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極限挑戰第十期回歸,看哭了多少人,上來就走煽情路線,這樣好嗎

停播一個多月的《極限挑戰第三季》在今晚複播了, 這對雞條的眾粉絲們來說, 是件無比幸福的事情。 《極限挑戰》從2015年6月開播至今,

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歡樂和感動。 而在最新的一期節目中(20171103期), 節目組用近2個小時的時間, 通過穿越的方式, 讓極限男人幫回到上世紀80年代, 在宏大的時代主題下, 在祖國發展變革的大背景中, 去經歷屬於每個人獨特的命運。 不難看出, 節目組下了一盤很大的棋, 在這盤棋中有時代的變遷, 有個人生活的悲喜——既有對過去的緬懷, 也有對未來的展望。

作為電視新聞人, 看過太多真人秀節目, 也見過太多傳媒工業流水線裡的豆腐渣項目。 在這個資訊爆炸並伴隨綜藝節目井噴式發展的今天, 有太多不用心、粗製濫造的節目——拿鮮肉嘉賓當噱頭的看得多了, 拿撕X當賣點炒作的看得多了, 拿帥哥美女拉郎配吸睛的看得太多了。

而這種誠意滿滿、嘉賓間合作默契滿滿、後期製作品質上乘的正能量節目, 太少太少啦!

本期的節目框架清晰, 節目流程設計基本按照時間順序。 在第一部分, 雞條男人幫在現實生活中擔任心理諮詢師的角色, 通過和普通人探討與父親間的故事, 來引起人們對父母的關心。 畢竟, 對於百善孝為先的中華兒女, “子欲孝而親不在”是人生中最悲哀的事情!

我認為《極限挑戰》這個節目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 它傳播的所有正能量都並非簡單的說教。 在聽到傾訴人說自己的父親患有腦梗而無法與其正常交流時, 擁有相似經歷的黃渤感觸頗深。 而本輪環節中所有的真人真事, 都能引起電視機前廣大觀眾的極大共鳴——想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都有自己的無奈和辛酸。

本期節目主題關乎“珍惜時光”, 即珍惜自己的人生歲月, 珍惜與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時光。 而在“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間”環節後, 隨即進入下一環節——通過時光機, 雞條男人幫回到上世紀80年代。 注意上圖這個表格, 這個表格有100小格, 每個小格都代表著人生的時段, 而每個人都要完成“婚姻、子女、工作、住房”這樣的人生大事。 每個人完成每件事的所用時間不同, 佔據格數不同, 而誰最終剩餘格數最多, 誰就是勝利者。 節目組問大家想活到多少歲, 小綿羊張藝興的答案是60歲,

黃磊120歲, 孫紅雷120歲, 黃渤85歲, 小豬羅志祥125歲。 一開始不明白節目組的用意, 看到最後才發現此處有伏筆。

雞條男人幫隨即穿越回1983年的中國, 他們需要在學校的舞會上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侶。

想像一下1983年的年輕人,想像一下他們的戀愛方式。

80年代的愛情,應該是含蓄內斂的。他們可能以文會友,在一場表彰大會上,因為一首詩朗誦而暗生波瀾。然後小鹿亂撞,回家寫一封極具革命友誼的情書,落款還得附上類似於“讓我們帶著革命熱情,一同投入到祖國的建設中去”的話語,用大米膠水粘上自己的照片,小心翼翼地放入信封,再托熟人給交到心上人面前,隨後伴著無數個漫長而焦躁的夜晚……

雞條的劇本設計很有意思,黃磊和孫紅雷很快用“以詩會友”的方式找到了人生伴侶,而這兩對,也是後來感情最好的兩對,寓意著婚姻關係中感情最好的夫妻組合形式。張藝興也許因為自己還未成家,對婚姻的理解並不深刻,所以這次配對略顯尷尬,我個人覺得有點像女方付出多於男方的家庭模式。黃渤和小豬最後共同找到了一位女生,而後來的劇本走向是黃渤經歷離婚成為單身父親,小豬獨身一輩子成為“瀟灑哥”(人稱“小傻哥”)。

解決完人生大事,大家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去,節目組給大家設定了搪瓷廠這個大環境。80年代,像是石棉廠、紡織廠、搪瓷廠等,基本屬於國企。那個時候還是憑糧票吃飯的年代。糧票是上世紀50年代到85年代發放的購糧憑證,其它還有食用油票、布票等,想必90後很少有人記得了吧。

作為90初,從小和85後一起嬉戲成長,所以有些關於80後的年代記憶,在我這裡還是很容易找到共鳴的。我還記得小時候我親眼見過糧票簿,我也去過糧店,在那裡打過涼粉,還見到過包裝精緻的馬肉,自此之後我再也沒在任何超市里見過有馬肉賣。我還記得穿藍色工裝戴白色套袖的五金店員,還記得拿小稱打算盤的中藥鋪子裡的老先生,還記得門前有透明塑膠掛簾、腳下鋪著木條墊板的青島醬園變成裝修精緻的燈塔米醋分銷處……我才20多歲,記憶裡的事情為何如此老舊……

