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摔跤吧!爸爸」後,又一部印度神片誕生了

今年五月, 一部[摔跤吧!爸爸], 在我國獲得了空前的關注。 整整一個月, 小E的朋友圈都有人在刷這部片。 最終這部電影的票房一路逆襲, 一直到上映的26天, 依舊依然在內地票房榜單日票房排名第二。 最終在中國獲得了12億9912萬票房, 這也是印度電影在內地首次破10億。

而這部電影中對印度體育體制、對印度女性的社會地位等問題的反思, 也讓大家切實感受到:寶萊塢出品的電影早就不再只是停留在談談戀愛尬個舞了。

早期大家對印度電影固有印象:一言不合就尬舞

如果說, [摔跤吧爸爸]是16年必看印度電影的話([摔]16年就在印度上映了), 那麼, 17年上映的印度片中, 小E首推這部:

[起跑線]

作為一部沒有任何熱度, 發行規模非常小的電影, 這片後勁卻非常強, 第二週末票房基本上持平首週末票房, 這對印度電影市場來說非常難。

或許是剛出資源的原因, 這片目前在豆瓣的評分人數並不多,

只有300多人:

但看過的卻都給予了一致的好評:

這片絕對是今年最好的印度片!

義正言辭的說句公道話:我朝就是拍不出來!

IMDb上有9000多人打了分, 最終評分:7.9, 算是中上的水準。

而我們之所以要推薦這部電影, 除了評價還不錯, 更重要的是, 這部片說的雖然是印度的故事, 但我們卻很容易在其中看到我們身邊事件的影子。

這片的原名叫做Hindi Medium, 直譯過來的意思是:印度方法。 而目前豆瓣上的譯名採用的[起跑線], 以及本片的別名[可憐天下父母心]則是讓人直接就get到了這片的主題:教育。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是每一個中國家長都在拼勁全力做的事。 而看完這片以後你會發現, 真是每個國家的家長都不好當。

本片的男主拉吉, 是一個從底層打拼上來的土豪, 他經營著一家服飾店。

他還有一個算是青梅竹馬的老婆:米圖。 對於自己的老婆, 拉吉算是寵愛有加的了, 他還有句名言:

顧客是神, 但老婆才是最高的存在!

拉吉和米圖還有個可愛的寶貝, 名字叫皮雅。

米圖是個好媽媽, 但卻也是個對女兒過分關心的溺愛媽媽。

只是帶皮雅出去玩滑滑梯, 米圖都得給女兒進行全身武裝:

step 1 :抹防曬

step 2:戴頭盔

step 3:滑梯要先擦乾淨才能玩

step 4:自己要離開前,一定要和保姆對接清楚女兒接下來的全部行程。

保姆心裡應該有一千匹草泥馬賓士而過:

而米圖離開女兒的原因,也不是為了去玩,而是叫上老公一起去給女兒挑學校。

他們一起去參觀了onlook雜誌評選出來的印度前五名的學校。

真的不得不說,有錢人的學校就是不一樣:

而我朝的私立學校有多牛逼(貴),這些年隨著像[爸爸去哪兒]的明星寶寶類節目的火爆,媒體們也紛紛進行過相關報導:

最近最圈粉的山雞哥兒子Jasper,入讀的是全港學費最貴的耀中國際幼稚園。耀中是香港著名的私立貴族國際學校,一條龍直升小學、中學,家長在未來十幾年都可以無憂,但昂貴學費冠絕全港。兩歲學前上午班,每年學費93060港幣(約合人民幣7.6萬),升讀3歲全日班,學費加至每年16萬港幣(約合人民幣13.1萬),而耀中小學與中學學費要18萬港幣(約合人民幣14.7萬),升中學時家長更要買20萬港幣(約合人民幣16.4萬)的學校債券。

而之前一直強調女兒要富養的李湘,也把女兒王詩齡送到一所名叫德威的國際學校。這是一所國際語言學校,純英文教學,就連入學考試都是全英文,幼稚園、、初中、高中一體化,一學年學費為學齡前6.62萬元-16.8 萬;1-12年級16.8萬元-21.92萬元。

但貴或許還好,更慘的是,有些學校,你有錢還不一定能進!!

