠狼毛、狸毫、野貓毛、馬毛及植物麻等我,鎮長來哄(勸)我呢,談了一下午。

潘師傅已經七十歲了,但依然神采奕奕。

他們說,潘師傅啊,你是孟津人,不能……當然口頭上沒有這樣說,他只說我給你投點資,批二畝地,蓋園區,但這不是明顯哄我的嘛!最後他說,我得去洛陽看看他那公司背景啥樣,有錢沒錢。很可能他派人去了,見了那個人,說你要投資就得去孟津,後來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當時啥都說好了,那個公司也每天准點來車接車送,接我去人家那給他傳授徒弟。結果縣裡給打散了,你有啥辦法?我也想了,我是孟津人,不可能把孟津縣給隔過去。”

太倉毛筆有兩個鼎盛時期。一個是民國時期,那時學生、商行都需要用毛筆。再一個是“文化大革命”時,寫大字報要用筆,很多人開著車、排著隊去買毛筆。雖然那時已經有鋼筆,但是一支毛筆一毛或者八分錢,一支鋼筆好幾塊,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太貴了,“誰口袋上要是別個鋼筆那是很了不起的,所以當時人家寫字都是用毛筆。

八幾年之後,筆的種類多了,慢慢就把毛筆代替了。”民國時期的盛況,潘師傅是見不著的,但是他經歷了後一個鼎盛期。

筆頭和筆桿分別製作好後才一一拼接在一起,所有制作過程都是手工操作。

他說:“在我的記憶裡,六七歲時,俺爹帶了六七個徒弟,做了筆,賣了,就可以買糧食——六七個徒弟得吃飯嘛。當時徒弟都不發工資,要學五年,學四年,一年謝師,謝師傅謝一年,一年之後就可以當匠人了。老規矩就是這。”

在鼎盛期,能招到六七個徒弟,現在就沒那麼容易了。潘師傅現只想讓二兒子把這門技術傳承下去,接下自己的衣缽,但這也不是件易事。

今年潘師傅七十歲了,身體看起來不錯,偶爾會出一些小毛病,這也正常。他說前兩年住過一次院,動了個小手術,因此他特別擔心這門技術在他身體尚健時能否傳承下去。他對二兒子說:“你爺爺是做筆的,我是做筆的,到了你這一輩,不能讓這門技術失傳啊!”但看到毛筆製作的冷淡前景,對方一直不願意。

潘占堆和前幾代潘家師傅照片一起合影。

潘家人的代代堅守才創造出了“北潘”的盛名。

潘師傅說:“現在為什麼都不願意學?工序長,技術含量高一點,不好學,再說學這個本就是為了謀生吃飯,年輕人出去打工,一個月賺三四千塊,學這技術要學一年,耽擱了賺錢咋辦?都不學!俺孩子也不學,在下面開了個小飯店。他說爸,我開飯店我能買個小車,我要跟你學做毛筆,只能騎個自行車。”

潘家在村頭,鄰著馬路,有一溜四間門面房,三間做了麵館,一間售賣毛筆。門前很醒目地掛著一個招牌,上寫“手工麵館”,麵館主要是他二兒子在打理。“潘占堆制筆坊”的招牌只占了很小一塊地方,一點兒也不醒目,一眼就能看出毛筆製作在他們家的尷尬地位。

潘師傅做過很多努力,還申報過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他說,他已經申請兩次了,第二次申請報上去,至今一年多了也沒有回話,估計又沒批下來。他歸結原因是“自己沒關係”,並說以後不準備再申請了。對於這些現狀,潘師傅很無奈,但也只能繼續堅持著等待轉機。

採訪的時候,我注意到潘師傅有一個習慣性動作,拿放筆都很自然地把筆放在嘴裡泯一下,讓它保持攏住的狀態,以保護筆頭。他說,“制筆人一年要吃下一條氈”。

潘師傅製作的毛筆。

每支筆的筆身上都刻有“太倉潘占堆制”六個字。

他能辨認出自己製作的每一支筆,還取了名字,如“五羊一品”、“玉蘭芯”、“純羊毫”等,我問這名字有什麼講究沒?他說沒有,隨便起的。想來對毛筆師傅來說,每一支盡心製作的筆都是有自己名字的孩子,需要精心呵護。