“大鍋飯”,又一個極具年代特色的名詞。

忘記交代各位的處境了:黃渤抽到的糧票值不算最高,所以屬於非勞動力,是工廠幹部,而黃磊抽到的是臨時工,雖然最後轉正,但是工齡較短。之後工廠經歷了倒閉,也就是90年代的下崗大潮,工齡較短的黃磊老師拿到了最少的補貼金。這一段非常真實,不同人在不同的位置,得到的待遇不同。而此時我們的迅哥,正順應著出國大潮,在大洋彼岸賺著美金。這個情節讓我一下子想到了90年代紅極一時的由馮小剛導演、姜文主演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劉歡老師“千萬裡我追尋著你,可是你卻並不在意”的BGM在我腦海裡不停迴圈……

沒錯,工廠倒閉了,工人下崗了。聰明的黃磊老師想到了下海經商,散夥的兄弟們因為工廠資不抵債,只能拿搪瓷品充當工資了。“搪瓷尿罐”,又一個極具年代感的物件,相信很多人都用過它們吧,00後的看客權當瞧個新鮮吧。

還有關於我們童年的各種回憶殺:幾平米的小屋子就是全部的溫暖的家;筒子樓團結戶,公用廚房和廁所;紙板做的琴鍵;大暖瓶……

再有,就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困難。黃磊因為工齡短、工資低,孩子上學交不起學費;黃渤作為單身爸爸,想給女兒買個真的電子琴,然而錢不夠;孫紅雷雙胞胎女兒想學芭蕾舞;藝興兒子為了籠絡同學,想買電視機充充面子,然而藝興想把錢借給兄弟們;迅哥遠在海外,唯一的兒子交給單身漢小豬照顧……這些零散的小事,透出生活的本質。當一切歸於平淡,生活中的柴米油鹽成為主流,每個家庭都會遇到各種困難。然而困難不可怕,只要有共同面對的心,無論是夫妻間的相互扶持,還是兄弟們的肝膽相照,事情總會被解決的。這樣的人生,血性而真實。

然而生命終有盡時。還記得當初大家想要活到多少歲麼?當任務逐漸完成,餘下的歲月也漸漸少了起來。每個人都站在自己出生的那一年,用餘下的時光陪伴孩子們在人生的歲月大橋上,漸行漸遠。

當走到生命的終點,爸爸們再也無法陪伴孩子走下去。那種生命突然終結而帶來的惶恐,那種無法繼續相互陪伴下去的遺憾,年幼的孩子們,你們能懂麼?爸爸們陸續在時間長廊中定格,那種不舍的眼神,仿佛在說:孩子啊,餘下的路,你可要堅強,因為我不能再陪伴你、守護你,你要勇敢地走下去,無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爸爸一直都是你最強的後盾。

在這裡,我特別想提一下小豬。因為劇本編得太好,人生的各種情形都被編到人設中去,所以小豬特別值得去著墨。小豬的人設是一個活得很久的單身漢(125歲),因為無妻無子,所以一身瀟灑。但是,一個長壽的孤寡老人真的就很瀟灑麼?這也是當下大齡未婚青年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孤獨地苟活於世,即使再長久,又如何?還好,小豬有他獨特的使命,當身邊的好友相繼離世,遺孤都託付給了我們的長壽老人。仔細想想,是不是有點心酸?

一世時光就這樣濃縮到2小時的節目中,全篇誠意滿滿,構思精巧。雞條一如既往地給我們熬了一大鍋的骨頭湯,看完節目的你,是否對時光、對生命、對友誼、對愛情、對得失有更多的思考了呢?

想像一下1983年的年輕人,想像一下他們的戀愛方式。

80年代的愛情,應該是含蓄內斂的。他們可能以文會友,在一場表彰大會上,因為一首詩朗誦而暗生波瀾。然後小鹿亂撞,回家寫一封極具革命友誼的情書,落款還得附上類似於“讓我們帶著革命熱情,一同投入到祖國的建設中去”的話語,用大米膠水粘上自己的照片,小心翼翼地放入信封,再托熟人給交到心上人面前,隨後伴著無數個漫長而焦躁的夜晚……

雞條的劇本設計很有意思,黃磊和孫紅雷很快用“以詩會友”的方式找到了人生伴侶,而這兩對,也是後來感情最好的兩對,寓意著婚姻關係中感情最好的夫妻組合形式。張藝興也許因為自己還未成家,對婚姻的理解並不深刻,所以這次配對略顯尷尬,我個人覺得有點像女方付出多於男方的家庭模式。黃渤和小豬最後共同找到了一位女生,而後來的劇本走向是黃渤經歷離婚成為單身父親,小豬獨身一輩子成為“瀟灑哥”(人稱“小傻哥”)。

