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6歲娃令央視主持人自嘲“沒文化”為何有人的起跑線讓人望塵莫及

01

最近有一個來自天津的6歲小女孩火了。

在電視上, 她隨口拋出大段《四書五經》中的句子, 不僅能夠背誦國學經典而且能夠活學活用, 讓主持人連連佩服、自認“沒文化”。

她說自己在父母的指導下讀過《黃帝內經》、《易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三字經》、《弟子規》、《笠翁對韻》等著作, 認識4000多個漢字, 並且還現場演唱了一首英文歌, 背誦了她寫給媽媽的小詩。

說實話, 這個小女孩有震驚到我, 每個人到了舞臺上, 許多能力都要大打折扣, 而這個女孩還能表現這麼好, 說明她的能力遠不止如此。

她最難能可貴的是, 背誦下來的詩詞能夠融會貫通,

不但知其然, 而且還知其所以然。

我很好奇她父母的教育方式, 於是去查了查。

她的母親是一名聲樂老師, 在懷她的時候就整天聽音樂, 在胎教的時候就聽了大量的古典音樂和世界名曲。

等到她三歲的時候, 母親就開始引導她讀經典書籍, 她的母親說:“我很早給她讀的是很有韻律感的《笠翁對韻》, 我們就像做遊戲一樣地去讀。 我說"天對地", 她就答"雨對風", 像玩一樣, 她喜歡。 把這個讀完之後, 她就一系列都喜歡了。 ”

從此之後, 她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不僅自己要求讀《孟子》, 而且還對很多經典中的內容提出自己的理解。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豈止是八輩子啊, 當我們的孩子6歲的時候還在哭著吵著要看動畫片,

人家的孩子早就開始廣泛涉獵各種名著經典, 並且可以理解其中的精妙之處了。

為什麼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區別這麼大, 我們的孩子到底輸在哪裡?

直到後來我身邊發生了一些事情, 開始慢慢悟懂了一些道理。

02

有一次侄兒的幼稚園搞活動,

侄兒和班上的同學一起表演舞蹈, 我們全家人都去觀看。

侄兒只是幾個舞蹈動作, 在舞臺上稍微亮相就匆匆下臺了, 而整場節目的那個小小主持人驚豔到了我。

他和侄兒是同樣的年齡, 可是他主持起來有模有樣, 不僅口齒伶俐, 而且說話特別到位, 各種成語更是信手拈來, 毫不怯場, 引得台下的觀眾們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

可以說, 他是整個節目的亮點, 一個人撐起了整個場面。

我不禁想到侄兒和他同樣的年紀, 卻依然口齒不清, 每天要不到零食就滿地哭鬧, 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後來一次偶然機會, 我得知那個“小小主持人”的父母和我住在同一個社區, 於是我特意在一個週末帶著侄兒去拜訪他們。

我和“小小主持人”的父母聊了幾個小時後,

終於明白侄兒和他的差距在哪裡。

侄兒在娘胎裡的時候, 嫂子經常去打麻將, 侄兒聽到的是麻將聲, 各種噪雜聲。

而他們家的孩子在肚子裡的時候就開始胎教, 聽莫札特、蕭邦、貝多芬……

每天放學, 侄兒往自己家裡客廳一坐, 零食吃起, 動畫片看起, 每次到吃飯的時候, 還哭著吵著不肯吃飯, 要看動畫片。

而他們家的孩子每天放學回家一邊聽著唐詩宋詞, 《弟子規》、《三字經》等, 一邊玩一些益智的手工玩具, 或者父母給孩子講故事, 並引導孩子自己講故事, 他們講遍了各種成語故事, 也明白背後的含義。

侄兒六歲了, 電視臺的各種廣告詞背的滾瓜爛熟, 只要背景音樂一出來, 他就可以直接說出下一句廣告語。

而他們家的孩子很少看電視, 廣告詞背不熟, 但是你說一句“紅豆生南國”, 他可以馬上接上“春來發幾枝”, 而且各種英語單詞可以經常從他的嘴裡面蹦出來。

侄兒跟著父母玩王者榮耀的時候, 對方父母帶著孩子背唐詩宋詞, 侄兒跟著父母吃各種垃圾食品的時候, 對方父母帶著孩子學習怎麼做手工麵包, 侄兒家裡到處是撲克牌和零食, 而對方家裡隨處可見的是書籍……

說到這裡, 你可能也明白了, 他們之間的差距在於環境, 而這個環境是由父母決定的。

如果讓侄兒置換到對方的環境中去, 我相信侄兒也會有那麼優秀。

每個孩子生下來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 侄兒可以說是被周圍的環境給污染了, 父母帶給他各種垃圾, 在垃圾堆裡面養孩子,而對方的父母,把那些不好的東西都摒棄,他們的環境是滋養孩子的,幫助孩子往好的方向成長。

為什麼許多孩子只想看電視,性格差,脾氣差,一有什麼事情不滿意就摔東西,不喜歡做作業,上課也無法集中精力,一拿著手機就完全停不下來?

