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雍正時期的粉彩

一、雍正粉彩的彩料探源

粉彩料是在琺瑯彩料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也正因為粉彩和琺瑯彩在製造工藝和燒成效果上有很大的相似性, 可以通過琺瑯彩的相關記載和雍正粉彩的實物資料來推斷該時期彩料的顏色。 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雍正年《各種承做活計清檔》記載:‘初十日, 怡親王交西洋琺瑯料:月白色、白色、黃色、綠色、深亮綠色、淺綠色、松黃色、淺亮綠、黑色, 以上共九樣;舊有西洋琺瑯料:月白色、白色、黃色、綠色、深亮藍色、淺藍色、松黃色、深亮綠色、黑色, 以上九樣;新煉琺瑯料:月白色、白色、黃色、淺綠色、亮青色、藍色,

松綠色、亮綠色、黑色, 共九樣;新增琺瑯料:軟白色、香色、淡松黃色、藕荷色、淺綠色、醬色、深葡萄色、青銅色、松黃色, 共九樣。 ’這說明這一時期不僅可以燒煉出九種與西洋料相同的顏色, 而且還增加了九種新的顏色。 ”基於當時彩料研製的水準, 筆者認為雍正粉彩的彩料也應具有上述這些顏色, 另外還有紅色系和紫色系彩料, 其中紅色要以胭脂紅、秋海棠為代表。 若再算上添加“玻璃白”後, 各種色相所產生的濃淡、強弱的色階變化, 那麼這些彩料足以使雍正粉彩的畫面斑斕奪目。 在《古月軒瓷考》中就曾提到, “景鎮燒成青花年款大清雍正年制白地盤碗上, 加料彩畫團蝶用三十六種色彩。 ”所以, 雍正粉彩裝飾的色彩之調和與豐富,
對於當時的陶瓷裝飾來說是令人歎為觀止的, 也是史無前例的。

粉彩蟠桃紋天球瓶, 清雍正

粉彩牡丹紋盤口瓶, 清雍正

二、雍正粉彩色彩的運用

雍正粉彩不僅色料豐富, 且顏色釉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雍正粉彩裝飾除了白地的以外, 還出現了色地粉彩:有紅地、黑地、黃地、青地等。 一般色地的製作方法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由高溫色釉一次燒成, 例如青地多用冬青釉、豆青釉等;二在燒好的白瓷上施低溫色釉, 以黃釉、紅釉居多, 燒成後釉色均勻、潔淨、光潤;三在白瓷上“用粉彩中的一種色料,

塗蓋器身, 留出所繪圖案的空白, 在空白中填繪其他彩料”。

珊瑚紅地粉彩牡丹紋貫耳瓶, 清雍正

粉彩鏤空團壽蓋盒, 清雍正

在該時期諸多色地粉彩中, 要數紅地最為稀有金貴, 因為紅釉所使用的原料都很貴重, 比如在祭紅的釉料中就添加了“瑪瑙和珍珠”, 胭脂紅含有“赤金和水晶料”的成分, 兩種釉色都極為珍貴。 其中胭脂紅最早出現在康熙朝, 不過僅作禦制飯碗的款料用。 雍正時期使用較多, 並有通體施該釉色的器物, 如小瓶、碗和小高足酒盅等, 可見當時御用制瓷的不惜工本。 據《陶雅》對雍正胭脂紅的描述:“其釉薄於蛋膜者十分之一, 勻淨明豔,殆無倫比。紫晶遜其鮮妍,玫瑰無其嬌麗。”乾隆以後的胭脂紅,往往釉質粗厚,顏色晦暗。

