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你知道對剖郵票是什麼嗎?

將一枚郵票對等地分作兩枚使用, 可剪開亦可用打孔分開, 主要是因某種面值的郵票供不應求而採取的辦法, 此即為對剖郵票, 可分為斜剖、直剖、橫剖三種。 其面值按被剖郵票的面值等分出售使用, 稱為對剖票。

我國福州郵票局因1分郵票暫缺, 為了應急遂將“蟠龍”無浮水印紅色2分票斜剖對剖郵票 為二, 每片作1分使用, 並在郵票上加蓋有文字的專用木戳, 同時蓋有日戳;1912年湖北鄖陽曾使用過直剖郵票。 使用對剖郵票, 通常必須購買後在郵局當面貼在郵件上, 由郵局蓋戳銷票, 不預售, 有的加蓋特殊戳記。 而收集保存對剖郵票, 最好保存原實寄封或剪片, 連同實寄封一起收集、保存。 洗下的對剖票價值不大。

德國“維納塔”對剖郵票 (Germany 1901 3-pfennig neta bisects)

又稱“司務長手蓋’’對剖票。 1901年1月27日, 德國SMS“維納塔”號巡洋艦水兵在美國新奧爾良港參加慶祝德皇威廉二世生日活動後, 於3月16日抵達千里達的西班牙港時, 才收到報導他們參加慶祝活動的新奧爾良報紙。 水兵們想把報紙寄給家人, 但艦上缺乏供寄印刷品用的3芬尼郵票。 為應急, 該艦司務長用橡皮刻製成一個帶有“3芬尼”和“德意志帝國海軍郵局”字樣的郵戳, 用紫色加蓋在1900年德國綠色5芬尼郵票上,

每枚票上加蓋有兩個紫色3芬尼改值戳記, 將郵票剖成兩半, 製成3芬尼對剖票。 德國郵政部門對此極不滿意, 不承認“維納塔”對剖票, 郵局拆除這批郵件原封, 換上貼有郵電部發行的3芬尼票封套再送給收件人, 而且大部分原封套也同時退給了收件人。 “維納塔”對剖票的實寄封和封套真品上, 均蓋有“維納塔號”圓形郵戳, 除日期外, 戳上還刻有“Kais Deutsche/Marine/Schiffspost/Nol”字樣。 據考, 該對剖票存世約250枚, 為世界珍郵。

關於重慶對剖票的使用經過, 當時的集郵家克拉克(H.B.R, Clarke)曾保存重慶郵政總局希樂思(C·H·Shields, 又譯作施爾德)的一件復函稱:重慶對剖票的行用系正式奉郵政總辦電令批准, 行用期間約兩個月。 此件有希樂思簽押的復函在克拉克去世後拍賣其郵集時, 連同6月至重慶對剖票封—並拍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