都是被他們的父母給污染了!

他們讓孩子無節制的看電視、無節制的玩手機遊戲,這些東西都是有很強的感官刺激,甚至是可以上癮的,這在無形之中提高了孩子的感知閾值,這個時候你再讓孩子做一些沒有什麼刺激的事情,他又如何能夠靜下來?

還有許多父母帶著孩子打牌,看言情肥皂劇,玩電腦遊戲,隨地吐痰,隨手丟垃圾,翻護欄橫穿馬路,把一些類似於“垃圾”的行為帶給他,在垃圾堆裡面養孩子。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優秀?

因為他從小跟著你耳濡目染,你的行為已經污染了他!

03

有一次,王國維邀請溥儀到自己家裡做客,他把自己珍藏的古董都拿出來給溥儀欣賞,可是溥儀隨手指出幾件,說是假的。

那個時候的溥儀年紀很小,王國維不太服氣,他在文學、史學上的造詣多高啊,自己怎麼可能看走眼?

於是他把那些古董拿去給專家鑒定,結果專家也一致認為是假的,這時的王國維才心服口服。

為什麼溥儀能夠對古董一眼辨別真假?

溥儀解釋說,噢,其實我不會看古董,就是覺得那幾件古董和我家裡的不太一樣。

王國維此時才恍然大悟,人家是皇帝,身邊各種古董都是真的,常年累月的耳濡目染,即使不懂鑒別真偽,也可以看出不一樣啊。

我們不妨大膽設想一下,如果溥儀不是皇帝,身邊沒有那麼多真古董,那麼他還可以一眼辨真假嗎?

這就真的不確定了,可見從小帶給孩子好的東西和壞的東西,影響有多麼大。

我以前也說過一件事情,我的一個同事,夫妻倆都喜歡看書,每天一家人最喜歡做的事情就聚到一起讀書,而他們的女兒各科成績都是全班第一,他們卻沒在孩子身上花心思。

為什麼?

這是家庭環境帶給她的呀。

孩子優秀不優秀,家庭教育決定80%,為什麼都是一樣的老師,每個班的孩子成績卻不一樣呢?問題就出在這裡。

所以,教育的本質歸根到底還是環境的原因,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裡的書房,孩子最真實的起跑線,就是他的父母。

在垃圾堆裡面養孩子,而對方的父母,把那些不好的東西都摒棄,他們的環境是滋養孩子的,幫助孩子往好的方向成長。

為什麼許多孩子只想看電視,性格差,脾氣差,一有什麼事情不滿意就摔東西,不喜歡做作業,上課也無法集中精力,一拿著手機就完全停不下來?

都是被他們的父母給污染了!

他們讓孩子無節制的看電視、無節制的玩手機遊戲,這些東西都是有很強的感官刺激,甚至是可以上癮的,這在無形之中提高了孩子的感知閾值,這個時候你再讓孩子做一些沒有什麼刺激的事情,他又如何能夠靜下來?

還有許多父母帶著孩子打牌,看言情肥皂劇,玩電腦遊戲,隨地吐痰,隨手丟垃圾,翻護欄橫穿馬路,把一些類似於“垃圾”的行為帶給他,在垃圾堆裡面養孩子。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優秀?

因為他從小跟著你耳濡目染,你的行為已經污染了他!

03

有一次,王國維邀請溥儀到自己家裡做客,他把自己珍藏的古董都拿出來給溥儀欣賞,可是溥儀隨手指出幾件,說是假的。

那個時候的溥儀年紀很小,王國維不太服氣,他在文學、史學上的造詣多高啊,自己怎麼可能看走眼?

於是他把那些古董拿去給專家鑒定,結果專家也一致認為是假的,這時的王國維才心服口服。

為什麼溥儀能夠對古董一眼辨別真假?

溥儀解釋說,噢,其實我不會看古董,就是覺得那幾件古董和我家裡的不太一樣。

王國維此時才恍然大悟,人家是皇帝,身邊各種古董都是真的,常年累月的耳濡目染,即使不懂鑒別真偽,也可以看出不一樣啊。

我們不妨大膽設想一下,如果溥儀不是皇帝,身邊沒有那麼多真古董,那麼他還可以一眼辨真假嗎?

這就真的不確定了,可見從小帶給孩子好的東西和壞的東西,影響有多麼大。

我以前也說過一件事情,我的一個同事,夫妻倆都喜歡看書,每天一家人最喜歡做的事情就聚到一起讀書,而他們的女兒各科成績都是全班第一,他們卻沒在孩子身上花心思。

為什麼?

這是家庭環境帶給她的呀。

孩子優秀不優秀,家庭教育決定80%,為什麼都是一樣的老師,每個班的孩子成績卻不一樣呢?問題就出在這裡。

所以,教育的本質歸根到底還是環境的原因,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裡的書房,孩子最真實的起跑線,就是他的父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