比如電影裡這所排名第一的德里文法學校,他們只招家住在附近的學生。

有沒有種熟悉的感覺?這不就是我朝的學區房嗎???

而米圖作為瘋狂母親,必然也想通過買印度學區房幫忙自己孩子上學:

還好老公拉吉還算清醒:

但我們前面也說了,拉吉還是很疼老婆的,禁不住老婆的一通說服,最終,拉吉還是妥協了。

不得不說,米圖這段話真的是戳心,不禁讓人聯想到去年北京高考狀元的採訪:

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公,不僅存在於地區,而且也和階級有關係。

總之,在米圖的強烈要求下,拉吉最終還是選擇了搬家:

然而即使搬完了家,階級問題還是存在的。

畢竟很多影視作品都曾教導過我們,有錢人就是一群做作的動物。

這天,米圖為了讓皮雅能儘快交到朋友,在家辦了個派對。皮雅聽到熟悉的歌曲,邀請爸爸一起尬舞:

然而,舞蹈跳一半,米圖卻把電閘關了:

並教導拉吉這樣很丟臉。

然而,這才是階級歧視的開始。

米圖又發現有些孩子的家長不讓自己的孩子和皮雅玩。

究其原因,小朋友們說的是:皮雅不說英文。

而小朋友的媽媽則道出了問題的本質:因為他們是暴發戶。

而這更是刺激了米圖,誓死將皮雅送到前五名的私立學校!

只是,上學難!難於上青天!

雖然他們已經買了學區房,擁有了資格,但事實上,和皮雅一樣擁有資格的孩子是在太多,不僅拿報名表格都要大排長隊,即使拿到表格也要通過面試才能進校。

所謂的面試是什麼呢?拉吉和米圖並不知道。所以他們給皮雅報了培訓班。卻沒想到,夫婦倆也是需要進行培訓的物件。

培訓米圖夫婦,這家機構一共分為了三部:

首先,為皮雅入學表格填上良好的自我介紹,以米圖夫婦的寫作水準肯定是被否定了。於是機構安排了專門的作家幫忙:

儘管寫出來的介紹,連夫妻倆都覺得有點言過其實了:

第二步,對夫婦倆形象上的包裝。

與我朝的大多數暴發戶喜歡把CK內褲的logo露出來一樣,米圖夫婦也一度認為認為logo外露就是身份的象徵:

所以,機構只能讓參加過時裝周的設計師教會他們什麼叫做:

less is more!

而第三步,則是最最重要的,模擬面試。

機構為夫妻倆準備了面試時用來回答的標準答案:

經過了機構的三步改造,夫妻倆算是煥然一新的參加了面試。

然而,結果卻是不如人意。

他們去諮詢顧問,顧問卻告訴他們:

是父母的問題。

正是印證了那句可憐天下父母心,既然正道行不通,於是米圖夫妻企圖通過托關係甚至賄賂等方式解決皮雅上學的問題。

但,結果卻以失敗告終。

最後,走投無路的倆人,只能通過辦成窮人去佔用入取名額:

那麼究竟皮雅能順利成為高等私立學校的學生嗎?請大家自行去看電影。

[起跑線]這部電影用了誇張搞笑的方式來描述印度中產階級上學難這個問題。但相信所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笑過之後內心都會有著一絲悲哀。

孩子上學難有一半鍋得體制背,但那些追求完美教育的家長們就沒有過錯嗎?電影最後,男主拉吉發表了一段沒有掌聲的演講,也表明了這片對此問題的態度:

一些追求完美教育近乎變態的做法,追求強中強,王中王,大多都是父母的虛榮心。有些事情得考慮現實條件和其他社會因素,不見得省吃儉用送名校就是好事,孩子各方面成長絕不是用錢堆能堆出來的,況且有多少家庭有這個能力?