粉彩過枝桃樹紋盤,清雍正

粉彩梅花紋碗,清雍正

雍正粉彩紋飾採用的是中國工筆劃寫實細緻的畫風,所以花蝶的顏色都與實物接近。一般花頭所用顏色有:大紅、桃紅、橘紅、粉紅、黃色、淡黃、紫色、白色、藍色等。花瓣的濃淡變化是通過彩料在玻璃白上的渲染而產生,由接近花心和花托的部位向外逐步減淡。花蕊的用色主要是黃色、白色和黑色。葉子的設色比較濃郁,且有老嫩、陰陽之分,通常用大綠、淡綠、草綠等不同純度、明度的綠色來表現。有些老葉還在葉尖處以黃色進行裝飾,通過運用接填的技法產生黃綠之間的自然過渡。這是雍正時期的花葉所特有的表現形式,俗稱為“敗葉黃”。枝幹常有赭石、褐色、淡墨、古紫等。有些墨色枝幹略微偏藍或綠,是因為在其上面又輕罩了一層淡藍或淡綠料色的緣故。而雍正粉彩洞石的用色,早期因受到五彩、鬥彩的影響多用豔藍色且平塗,過渡期則由豔藍色分出濃淡以表示明暗關係,成熟期後先採用素描寫生的手法勾勒出石頭的結構與層次,再利用顏色的深淺使之更為豐富。它的暗部畫作深藍或墨綠,亮部用淡藍、淡綠,各色之間的銜接極其自然,這組顏色使人想到怪石上苔蘚橫生的畫面。還有墨色系與褐色系的洞石,顏色的深淺皆和明暗關係相對應。也正因為雍正粉彩花卉運用了赭石、褐色、墨色等暗冷色調,才把其它顏色襯托得更加鮮麗。

粉彩葫蘆紋碗,清雍正

粉彩雉雞牡丹紋盤,清雍正

雍正朝雖然只存在十三年,但是它在制瓷方面取得的藝術成就卻是空前的。它器形輕巧俊秀,設色柔麗雅致,用筆娟秀細膩,意韻安閒淡遠,格調超凡脫俗,風格清淡明雅,達到了完美的藝術境界。儘管時過境遷,在距雍正王朝二百八十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們面對雍正粉彩這塊瓷中瑰寶的時候,我們依然能感受到它的那份溫婉含蓄和精緻靈動。這也正是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所散發出的特有的藝術魅力!

粉彩團蝶紋碗

勻淨明豔,殆無倫比。紫晶遜其鮮妍,玫瑰無其嬌麗。”乾隆以後的胭脂紅,往往釉質粗厚,顏色晦暗。

粉彩過枝桃樹紋盤,清雍正

粉彩梅花紋碗,清雍正

雍正粉彩紋飾採用的是中國工筆劃寫實細緻的畫風,所以花蝶的顏色都與實物接近。一般花頭所用顏色有:大紅、桃紅、橘紅、粉紅、黃色、淡黃、紫色、白色、藍色等。花瓣的濃淡變化是通過彩料在玻璃白上的渲染而產生,由接近花心和花托的部位向外逐步減淡。花蕊的用色主要是黃色、白色和黑色。葉子的設色比較濃郁,且有老嫩、陰陽之分,通常用大綠、淡綠、草綠等不同純度、明度的綠色來表現。有些老葉還在葉尖處以黃色進行裝飾,通過運用接填的技法產生黃綠之間的自然過渡。這是雍正時期的花葉所特有的表現形式,俗稱為“敗葉黃”。枝幹常有赭石、褐色、淡墨、古紫等。有些墨色枝幹略微偏藍或綠,是因為在其上面又輕罩了一層淡藍或淡綠料色的緣故。而雍正粉彩洞石的用色,早期因受到五彩、鬥彩的影響多用豔藍色且平塗,過渡期則由豔藍色分出濃淡以表示明暗關係,成熟期後先採用素描寫生的手法勾勒出石頭的結構與層次,再利用顏色的深淺使之更為豐富。它的暗部畫作深藍或墨綠,亮部用淡藍、淡綠,各色之間的銜接極其自然,這組顏色使人想到怪石上苔蘚橫生的畫面。還有墨色系與褐色系的洞石,顏色的深淺皆和明暗關係相對應。也正因為雍正粉彩花卉運用了赭石、褐色、墨色等暗冷色調,才把其它顏色襯托得更加鮮麗。

粉彩葫蘆紋碗,清雍正

粉彩雉雞牡丹紋盤,清雍正

雍正朝雖然只存在十三年,但是它在制瓷方面取得的藝術成就卻是空前的。它器形輕巧俊秀,設色柔麗雅致,用筆娟秀細膩,意韻安閒淡遠,格調超凡脫俗,風格清淡明雅,達到了完美的藝術境界。儘管時過境遷,在距雍正王朝二百八十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們面對雍正粉彩這塊瓷中瑰寶的時候,我們依然能感受到它的那份溫婉含蓄和精緻靈動。這也正是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所散發出的特有的藝術魅力!

粉彩團蝶紋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