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陳映真全集》臺北發表 各方盼其思想化為“提燈”

11月4日, 《陳映真全集》前16卷在臺北發表。 出版方人間出版社表示, 全集是瞭解1960年至2010年這50年間臺灣政治、社會、思想狀況以及研究作家陳映真必不可少的資料。

圖為陳映真生前好友、作家劉大任出席發表會並回憶二人友誼。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中新社臺北11月4日電 (記者 劉舒淩 楊程晨)《陳映真全集》前16卷4日在臺北發表。 出版方人間出版社表示, 全集是瞭解1960年至2010年這50年間臺灣政治、社會、思想狀況以及研究作家陳映真必不可少的資料。

當天, 人間出版社在臺灣師範大學同步主辦《陳映真全集》發表會與第一屆陳映真思想研討會。

1937年11月6日出生於臺灣苗栗的陳映真, 2016年11月22日逝世於北京, 他是著名文學家, 也被視為臺灣愛國統一陣營的傑出領袖和理論家。

包含他820篇(含小說)文章、450萬字規模的《陳映真全集》共計23卷, 還有7卷將於12月20日出版。 出版社發行人呂正惠介紹說,

全集打破文類界限, 採編年形式將陳映真所有作品、文章、訪談按時間排列。 他認為, 唯有瞭解陳映真全部作品、看到其思想整體面貌, 才能看清他對於臺灣、全中國以至於現今世界的獨特價值。

臺灣大學中文系前主任齊益壽在發表會上說, 在陳映真的靈魂中, 中國就是母親, 既是幾千年的文化、也是近百年的屈辱。 陳映真在小學時偶然閱讀了魯迅小說《呐喊》《阿Q正傳》, 隨年歲增長, 才知道中國的貧窮、愚昧、落後, 他說“而這中國就是我的”“應該全心地去愛這樣的中國——苦難的母親”。

齊益壽表示, 感謝陳映真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可貴的精神食糧, 為今天迷失方向的社會、短視浮躁的人心奠定一塊堅固的磐石。

臺灣民意代表高金素梅當天也表示,

陳映真的思想和作品在臺灣被壓制了20多年, 許多人對這部分被掩蓋的歷史僅有一些片段的瞭解, 希望借助全集的出版來補足這段空缺, 發揚先生的思想、理想與熱情。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楊毅周受邀來台出席發表會。 他介紹說, 去年12月1日, 數以千計的人們從世界各地趕赴北京參加陳映真先生的告別式, 其中有許多從先生作品中收穫感動、得到安慰和希望的讀者。

楊毅周表示, 先生的精神仍然持續, 而且傳播的範圍越來越廣, 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 大陸今年已舉辦兩場學術紀念活動;未來將做更多事情, 下更大力氣來學習、研究和傳承陳映真先生思想。

陳映真夫人陳麗娜出席當天活動,

並引述先生的話——“文學為的是使喪志的人重新燃起希望;使受淩辱的人找回尊嚴;使悲傷的人得著安慰;使沮喪的人恢復勇氣。 ”她說, 希望承載著陳映真思想、理想和願望的全集能作為更多的人的提燈, 使所有的同胞能看得更遠, 走得更好, 過得更好。

在為期兩天的陳映真思想研討會中, 來自上海、廈門及臺灣本地的學者專家將從不同世代、小說、思想脈絡等角度發表論文並展開討論。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