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春華秋實十五載,勵精圖治向未來——長江電力成立十五周年記

點擊「三峽小微」可快速關注

微信號:ctgxiaowei

2017年11月4日, 長江電力的長青基業, 將從當日起增添新的年輪。 舒展長江電力改革發展的畫卷,

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來的15年, 是國家水電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的15年, 也是長江電力砥礪奮進實現騰飛的15年——

春華秋實十五載, 勵精圖治向未來

——長江電力成立十五周年記

本文作者:楊續斌、韓承臻、楊茂查

十五年艱苦奮鬥、砥礪前行;十五年改革創新、築夢輝煌。

長江電力從葛洲壩電廠改制起步, 從宜昌走向全國, 從中國走向世界, 從最初的一家傳統國有電廠發展成為全球最大水電上市公司。

長江電力, 因“建設三峽, 開發長江”而生, 為“管好三峽, 進軍金沙”而立。 十餘年來, 通過融資逐步收購三峽集團投產機組, 隨著三峽集團滾動開發長江而逐步發展壯大, 成功完成了為三峽集團“建設三峽、開發長江”籌措資金和用現代企業制度管理長江流域梯級電站的這兩大核心使命。

時間勾勒了長江電力的發展歷程, 歲月鐫刻了長電人砥礪前行的足跡。 十五載風雨兼程, 長江電力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不平凡的發展之路!

十五年來, 長江電力

走出了一條大轉型大跨越之路

十五年來, 在中國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的大潮中, 長江電力不負黨和國家的歷史使命, 緊跟時代步伐, 搶抓歷史機遇, 艱苦奮鬥, 砥礪前行, 成功實現了從傳統國有企業向大盤藍籌上市公司的成功轉型和管理規模、經營管理、企業發展的巨大跨越。

十五年來, 長江電力實現從運行管理單一水電站到調控流域梯級巨型電站群的偉大跨越。 “緣起葛洲壩、築夢大三峽、跨越金沙江”。 公司成立之初隻擁有葛洲壩一座電站, 裝機僅271.5萬千瓦。 歷史和國家賦予長江電力新的機遇和重任, 長江電力以“為社會奉獻清潔能源, 為長江提供防洪保障”為使命, 系統總結葛洲壩多年運行管理經驗, 先後順利接管三峽、溪洛渡、向家壩電站, 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和責任奉獻的精神運營管理好長江幹流梯級巨型電站群。 如今, 長江電力除擁有葛洲壩電站外, 還擁有當前世界十大水電站中的三座電站——三峽、溪洛渡、向家壩電站的全部資產, 公司裝機增長了近17倍, 達到4549.5萬千瓦, 年複合增長率22.3%,

占中國水電總裝機的15%, 年發電量約占全國年發電量5%。 長江電力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梯級電站群的運營者, 並充分發揮了長江幹流梯級樞紐防洪、航運、發電、補水、生態等綜合效益, 為長江安瀾和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十五年來, 長江電力實現從傳統國有企業到現代化上市公司的偉大跨越。 2002年改制前的葛洲壩電廠,利潤總額僅6.6億元,資產總額僅64億元。十五年勵精圖治、快速發展,長江電力實現了電力生產、資本運營、改革創新、配售電業務突破、國際化發展等各項事業的巨大跨越,保持著年複合增長率20%以上的高速增長。長江電力在為中國經濟發展和資本市場做出積極貢獻的同時,也成為世界主流評級機構認可的優質上市公司,公司已然從最初的傳統國有企業蛻變成為一家資產優良、管理先進、經營穩定、盈利能力良好的現代化上市公司。截至2016年底,長江電力資產總額達到2989億元,增長了46.4倍,年複合增長率達31.5%;利潤總額達到252億元,增長了38.1倍,年複合增長率達29.7%。2017年10月18日,長江電力總市值首次突破3500億元,創歷史新高,日益受到市場投資者的密切關注。

