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四川長虹患上補貼依賴症 老巨頭淪落是多元化惹禍嗎

說起四川長虹(600839.SH, 下稱“長虹”), 現在可能已經淡出了很多消費者的視線, 但在十餘年前, 不少國人家中都少不了一台長虹彩電, 四川長虹也曾是與青島海爾比肩的家電業巨頭。

但如今, 長虹卻與後者逐漸拉大距離, 在其公佈的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中, 公司扣非後虧損7576萬元, 現市值僅有170億元。 而青島海爾在同期扣非後仍盈利47億元, 市值達到1029億元。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兩大巨頭如今的落差?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 業績、市值都不敵海爾的長虹, 業務面卻比前者廣得多。 長虹從上市之初主要做彩電, 到後來介入手機、IT產品, 甚至近些年還進入了房地產、運輸等與家電關聯度較低的行業。 而海爾卻一直專注於生產家電, 其他領域鮮有拓展。

經營仰仗補貼

從長虹公佈的財務資料看, 公司去年好不容易扭虧的勢頭, 今年卻未持續。 今年前三季度, 公司營業收入雖同比增長12%,

達到544億元, 淨利潤卻下滑68%, 為1.6億元, 扣非後的利潤資料更糟糕, 虧損7576萬元。

對於淨利潤為何大幅減少, 長虹並未在三季報中明確解釋, 但其曾在半年報中透露, 利潤之所以下滑, 原因包括銅、鋼、面板等大宗物資材料價格迅速上漲對相關產業的盈利空間造成一定擠壓, 冰箱(冰櫃)業務利潤同比有所減少;受商業項目結算時點的影響, 導致房地產業務利潤同比減少2億元;印度市場環境變化導致機上盒出貨規模減少。

長虹為何今年前三季度扣非後出現虧損, 公司這筆“額外之財”來源於哪些方面?記者查看四川長虹三季報中非經常性損益發現, 公司僅通過處置非流動資產、領取政府補助就分別得到1.3億元、1.4億元。

拋開這兩筆巨額資金, 長虹會在扣非後由盈轉虧也就可以理解了。

記者查閱公司公告發現, 今年年初到現在, 長虹共變賣4家子公司股權。 分別是四川愛聯科技、長虹教育、長虹智慧製造、長虹格潤, 評估價分別為5374萬元、3849萬元、4004萬元、1億元。

前面說過長虹今年未將好勢頭持續下去, 2016年, 長虹淨利潤同比增長128%, 即便扣除補貼等非經常性損益項目仍盈利2.3億元。 2016年是長虹近4年來業績最好的一年, 2015年與2014年, 公司扣非後分別虧損16.8億元、4.8億元, 這兩年分別收到補助款2.6億元、2.4億元。

由此可以看出, 長虹2014、2015年連續兩年開始虧損, 帳面盈利資料能好看些, 也是仰仗政府補貼款。 如果自身造血能力下降, 靠政府補貼來增加盈利數字終究是不可持續的方式。

盲目多元化

長虹業績現在已顯沒落, 但以前曾是國內家電業的老牌巨頭。 早在1958年, 長虹的前身“長虹機器廠”就已成立, 是當時國內唯一的機載火控雷達生產基地。

從1970年之後, 長虹開始逐漸將重心轉向電視生產, 往“保軍轉民”的方向轉型。 從此, 電視機成為長虹長期主要發展業務, 直到1994年上市後的頭4年, 彩電生產一直是長虹的重點業務。

此後, 長虹相繼介入電池、空調的生產, 公司甚至在2005年進軍手機、IT產品行業。 2008年之後, 還進入了與老本行幾乎沒有關聯的房地產業。

長虹的橫向發展還在繼續, 公司曾在2017年半年報中公開表示, 公司推出智慧家庭應用解決方案, 在智慧控制、安全、大媒體、能源、健康等五個業務方向取得突破, 實現規模化上市銷售。

但在能源與健康領域, 長虹此前佈局甚少, 不知今後如何能夠有所建樹?

Wind資料顯示, 今年上半年, 長虹中間產品、IT產品、白色家電、黑色家電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4.8億元、84.1億元、78億元、64億元。 其中, 黑色家電中, 電池、機上盒、通訊產品營業收入分別為5.3億元、4.4億元、1億元。 另外, 運輸加工業、房地產分別為公司貢獻4.8億元、3億元營業收入。 由上述資料可看出, 長虹當前雖然攤子鋪得大, 卻缺乏拳頭產品、拳頭業務。

這些業務的營收及利潤資料加起來都僅占公司總體業績的很小比例, 自然也談不上能為公司貢獻多大利潤。

淪為路人

資本市場對於逐漸走向多元化發展的長虹, 似乎並不看好。 長虹逐漸從當初的績優股淪為資本市場上的“路人”。

1994年3月,長虹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時,總市值僅為39億元,很快,長虹以每股1.2元盈利打破了A股市場的紀錄,逐步受到市場追捧,在登陸資本市場的最初5年裡,長虹經歷了高速的股本擴張和業績成長 ,總市值由最初的39億元增加到307億元。

但自2015年6月起,長虹股價從14.92元跌至目前的3.54元,市值屢創新低。反觀一直將重心放在家電發展上的海爾,2015年6月,其股價達到14.04元高位,即便後來經歷過股災,股價在連續下跌後,從2016年3月開始逐漸回升,現海爾股價已達到16.98元,超過2015年股災前的高位。

業務佈局更廣之後,反而業績和股價難以走出低谷,或許比起廣撒網,長虹更應該思考如何加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1994年3月,長虹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時,總市值僅為39億元,很快,長虹以每股1.2元盈利打破了A股市場的紀錄,逐步受到市場追捧,在登陸資本市場的最初5年裡,長虹經歷了高速的股本擴張和業績成長 ,總市值由最初的39億元增加到307億元。

但自2015年6月起,長虹股價從14.92元跌至目前的3.54元,市值屢創新低。反觀一直將重心放在家電發展上的海爾,2015年6月,其股價達到14.04元高位,即便後來經歷過股災,股價在連續下跌後,從2016年3月開始逐漸回升,現海爾股價已達到16.98元,超過2015年股災前的高位。

業務佈局更廣之後,反而業績和股價難以走出低谷,或許比起廣撒網,長虹更應該思考如何加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