解決完人生大事,大家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去,節目組給大家設定了搪瓷廠這個大環境。80年代,像是石棉廠、紡織廠、搪瓷廠等,基本屬於國企。那個時候還是憑糧票吃飯的年代。糧票是上世紀50年代到85年代發放的購糧憑證,其它還有食用油票、布票等,想必90後很少有人記得了吧。

作為90初,從小和85後一起嬉戲成長,所以有些關於80後的年代記憶,在我這裡還是很容易找到共鳴的。我還記得小時候我親眼見過糧票簿,我也去過糧店,在那裡打過涼粉,還見到過包裝精緻的馬肉,自此之後我再也沒在任何超市里見過有馬肉賣。我還記得穿藍色工裝戴白色套袖的五金店員,還記得拿小稱打算盤的中藥鋪子裡的老先生,還記得門前有透明塑膠掛簾、腳下鋪著木條墊板的青島醬園變成裝修精緻的燈塔米醋分銷處……我才20多歲,記憶裡的事情為何如此老舊……

“大鍋飯”,又一個極具年代特色的名詞。

忘記交代各位的處境了:黃渤抽到的糧票值不算最高,所以屬於非勞動力,是工廠幹部,而黃磊抽到的是臨時工,雖然最後轉正,但是工齡較短。之後工廠經歷了倒閉,也就是90年代的下崗大潮,工齡較短的黃磊老師拿到了最少的補貼金。這一段非常真實,不同人在不同的位置,得到的待遇不同。而此時我們的迅哥,正順應著出國大潮,在大洋彼岸賺著美金。這個情節讓我一下子想到了90年代紅極一時的由馮小剛導演、姜文主演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劉歡老師“千萬裡我追尋著你,可是你卻並不在意”的BGM在我腦海裡不停迴圈……

沒錯,工廠倒閉了,工人下崗了。聰明的黃磊老師想到了下海經商,散夥的兄弟們因為工廠資不抵債,只能拿搪瓷品充當工資了。“搪瓷尿罐”,又一個極具年代感的物件,相信很多人都用過它們吧,00後的看客權當瞧個新鮮吧。

還有關於我們童年的各種回憶殺:幾平米的小屋子就是全部的溫暖的家;筒子樓團結戶,公用廚房和廁所;紙板做的琴鍵;大暖瓶……

再有,就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困難。黃磊因為工齡短、工資低,孩子上學交不起學費;黃渤作為單身爸爸,想給女兒買個真的電子琴,然而錢不夠;孫紅雷雙胞胎女兒想學芭蕾舞;藝興兒子為了籠絡同學,想買電視機充充面子,然而藝興想把錢借給兄弟們;迅哥遠在海外,唯一的兒子交給單身漢小豬照顧……這些零散的小事,透出生活的本質。當一切歸於平淡,生活中的柴米油鹽成為主流,每個家庭都會遇到各種困難。然而困難不可怕,只要有共同面對的心,無論是夫妻間的相互扶持,還是兄弟們的肝膽相照,事情總會被解決的。這樣的人生,血性而真實。

然而生命終有盡時。還記得當初大家想要活到多少歲麼?當任務逐漸完成,餘下的歲月也漸漸少了起來。每個人都站在自己出生的那一年,用餘下的時光陪伴孩子們在人生的歲月大橋上,漸行漸遠。

當走到生命的終點,爸爸們再也無法陪伴孩子走下去。那種生命突然終結而帶來的惶恐,那種無法繼續相互陪伴下去的遺憾,年幼的孩子們,你們能懂麼?爸爸們陸續在時間長廊中定格,那種不舍的眼神,仿佛在說:孩子啊,餘下的路,你可要堅強,因為我不能再陪伴你、守護你,你要勇敢地走下去,無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爸爸一直都是你最強的後盾。

在這裡,我特別想提一下小豬。因為劇本編得太好,人生的各種情形都被編到人設中去,所以小豬特別值得去著墨。小豬的人設是一個活得很久的單身漢(125歲),因為無妻無子,所以一身瀟灑。但是,一個長壽的孤寡老人真的就很瀟灑麼?這也是當下大齡未婚青年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孤獨地苟活於世,即使再長久,又如何?還好,小豬有他獨特的使命,當身邊的好友相繼離世,遺孤都託付給了我們的長壽老人。仔細想想,是不是有點心酸?

一世時光就這樣濃縮到2小時的節目中,全篇誠意滿滿,構思精巧。雞條一如既往地給我們熬了一大鍋的骨頭湯,看完節目的你,是否對時光、對生命、對友誼、對愛情、對得失有更多的思考了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