十五年來,長江電力實現從水電運營管理跟隨者到世界水電行業引領者的偉大跨越。長江電力發展壯大的歷史也是中國水電改革發展的歷史,凝結著幾代中國水電人共同的心血和智慧。長江電力從歷史走來,經歷了沉澱積累、改革轉型、創新跨越三大階段,走出了一條改革發展、自主創新的成功之路。長江電力成立之初就以“創建國際一流電廠、打造一流上市公司”為目標,以精確調度、精益運行、精心維護為生產理念,高標準、嚴要求夯實電力安全生產基礎,眾多技術成功實現從外部引進、消化吸收到創新引領,電站運營管理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設備可靠性、資源利用率等關鍵指標高居世界領先水準,實現了從跟隨者到引領者的巨大飛躍。

十五年來,長江電力

走出了一條內涵式發展之路

在十餘年的發展歷程中,長江電力苦練內功、強打基礎,逐步形成了適應市場競爭和滿足戰略發展的核心能力,鍛造了一支精幹高效的員工隊伍,建立了運轉高效的管理體系,培育了優秀的企業文化,擁有了堅強的黨建保障,日益成為長江電力贏得市場的決定性力量。

日臻成熟的核心能力構築了長足發展的強大基礎。十五年來,長江電力形成和發展了流域梯級聯合調度、大型水電站運行管理、大型水電站檢修維護、跨大區的水電行銷、融資和資產並購整合等五大核心能力。強大的調度、運行和檢修能力為公司做優做強主業奠定了基礎,為開展海外電站運營管理提供了保障,為引領行業發展獲得了支撐。面向十二個省市、年約2000億千瓦時的電力行銷,為適應不斷深化的電力體制改革積累了寶貴經驗。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走過了改制上市、首批股權分置改革試點、首單公司債發行試點、收購三峽電站千億發電資產、一次性收購金沙江溪洛渡和向家壩兩座世界級電站等歷程,樹立了大盤藍籌的良好形象,資本運作成為水電主業業績平滑的重要手段。

科學完善的管理體系保障著生產經營的高效運轉。規範的治理架構、完善的制度體系、優化的管理流程和先進的管理平臺使公司各項業務始終在規範、科學、高效的軌道上運轉。通過創新構建內部控制體系,率先開展“三標”貫標管理,深度開展“兩化融合”,搭建了跨區域電站群電力生產執行資訊系統(ePMS)、全面預算管理系統(CBMS)、資本運營及財務戰略管理系統(CFS)等具有行業領先水準的管理資訊平臺,全面形成了公司低成本、高效率生產經營能力和較強的風險控制能力。

精幹高效的員工隊伍蓄積了持續發展的寶貴資源。改制前,原葛洲壩電廠員工近3000人;當前,長江電力裝機容量和管理規模實現了巨幅增長,但員工僅約4000人,員工年齡、學歷結構也大為改善,黨員比例大幅上升至53%左右。長江電力一直將人才作為企業發展的寶貴資源,通過多層級多形式人才引進、多層次階梯式人才培養、長電學院(黨校)系統性培訓等有效手段,人才優勢逐漸轉變成競爭優勢。正是這一支尖兵勁旅,開創性地完成了三峽、溪洛渡、向家壩等世界級巨型電站和巨型機組群的接機發電、運行維護任務,讓長江安瀾,讓洪水變成資源,讓三峽電力照亮半個中國,讓三峽標準走出國門。

全面加強党的建設提供了永續發展的堅強保障。長江電力承擔著為黨和國家運行管理好三峽工程的崇高使命,“為我中華,志建三峽”感召著長江電力人主動作為,奮勇拼搏。十五年來,長江電力不斷強化党的建設,把党的建設要求寫入公司章程,黨組織全面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確保公司改革發展沿著黨指引的正確方向前進;堅持工程大壩和廉潔大壩“兩壩同築”,實現了工程優良、幹部優秀;充分發揮公司各級黨組織的政治功能、組織功能和組織力量,將企業鍛造成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六種力量”;沉澱出“精益-責任”的優秀企業文化,奠定了企業行穩致遠的根基。