傳承是一個自然系統

沒有遺產就沒有今天

潘師傅十四五歲開始學習制筆的技藝,到現在已經做了五十多年毛筆。

“他給我弄了張名片,名片上面寫的是:市人大代表,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人家是市人大代表,我是農民,誰關注我呀?所以人家是省級傳承人,我是市級的。”

“他做的跟我不一樣,他那是幹活。我們做毛筆的,分水活和幹活,我是水活,他是幹活。幹活是啥呢?筆在使用的時候出了啥毛病,他給修修,這是幹活,技術含量沒我這高。”

毛筆製作大致分為幹活、水活兩大類,大小製作工具數十餘件。

潘師傅是第十代傳人,開始學習家裡的手藝是在十四五歲時。“我弟兄三個,我是老三,大哥在部隊上。我說我也去當兵,我爹不讓去,他說一家能去幾個當兵的?保衛國家總不能三個去!那是父母之命,說不讓去就不能去。讓我學做筆,我心想學這幹啥啊,老扎手,受罪。”

“七十二道工序”

雖然初學時百般抵觸,但潘師傅終究還是學下來了。現在他做起筆來,專注而自信,對於制筆技術更是極為認真。

他知道“南湖北潘”之說,在電視上看過湖州毛筆大師的報導,但他認為就技術而言,自己比電視上的大師好多了,“這筆啊,是越大越好做,和手錶一樣,座鐘好做,手錶難做,我這技術好就好在,再小的筆都能做,我認為不簡單。我父親說,會推磨就會推碾子,只要會做小的,大的自然而然就會做。”

毛筆的製作工藝看起來簡單,但潘師傅說:“複雜著呢,原來統計過,大小有七十二道工序。” 做出一批毛筆大概要一個月,所有工序都是手工製作,一天下來腰酸腿疼。

最關鍵的工藝在筆頭製作上。毛筆好賴,主要就看筆頭,“毛筆的好壞和筆桿沒關係,像紫檀木啥的,沒用,主要是筆頭。” 太倉毛筆筆頭的講究,用潘師傅的話說就是:“筆頭要尖,攏住後,從上到下,不能有坑坑窪窪。

製作筆頭的毛要先用石灰泡制或者用純淨井水多次漂洗。

“筆頭在手上這樣頓一下,能彈起來就是好筆,這說明羊毛多。為什麼羊毛多好呢?好比想吃米飯,就下米多點,想喝稀粥,就下米少點,想用好筆就下材料多點。”筆頭的材料十分講究,潘家作筆頭用的是湖南的山羊毛。

“湖南羊毛有‘峰’,本地羊毛沒有。筆沒有峰就不能用了,沒有尖了。這主要和氣候、環境有關,不管羊毛還是黃鼠狼毛,越冷毛越好,冬天的毛好,夏天的毛不行。湖南那邊是 ‘冷帶’,天氣較冷,所以出的羊毛好。”

羊毛分級別。一隻羊,身上、肚子上、腿上的毛都各有價錢。“身上的毛最長,用來做大筆。其實黃鼠狼毛更好,黃鼠狼吃的是肉,羊吃的是草,吃肉的動物和吃草的動物,毛能一樣嗎?這是我自己的想法。”

太倉毛筆筆頭以湖南羊毛、北方黃鼠狼毛、狸毫、野貓毛、馬毛及植物麻等我,鎮長來哄(勸)我呢,談了一下午。

潘師傅已經七十歲了,但依然神采奕奕。

他們說,潘師傅啊,你是孟津人,不能……當然口頭上沒有這樣說,他只說我給你投點資,批二畝地,蓋園區,但這不是明顯哄我的嘛!最後他說,我得去洛陽看看他那公司背景啥樣,有錢沒錢。很可能他派人去了,見了那個人,說你要投資就得去孟津,後來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當時啥都說好了,那個公司也每天准點來車接車送,接我去人家那給他傳授徒弟。結果縣裡給打散了,你有啥辦法?我也想了,我是孟津人,不可能把孟津縣給隔過去。”