這讓小E想起前段時間的一篇來自網友巴喬愛吃糖的爆款文章[對不起,爸爸媽媽給不了你800w的學區房]裡的一段話,願與每一位父母分享:

爸爸媽媽不想僅僅教會你如何拼命的學習,如何擁有所謂勵志人生。我們更想教會你,跌倒時如何跌的從容而有尊嚴;受到傷害時,如何獲得內心的平靜,如何才能頑強的自愈;衝突與分歧時,如何包容、退讓和堅持。成長的路上,我們願意陪伴你任何的失敗、痛苦、無助和彷徨,願意教會你怎樣才能勇敢,怎樣才能獲得智慧和力量。

這對父母帶著自己的孩子完成了環球旅行,用別樣的方式對孩子進行了教育。

或許現在的我們或者未來的我們都無法給孩子提供錢去上貴族學校和環球旅行。但只要我們教育出來的孩子的血液裡流淌著我們身上的優點,未來他老時回憶自己的童年有很多美好的印象,私以為這樣就已經夠了。

最後,關於如何收看這部影片,微信公眾號moview_weekly後臺回復[起跑線]就能get到了。

step 1 :抹防曬

step 2:戴頭盔

step 3:滑梯要先擦乾淨才能玩

step 4:自己要離開前,一定要和保姆對接清楚女兒接下來的全部行程。

保姆心裡應該有一千匹草泥馬賓士而過:

而米圖離開女兒的原因,也不是為了去玩,而是叫上老公一起去給女兒挑學校。

他們一起去參觀了onlook雜誌評選出來的印度前五名的學校。

真的不得不說,有錢人的學校就是不一樣:

而我朝的私立學校有多牛逼(貴),這些年隨著像[爸爸去哪兒]的明星寶寶類節目的火爆,媒體們也紛紛進行過相關報導:

最近最圈粉的山雞哥兒子Jasper,入讀的是全港學費最貴的耀中國際幼稚園。耀中是香港著名的私立貴族國際學校,一條龍直升小學、中學,家長在未來十幾年都可以無憂,但昂貴學費冠絕全港。兩歲學前上午班,每年學費93060港幣(約合人民幣7.6萬),升讀3歲全日班,學費加至每年16萬港幣(約合人民幣13.1萬),而耀中小學與中學學費要18萬港幣(約合人民幣14.7萬),升中學時家長更要買20萬港幣(約合人民幣16.4萬)的學校債券。

而之前一直強調女兒要富養的李湘,也把女兒王詩齡送到一所名叫德威的國際學校。這是一所國際語言學校,純英文教學,就連入學考試都是全英文,幼稚園、、初中、高中一體化,一學年學費為學齡前6.62萬元-16.8 萬;1-12年級16.8萬元-21.92萬元。

但貴或許還好,更慘的是,有些學校,你有錢還不一定能進!!

比如電影裡這所排名第一的德里文法學校,他們只招家住在附近的學生。

有沒有種熟悉的感覺?這不就是我朝的學區房嗎???

而米圖作為瘋狂母親,必然也想通過買印度學區房幫忙自己孩子上學:

還好老公拉吉還算清醒:

但我們前面也說了,拉吉還是很疼老婆的,禁不住老婆的一通說服,最終,拉吉還是妥協了。

不得不說,米圖這段話真的是戳心,不禁讓人聯想到去年北京高考狀元的採訪:

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公,不僅存在於地區,而且也和階級有關係。

總之,在米圖的強烈要求下,拉吉最終還是選擇了搬家:

然而即使搬完了家,階級問題還是存在的。

畢竟很多影視作品都曾教導過我們,有錢人就是一群做作的動物。

這天,米圖為了讓皮雅能儘快交到朋友,在家辦了個派對。皮雅聽到熟悉的歌曲,邀請爸爸一起尬舞:

然而,舞蹈跳一半,米圖卻把電閘關了:

並教導拉吉這樣很丟臉。

然而,這才是階級歧視的開始。

米圖又發現有些孩子的家長不讓自己的孩子和皮雅玩。

究其原因,小朋友們說的是:皮雅不說英文。

而小朋友的媽媽則道出了問題的本質:因為他們是暴發戶。

而這更是刺激了米圖,誓死將皮雅送到前五名的私立學校!