十五年來,長江電力

走出了一條改革創新發展之路

十五年來,長江電力何以取得如此輝煌的發展成就?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梳理長江電力的發展歷程,改革創新始終是推動長江電力健康快速發展的強大動力。

不斷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自成立之初,長江電力就著力解決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人事制度缺陷,建立並不斷完善以“三定”方案為基礎的選人用人機制、按崗取薪的寬頻薪酬制度和全方位的考核評價體系,激勵著員工與企業共命運、同發展。隨著市場經濟和企業內外部環境發展變化,長江電力又率先在三峽集團試點推行三項制度改革,全面建立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的市場化激勵機制,深層次解決員工在危機意識、內生動力和追求發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共同把公司做強做優、做大做久,進一步推動了長江電力進入新的快速發展時期。

持續推動管理與科技創新。創新是驅動長江電力快速發展的內生動力。長江電力以清除體制障礙、搭建創新平臺、培養尖端人才、引領行業發展為著力點,始終圍繞生產經營主線,激發員工創新潛能,形成了全員創新創業的良好局面,取得了豐碩成果。資訊技術、大資料、人工智慧、雷射技術、機器人等高新技術成功應用,不僅解決了自身生產難題,長江電力為解決全國乃至世界水電行業同類問題找到了“長電方案”,進一步奠定了世界水電運營管理的龍頭地位。通過創新,公司科學化、標準化、自動化和資訊化水準不斷提升,最大程度地挖掘內部潛力,降低經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為公司建設創新型企業奠定了堅實基礎。截至2016年,公司獲得國家、省部級管理成果獎113項,科技獎勵80余項、專利授權589項。

積極發展配售電業務。在國家全面推進售電側改革的大局之下,“發電-配電-售電”產業鏈戰略性延伸成為長江電力發展戰略之一。重慶成為國家首批售電側改革試點區域後,長江電力搶先佈局,積極參與重慶售電側改革,並與重慶市共同推進地方電網整合,成功列入國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在為公司打開新的發展空間的同時,也為全國售電側引入社會資本、建立市場競爭機制、降低電力要素價格、促進庫區產業發展提供了“長電方案”。

堅持推行國際化戰略。作為全球水電行業龍頭老大和備受投資者青睞的上市公司,長江電力並未就此止步不前,而是充分發揮品牌、技術、管理和信用優勢,堅定不移推行國際化發展戰略,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新業務,一方面構建國際電站運營管理體系,向馬來西亞、巴西等國輸出長江電力運營新標準,助力世界水電同行提升運行管理水準,增強國際水電行業影響力;另一方面開展多元化融資,發行美元、歐元雙幣種可交換債券,收購德國海上風電等項目,開闢盈利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

十五年功崇惟志,十五年業廣惟勤。回首向來,長江電力之所以取得這些成績,是因為他們始終牢記使命,把長江安瀾作為公司管理的重大政治責任;是因為他們始終勇於擔當,堅持把改革發展作為公司邁向偉大企業的必由之路;是因為他們始終精益求精,把“精益-責任”理念作為公司安全生產的可靠基石;是因為他們始終強化黨建,把從嚴治党作為企業保持蓬勃生機的根本保障。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這是公司發展生動實踐的經驗總結,也是指導公司未來發展的基本遵循和構築公司長青基業的重要方法論。

春華秋實十五載,勵精圖治向未來。站在新的起點上,長電人滿懷“做世界水電行業引領者”的願景與豪情,勇立潮頭,砥礪前行,將奮力開闢一條品質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之路,為三峽集團戰略發展做出新貢獻,為水電運行管理標注新高度,為世界水電定義新未來。

2002年改制前的葛洲壩電廠,利潤總額僅6.6億元,資產總額僅64億元。十五年勵精圖治、快速發展,長江電力實現了電力生產、資本運營、改革創新、配售電業務突破、國際化發展等各項事業的巨大跨越,保持著年複合增長率20%以上的高速增長。長江電力在為中國經濟發展和資本市場做出積極貢獻的同時,也成為世界主流評級機構認可的優質上市公司,公司已然從最初的傳統國有企業蛻變成為一家資產優良、管理先進、經營穩定、盈利能力良好的現代化上市公司。截至2016年底,長江電力資產總額達到2989億元,增長了46.4倍,年複合增長率達31.5%;利潤總額達到252億元,增長了38.1倍,年複合增長率達29.7%。2017年10月18日,長江電力總市值首次突破3500億元,創歷史新高,日益受到市場投資者的密切關注。

