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金亞科技折戟“重組路” 長期被立案調查股價面目全非

10月30日是A股創業板的8周年紀念日, 而首批上市的創業板公司中, 有一家公司的近況特別令人唏噓。

8年前, 創業板第一批28檔股票在深圳交易所上市,

上市前已是萬眾矚目, 被投資界稱為“28星宿股”, 一時間風光無限, 備受投資者的熱捧和市場的期待。 金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有限責任公司後75.03%的股權(若金亞科技最終未能取得成都高投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所持目標公司的股權, 則調整為71.49%股權)。

10月29日, 金亞科技發佈公告宣佈, 因與交易對方未能就最終交易方案的部分條款達成一致意見, 終止收購卓影科技計畫。

金亞科技稱, 重大資產重組啟動至今, 上市公司與相關各方積極推進重組相關事項, 組織各仲介機構進行現場盡職調查、審計、評估等工作, 會同交易對方就關鍵合作事項進行了深入討論和溝通, 對本次重組的最終交易方案和具體交易條款進行了多次談判協商,

但上市公司與交易對方未能就最終交易方案的部分條款達成一致意見。 基於前述原因, 公司認為目前繼續推進該項目的條件尚不成熟, 在認真聽取各方意見並調查論證後, 經審慎研究, 公司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然而, 從公開信息來看, 這已不是金亞科技的收購計畫第一次擱淺。

早在2015年2月, 就有消息傳出, 金亞科技擬以22億元收購天象互動。 根據方案, 天象互動100%股權預估值為22.5億元, 預估值增值率1487%。 通過此次交易, 金亞科技意圖將遊戲業務從電視遊戲領域拓寬至移動遊戲領域, 從而打造完整的遊戲全產業鏈。

也許受此影響, 當年2月至5月, 公司股價也由宣佈收購計畫前的12元一路狂漲至52元。

然而令追漲的投資者始料未及的是, 2015年6月4日及5日, 金亞科技接連收到的兩份《調查通知書》擊碎了投資者對於股價繼續大漲的美夢, 隨後, 公司宣佈暫時撤回重組申請檔, 公司股價開始暴跌。 同年8月31日, 金亞科技發佈公告稱, 經交易雙方協商決定, 履行相關程式後, 解除相關協定。

這次以失敗告終的收購, 因過程中引起了證監會的關注, 導致了金亞科技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至今。 截至目前, 證監會尚未對此事公佈最終調查結論。

雖然經歷種種風波之後, 公司的股價從最高點52元跌至目前的6元一線, 但是金亞科技看上去似乎並未因此事的打擊而放棄自己的轉型之路。

2016年1月27日, 為拓展公司業務, 金亞科技簽署《關於四川中電昆辰科技有限公司增資事宜之增資合同書》(下稱“增資合同”)。

根據增資合同, 公司向四川中電昆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電昆辰”或“目標公司”)增資人民幣2000萬元, 占增資後的總股本12.5%(對應註冊資本人民幣35.82萬元)。

然而, 此次投資隨後又再度因中電昆辰陷入侵權官司訴訟而蒙上了陰影。

2016年7月26日, 一則關於中電昆辰實際控股人朱曉章學術造假的實名舉報信在網路上炒得沸沸揚揚, 舉報者稱, 朱曉章在2014年參加“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熠星創新創意大賽”時, 其展示的技術設備是借用成都昂迅電子有限公司于2012年自主研發推出的linkuwb高精度定位系統產品。 朱曉章故意隱瞞技術源頭和原創者, 騙取一等獎項。 此後, 朱曉章還以此成立四川中電昆辰科技有限公司,

造成專利嚴重侵權。

對此, 金亞科技公司相關負責人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 “公司不對任何未經核實查證的資訊做出回復”。

根據金亞科技2016年年報顯示, 驚夢互動、中電昆辰、銀川聖地分別為公司本期投資帶來38.72萬元、119.85萬元及1109.83萬元的虧損。

除此之外, 公司還曾嘗試投資戎翰文化、雪狐科技、麥秸創想、卓影科技, 但都因各種原因以失敗告終。

舊事難息立案調查至今未果

雖然上市很多年, 但仍有人把上市時造假傳言跟現在的財務問題聯繫起來, 現如今公司面臨的危機與上市之初公司所存在的“隱疾”是否有必然聯繫?針對此事, 金亞科技方面也從未給過投資者一個正面的回應。

從2009年金亞科技上市時的招股說明書中可以看到, 2009年,硬體產品銷售收入暴漲,僅半年時間就錄得7473萬元的營業收入,而2008年全年硬體收入只有9436萬元。

對於業績超乎尋常的“突飛猛進”,金亞科技稱,自己的“秘密武器”是“盈利模式創新”。然而,按照常理,商業模式創新都隱含著與之對應的風險,而按照金亞科技自己的解釋,這種傑出的創新模式竟然發生在企業臨近上市之前,這不禁令人感到疑惑,金亞科技是如何在此重要關頭來控制這種創新所帶來的風險呢?

雪上加霜的是,由於收購天象互動異常而引起的證監會調查中,還直接牽扯出公司2014年財務資料存在重大不實的新情況。

今年11月1日,金亞科技代董事會秘書李國冬在投資者說明會上介紹,“截至目前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尚未收到中國證監會的最終調查結論。在權威調查結果出來之前,有關公司的資訊均以中國證監會指定資訊披露網站刊登的資訊為准。”

對於公司未來發展戰略,金亞科技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目前中電昆辰UWB技術已經在公安、監獄、無人駕駛、大型工廠的物聯網中產生應用,市場回饋良好;驚夢互動的UWB+IMU核心技術已申請相關發明專利,其可同時容納上千玩家,實現百人同時互動的VR體驗室已建成,並與VR遊戲商、VR場景體驗館商展開合作,目前部分場館已完成驗收。未來,隨著這些行業裡的產業和技術變化,公司也將繼續本著嚴格控制並購風險、精選優質專案的原則,積極尋找符合公司發展戰略的標的,推進公司戰略業務發展。”■

2009年,硬體產品銷售收入暴漲,僅半年時間就錄得7473萬元的營業收入,而2008年全年硬體收入只有9436萬元。

對於業績超乎尋常的“突飛猛進”,金亞科技稱,自己的“秘密武器”是“盈利模式創新”。然而,按照常理,商業模式創新都隱含著與之對應的風險,而按照金亞科技自己的解釋,這種傑出的創新模式竟然發生在企業臨近上市之前,這不禁令人感到疑惑,金亞科技是如何在此重要關頭來控制這種創新所帶來的風險呢?

雪上加霜的是,由於收購天象互動異常而引起的證監會調查中,還直接牽扯出公司2014年財務資料存在重大不實的新情況。

今年11月1日,金亞科技代董事會秘書李國冬在投資者說明會上介紹,“截至目前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尚未收到中國證監會的最終調查結論。在權威調查結果出來之前,有關公司的資訊均以中國證監會指定資訊披露網站刊登的資訊為准。”

對於公司未來發展戰略,金亞科技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目前中電昆辰UWB技術已經在公安、監獄、無人駕駛、大型工廠的物聯網中產生應用,市場回饋良好;驚夢互動的UWB+IMU核心技術已申請相關發明專利,其可同時容納上千玩家,實現百人同時互動的VR體驗室已建成,並與VR遊戲商、VR場景體驗館商展開合作,目前部分場館已完成驗收。未來,隨著這些行業裡的產業和技術變化,公司也將繼續本著嚴格控制並購風險、精選優質專案的原則,積極尋找符合公司發展戰略的標的,推進公司戰略業務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