只是,上學難!難於上青天!

雖然他們已經買了學區房,擁有了資格,但事實上,和皮雅一樣擁有資格的孩子是在太多,不僅拿報名表格都要大排長隊,即使拿到表格也要通過面試才能進校。

所謂的面試是什麼呢?拉吉和米圖並不知道。所以他們給皮雅報了培訓班。卻沒想到,夫婦倆也是需要進行培訓的物件。

培訓米圖夫婦,這家機構一共分為了三部:

首先,為皮雅入學表格填上良好的自我介紹,以米圖夫婦的寫作水準肯定是被否定了。於是機構安排了專門的作家幫忙:

儘管寫出來的介紹,連夫妻倆都覺得有點言過其實了:

第二步,對夫婦倆形象上的包裝。

與我朝的大多數暴發戶喜歡把CK內褲的logo露出來一樣,米圖夫婦也一度認為認為logo外露就是身份的象徵:

所以,機構只能讓參加過時裝周的設計師教會他們什麼叫做:

less is more!

而第三步,則是最最重要的,模擬面試。

機構為夫妻倆準備了面試時用來回答的標準答案:

經過了機構的三步改造,夫妻倆算是煥然一新的參加了面試。

然而,結果卻是不如人意。

他們去諮詢顧問,顧問卻告訴他們:

是父母的問題。

正是印證了那句可憐天下父母心,既然正道行不通,於是米圖夫妻企圖通過托關係甚至賄賂等方式解決皮雅上學的問題。

但,結果卻以失敗告終。

最後,走投無路的倆人,只能通過辦成窮人去佔用入取名額:

那麼究竟皮雅能順利成為高等私立學校的學生嗎?請大家自行去看電影。

[起跑線]這部電影用了誇張搞笑的方式來描述印度中產階級上學難這個問題。但相信所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笑過之後內心都會有著一絲悲哀。

孩子上學難有一半鍋得體制背,但那些追求完美教育的家長們就沒有過錯嗎?電影最後,男主拉吉發表了一段沒有掌聲的演講,也表明了這片對此問題的態度:

一些追求完美教育近乎變態的做法,追求強中強,王中王,大多都是父母的虛榮心。有些事情得考慮現實條件和其他社會因素,不見得省吃儉用送名校就是好事,孩子各方面成長絕不是用錢堆能堆出來的,況且有多少家庭有這個能力?

這讓小E想起前段時間的一篇來自網友巴喬愛吃糖的爆款文章[對不起,爸爸媽媽給不了你800w的學區房]裡的一段話,願與每一位父母分享:

爸爸媽媽不想僅僅教會你如何拼命的學習,如何擁有所謂勵志人生。我們更想教會你,跌倒時如何跌的從容而有尊嚴;受到傷害時,如何獲得內心的平靜,如何才能頑強的自愈;衝突與分歧時,如何包容、退讓和堅持。成長的路上,我們願意陪伴你任何的失敗、痛苦、無助和彷徨,願意教會你怎樣才能勇敢,怎樣才能獲得智慧和力量。

這對父母帶著自己的孩子完成了環球旅行,用別樣的方式對孩子進行了教育。

或許現在的我們或者未來的我們都無法給孩子提供錢去上貴族學校和環球旅行。但只要我們教育出來的孩子的血液裡流淌著我們身上的優點,未來他老時回憶自己的童年有很多美好的印象,私以為這樣就已經夠了。

最後,關於如何收看這部影片,微信公眾號moview_weekly後臺回復[起跑線]就能get到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