十五年來,長江電力實現從水電運營管理跟隨者到世界水電行業引領者的偉大跨越。長江電力發展壯大的歷史也是中國水電改革發展的歷史,凝結著幾代中國水電人共同的心血和智慧。長江電力從歷史走來,經歷了沉澱積累、改革轉型、創新跨越三大階段,走出了一條改革發展、自主創新的成功之路。長江電力成立之初就以“創建國際一流電廠、打造一流上市公司”為目標,以精確調度、精益運行、精心維護為生產理念,高標準、嚴要求夯實電力安全生產基礎,眾多技術成功實現從外部引進、消化吸收到創新引領,電站運營管理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設備可靠性、資源利用率等關鍵指標高居世界領先水準,實現了從跟隨者到引領者的巨大飛躍。

十五年來,長江電力

走出了一條內涵式發展之路

在十餘年的發展歷程中,長江電力苦練內功、強打基礎,逐步形成了適應市場競爭和滿足戰略發展的核心能力,鍛造了一支精幹高效的員工隊伍,建立了運轉高效的管理體系,培育了優秀的企業文化,擁有了堅強的黨建保障,日益成為長江電力贏得市場的決定性力量。

日臻成熟的核心能力構築了長足發展的強大基礎。十五年來,長江電力形成和發展了流域梯級聯合調度、大型水電站運行管理、大型水電站檢修維護、跨大區的水電行銷、融資和資產並購整合等五大核心能力。強大的調度、運行和檢修能力為公司做優做強主業奠定了基礎,為開展海外電站運營管理提供了保障,為引領行業發展獲得了支撐。面向十二個省市、年約2000億千瓦時的電力行銷,為適應不斷深化的電力體制改革積累了寶貴經驗。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走過了改制上市、首批股權分置改革試點、首單公司債發行試點、收購三峽電站千億發電資產、一次性收購金沙江溪洛渡和向家壩兩座世界級電站等歷程,樹立了大盤藍籌的良好形象,資本運作成為水電主業業績平滑的重要手段。

科學完善的管理體系保障著生產經營的高效運轉。規範的治理架構、完善的制度體系、優化的管理流程和先進的管理平臺使公司各項業務始終在規範、科學、高效的軌道上運轉。通過創新構建內部控制體系,率先開展“三標”貫標管理,深度開展“兩化融合”,搭建了跨區域電站群電力生產執行資訊系統(ePMS)、全面預算管理系統(CBMS)、資本運營及財務戰略管理系統(CFS)等具有行業領先水準的管理資訊平臺,全面形成了公司低成本、高效率生產經營能力和較強的風險控制能力。

精幹高效的員工隊伍蓄積了持續發展的寶貴資源。改制前,原葛洲壩電廠員工近3000人;當前,長江電力裝機容量和管理規模實現了巨幅增長,但員工僅約4000人,員工年齡、學歷結構也大為改善,黨員比例大幅上升至53%左右。長江電力一直將人才作為企業發展的寶貴資源,通過多層級多形式人才引進、多層次階梯式人才培養、長電學院(黨校)系統性培訓等有效手段,人才優勢逐漸轉變成競爭優勢。正是這一支尖兵勁旅,開創性地完成了三峽、溪洛渡、向家壩等世界級巨型電站和巨型機組群的接機發電、運行維護任務,讓長江安瀾,讓洪水變成資源,讓三峽電力照亮半個中國,讓三峽標準走出國門。

