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精神層次越高,活得越簡單

生活的意義其實在於簡單, 人修煉到一定程度, 會淡泊一些事, 會簡單。 簡, 不僅是一種至美, 也是一種能力、一種境界, 是拷問靈魂的究極問題。

老子《道德經》:「萬物之始, 大道至簡, 衍化至繁。 」用今天的話來說, 就是:越是真理的就越是簡單的。

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寫過這樣一篇短故事:

有一個農夫, 每天早出晚歸地耕種一小片貧瘠的土地, 累死累活, 收效甚微。 一位天使可憐農夫的境遇,

就對農夫說, 只要他能不停地跑一圈, 他跑過的地方就全部歸其所有。

於是, 農夫興奮地朝前跑去。 跑累了, 想停下來休息一會兒, 可想到天使的話又拼命地再往前跑?

有人告訴他, 你該往回跑了, 不然你就完了。 可農夫根本聽不進去, 他只想得到更多的土地, 更多的金錢, 更多的享受。

最終, 他心衰力竭, 倒地而亡。 生命沒有了, 土地沒有了, 一切都沒有了。

被物欲左右的人往往只有小聰明, 層次較低。

他們沒辦法拒絕享樂和奢靡, 沒辦法抗拒所有膚淺的事物, 所以他們不能靜心靜氣地去學習, 故而人生也只能止步於此, 無法再上升一個層次。

人們常常被物欲左右, 殊不知:樸素、簡單, 是抵制膚淺與浮躁最好的方式。

周恩來有一套睡衣和睡褲,

顏色都褪光了, 可還是穿破了就補, 一直穿到他逝世。 他一條浴巾用了20多年, 正反補了14塊補丁, 住院時, 還把它當枕巾。

一頂帽子都破了, 他還捨不得扔掉。 一雙夏天穿的黃顏色的涼皮鞋, 一雙春、秋、冬穿的黑皮鞋, 穿了20多年, 修補過多次, 卻依然堅持不換。 工作人員幾次給他換鞋底, 都是利用他睡覺的時間修理的。

過素簡的生活, 能專注, 能擦亮敏感度。

當一個人能透過紛呈的世相, 探知到內在的本源時, 那種真正大徹大悟的心境, 便是素簡。

層次越高, 活得越簡。

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西蜀的丞相諸葛亮, 以神機妙算而聞名。 他為子孫的打算, 也是算得比較久遠的。 他在給哥哥諸葛瑾的信中曾特意說到兒子諸葛瞻:「瞻今已八歲,

聰慧可愛, 嫌其早成, 恐不為正器耳。 」

諸葛亮擔心的是:聰明過早外露, 容易自滿自足, 反而成不了大器。 所以他給諸葛瞻起的名字叫做「思遠」。

怎樣才能有遠大的志向呢?諸葛亮在給兒子的信中指出了兩個條件:一個叫靜, 一個叫儉。

心無雜念, 凝神安適, 不限於眼前得失, 才會有長遠而寬闊的境界。

世上的東西千千萬萬種, 我們並不需要每種都要擁有。 你所需要的, 不過是那些剔除了外界的擾亂的, 真正你所需, 所動心的東西。

只有心情平靜的人方能視見「斜陽照墟落, 窮巷牛羊歸」的悠閒, 聽聞「荷風送秋氣, 竹露滴清響」的天籟, 感受那「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的空曠。

江山明月, 本無常主, 得閒便是主人;

大道至簡, 活在當下, 知足便能常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