太倉毛筆有兩個鼎盛時期。一個是民國時期,那時學生、商行都需要用毛筆。再一個是“文化大革命”時,寫大字報要用筆,很多人開著車、排著隊去買毛筆。雖然那時已經有鋼筆,但是一支毛筆一毛或者八分錢,一支鋼筆好幾塊,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太貴了,“誰口袋上要是別個鋼筆那是很了不起的,所以當時人家寫字都是用毛筆。

八幾年之後,筆的種類多了,慢慢就把毛筆代替了。”民國時期的盛況,潘師傅是見不著的,但是他經歷了後一個鼎盛期。

筆頭和筆桿分別製作好後才一一拼接在一起,所有制作過程都是手工操作。

他說:“在我的記憶裡,六七歲時,俺爹帶了六七個徒弟,做了筆,賣了,就可以買糧食——六七個徒弟得吃飯嘛。當時徒弟都不發工資,要學五年,學四年,一年謝師,謝師傅謝一年,一年之後就可以當匠人了。老規矩就是這。”

在鼎盛期,能招到六七個徒弟,現在就沒那麼容易了。潘師傅現只想讓二兒子把這門技術傳承下去,接下自己的衣缽,但這也不是件易事。

今年潘師傅七十歲了,身體看起來不錯,偶爾會出一些小毛病,這也正常。他說前兩年住過一次院,動了個小手術,因此他特別擔心這門技術在他身體尚健時能否傳承下去。他對二兒子說:“你爺爺是做筆的,我是做筆的,到了你這一輩,不能讓這門技術失傳啊!”但看到毛筆製作的冷淡前景,對方一直不願意。

潘占堆和前幾代潘家師傅照片一起合影。

潘家人的代代堅守才創造出了“北潘”的盛名。

潘師傅說:“現在為什麼都不願意學?工序長,技術含量高一點,不好學,再說學這個本就是為了謀生吃飯,年輕人出去打工,一個月賺三四千塊,學這技術要學一年,耽擱了賺錢咋辦?都不學!俺孩子也不學,在下面開了個小飯店。他說爸,我開飯店我能買個小車,我要跟你學做毛筆,只能騎個自行車。”

潘家在村頭,鄰著馬路,有一溜四間門面房,三間做了麵館,一間售賣毛筆。門前很醒目地掛著一個招牌,上寫“手工麵館”,麵館主要是他二兒子在打理。“潘占堆制筆坊”的招牌只占了很小一塊地方,一點兒也不醒目,一眼就能看出毛筆製作在他們家的尷尬地位。

潘師傅做過很多努力,還申報過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他說,他已經申請兩次了,第二次申請報上去,至今一年多了也沒有回話,估計又沒批下來。他歸結原因是“自己沒關係”,並說以後不準備再申請了。對於這些現狀,潘師傅很無奈,但也只能繼續堅持著等待轉機。

採訪的時候,我注意到潘師傅有一個習慣性動作,拿放筆都很自然地把筆放在嘴裡泯一下,讓它保持攏住的狀態,以保護筆頭。他說,“制筆人一年要吃下一條氈”。

潘師傅製作的毛筆。

每支筆的筆身上都刻有“太倉潘占堆制”六個字。

他能辨認出自己製作的每一支筆,還取了名字,如“五羊一品”、“玉蘭芯”、“純羊毫”等,我問這名字有什麼講究沒?他說沒有,隨便起的。想來對毛筆師傅來說,每一支盡心製作的筆都是有自己名字的孩子,需要精心呵護。

傳承是一個自然系統

沒有遺產就沒有今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