全面加強党的建設提供了永續發展的堅強保障。長江電力承擔著為黨和國家運行管理好三峽工程的崇高使命,“為我中華,志建三峽”感召著長江電力人主動作為,奮勇拼搏。十五年來,長江電力不斷強化党的建設,把党的建設要求寫入公司章程,黨組織全面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確保公司改革發展沿著黨指引的正確方向前進;堅持工程大壩和廉潔大壩“兩壩同築”,實現了工程優良、幹部優秀;充分發揮公司各級黨組織的政治功能、組織功能和組織力量,將企業鍛造成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六種力量”;沉澱出“精益-責任”的優秀企業文化,奠定了企業行穩致遠的根基。

十五年來,長江電力

走出了一條改革創新發展之路

十五年來,長江電力何以取得如此輝煌的發展成就?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梳理長江電力的發展歷程,改革創新始終是推動長江電力健康快速發展的強大動力。

不斷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自成立之初,長江電力就著力解決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人事制度缺陷,建立並不斷完善以“三定”方案為基礎的選人用人機制、按崗取薪的寬頻薪酬制度和全方位的考核評價體系,激勵著員工與企業共命運、同發展。隨著市場經濟和企業內外部環境發展變化,長江電力又率先在三峽集團試點推行三項制度改革,全面建立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的市場化激勵機制,深層次解決員工在危機意識、內生動力和追求發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共同把公司做強做優、做大做久,進一步推動了長江電力進入新的快速發展時期。

持續推動管理與科技創新。創新是驅動長江電力快速發展的內生動力。長江電力以清除體制障礙、搭建創新平臺、培養尖端人才、引領行業發展為著力點,始終圍繞生產經營主線,激發員工創新潛能,形成了全員創新創業的良好局面,取得了豐碩成果。資訊技術、大資料、人工智慧、雷射技術、機器人等高新技術成功應用,不僅解決了自身生產難題,長江電力為解決全國乃至世界水電行業同類問題找到了“長電方案”,進一步奠定了世界水電運營管理的龍頭地位。通過創新,公司科學化、標準化、自動化和資訊化水準不斷提升,最大程度地挖掘內部潛力,降低經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為公司建設創新型企業奠定了堅實基礎。截至2016年,公司獲得國家、省部級管理成果獎113項,科技獎勵80余項、專利授權589項。

積極發展配售電業務。在國家全面推進售電側改革的大局之下,“發電-配電-售電”產業鏈戰略性延伸成為長江電力發展戰略之一。重慶成為國家首批售電側改革試點區域後,長江電力搶先佈局,積極參與重慶售電側改革,並與重慶市共同推進地方電網整合,成功列入國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在為公司打開新的發展空間的同時,也為全國售電側引入社會資本、建立市場競爭機制、降低電力要素價格、促進庫區產業發展提供了“長電方案”。

堅持推行國際化戰略。作為全球水電行業龍頭老大和備受投資者青睞的上市公司,長江電力並未就此止步不前,而是充分發揮品牌、技術、管理和信用優勢,堅定不移推行國際化發展戰略,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新業務,一方面構建國際電站運營管理體系,向馬來西亞、巴西等國輸出長江電力運營新標準,助力世界水電同行提升運行管理水準,增強國際水電行業影響力;另一方面開展多元化融資,發行美元、歐元雙幣種可交換債券,收購德國海上風電等項目,開闢盈利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

十五年功崇惟志,十五年業廣惟勤。回首向來,長江電力之所以取得這些成績,是因為他們始終牢記使命,把長江安瀾作為公司管理的重大政治責任;是因為他們始終勇於擔當,堅持把改革發展作為公司邁向偉大企業的必由之路;是因為他們始終精益求精,把“精益-責任”理念作為公司安全生產的可靠基石;是因為他們始終強化黨建,把從嚴治党作為企業保持蓬勃生機的根本保障。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這是公司發展生動實踐的經驗總結,也是指導公司未來發展的基本遵循和構築公司長青基業的重要方法論。

春華秋實十五載,勵精圖治向未來。站在新的起點上,長電人滿懷“做世界水電行業引領者”的願景與豪情,勇立潮頭,砥礪前行,將奮力開闢一條品質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之路,為三峽集團戰略發展做出新貢獻,為水電運行管理標注新高度,為世界水電定義新未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