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千里江山圖》撤了,你可知道青綠山水畫的歷史嗎?

▲《千里江山圖》(局部)王希孟

《千里江山圖》撤展了, 再見到它不知要到何年何月。

這些年的故宮越來越像家互聯網公司, 展覽就是產品,

憑藉著雄厚的國寶儲備, 無需推廣, 無需公關, 年年成為各大媒體的話題擔當, 顯然, 這是個全民逐漸複歸藝術的時代。

今年的展覽“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火爆依舊, 但絕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被《千里江山圖》奪去了風頭, 無可厚非, 這畢竟是青綠山水畫王冠上的明珠。

▲《千里江山圖》(局部)王希孟

但如果只關注這個展覽的前半部分:“千里江山”, 而忽略了後半部分:“歷代青綠山水畫”, 這趟漫長的故宮排隊之旅顯然是有遺憾的。 比方說, 展覽還有展子虔的《遊春圖》, 趙伯駒的《江山秋色圖》等鎮館之寶級的作品, 是不是被一掃而過了?如果沒忽視, 那您是個內行, 畢竟畫不是悍馬, 越長價值越高。

▲《遊春圖》 展子虔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 忽略後半部分是情有可原的。 因為我們提起山水畫, 腦子裡第一印象往往都是黑白所代表的水墨山水畫, 但實際上繪畫能被稱為“丹青”, 它必然是重視色彩的。 我們早期的山水畫作品幾乎都是由彩色的, 比如六朝、初唐時期的作品, 像剛剛說到的《遊春圖》就是其中的經典。

所以, 青綠山水實際上是山水畫的古老傳統, 它與水墨畫的分離是歷經魏晉的審美趣味變化後, 在唐宋之際, 各自形成了一套審美觀念與標準, 兩者方才宣告獨立。

▲《洛神賦圖》

這段變化過程, 可以用“天地與林泉”兩個關鍵字解讀。

“天地”, 也就是“天地圖形”, 主要對應的是唐代和唐以前的山水畫作品, 因為這些畫實質上反映了古人的世界中那些神秘的存在, 如神仙、鬼怪, 天空、日月星辰, 所以“天地圖形”, 就是把這樣一種雄奇的、遼闊的、神秘的自然觀用圖像加以表達, 就像為天地繪製的一副肖像。


而從“天地圖形”走向“林泉”, 則是指人物進入到山水之中, 特別是古代聖賢, 高士們代替了以往的神仙們, 這些人物進入山水以後, 改變了山水畫的一個走向, 以往的雄奇遼闊如今充滿人間氣息, 表達著文人們對隱逸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皴法的出現也為林泉意向的表達提供了技術手段, 提示了一種近距離的、精細的觀看方式, 這也同樣符合文人們的書齋文化。

▲《明皇幸蜀圖》 (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青綠”二字,實質上也揭示了兩種重要的礦物性顏料:石青和石綠。它們分別由青金石和綠松石研磨成粉,後用清膠調和,作為繪畫顏料。其中,青金石產於中亞,它傳入中國實際上是與佛教進入中國相伴生的過程,而綠松石則在伊朗、中國境內都有產出,因此其實在敦煌壁畫中有大量的青綠山水作品,作為佛像的襯托背景來使用。

▲敦煌壁畫中的青綠山水

而從具體的顏料上來區分,青綠山水也有“大青綠”和“小青綠”兩種說法,像小青綠是以植物色為主,如花青、淡墨來渲染,略施石青、石綠。以礦物顏料石青、石綠為主的就是大青綠,像《千里江山圖》就是典型。

因此,除了《千里江山圖》,青綠山水實際上還有很多經典作品,比如盛唐時青綠山水畫的代表《明皇幸蜀圖》,李昭道的《江帆樓閣圖》(這兩幅藏於臺北故宮,唐代山水畫代表作的缺席,是這次展覽的遺憾),與《千里江山圖》風格接近的宋畫《江山秋色圖》。

▲《江帆樓閣圖》

▲趙伯駒《江山秋色圖》(故宮在展)

鑒於青綠山水自身用筆精緻、線條勻淨的特點,它實際上是宮廷、貴族所喜愛的繪畫,也就是院體畫的典型。第一幅完整的獨幅山水畫是隋朝展子虔《遊春圖》,而後青綠山水在唐代李昭道李思訓父子後,達到興盛。到了宋代,由《千里江山圖》推向高峰。但伴隨著中國畫審美趣味的轉變,尤其是明朝董其昌的南北宗論提出後,青綠山水開始讓位給文人畫,自身淡入畫壇,落入民間,成為被文人士大夫所鄙夷種類。

到了現代,青綠山水又重新煥發出生機,尤其是民國後,西方藝術傳入中國,印象派對色彩的推崇提示了中國畫家們,他們開始在此基礎上創造自己的風格,典型的像張大千的潑彩山水,還有劉海粟、吳湖帆的青綠山水。

▲張大千潑彩山水

事實上,無論你看或者不看這些作品,青綠山水和它背後的中國藝術史都是永存的。但如果一場展覽,我們只關注其中的明星選手,而忽略了它背後的歷史脈絡與傳承,那這只能是排六個小時隊的一場走馬觀花。可話雖如此,人人都懂,現實裡卻是每個人條件不同,什麼樣的管道能讓我聆聽到真正有學術價值的藝術課程?

這也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個隨時隨地聆聽美術學院課程的機會顯然比故事更重要。像剛剛關於青綠山水的絕大部分知識點,都出自一款APP,那特藝術學院的課程《中國繪畫史·山水卷》。

▲課程:中國繪畫史·山水卷

主講人:孔令偉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除了《青綠山水》章節,這一課程整體上從山水畫的古代傳統談起,提供了一個現代人理解山水畫的路徑,包括介紹山水畫趣味的《質有而趣靈——理解中國山水畫》,《天地與林泉——山水畫圖式的新變化》,與青綠山水的彩色繪畫傳統相對應的《水墨山水》,以及後續山水畫在不同時代的變遷。

中國的美術史之父,被認為是唐朝的畫家、史學家張彥遠,他的《歷代名畫記》是研究中國藝術的必讀書目,書中記載了他自己的一件小事:這位狂熱的藝術史學者,為了買畫已經達到縮衣減食的程度了,家裡人沒這麼大信仰支撐,當然要表達不滿之情,對他說你整天忙活這些畫,有什麼用呢?他的回答是:“若複不為無益之事,則安能悅有涯之生?”

▲《歷代名畫記》

“安能悅有涯之生”,這個問題在物質遠超千年前的現代更加重要了。實際上,我們中國人的文化傳統是包含著對無用之物、對藝術的欣賞與狂熱的,當然這一趨勢確實也在逐步復蘇,這一點從展覽、藝術在傳媒的熱度中就可以看出。

但鑒於每個人在應試教育的功利主義大旗下,美術教育實質上是欠缺的。因此,無論何時何地,回頭找美術學院的老師們補上一課,是非常有必要的,也避免費勁心力排進一場展覽,卻茫然四顧,所得甚少的看熱鬧情況。

▲那特藝術學院的課程設置

繼續將視野放寬,畢竟現代中國是藝術生態圈的一部分,因此除了中國美術史系列課程,學習瞭解藝術的不同面向也很有必要,在這個平臺裡你能繼續學習《歐美當代

藝術》,側重商業的《藝術市場》,博物館相關的《博物館學:歷史與基礎》,還有設計、影視類等技能性課程。而獲取這些知識,只需要打開電腦,或者點亮手機螢幕,在技術的説明下,你把美術學院裝進了自己的口袋中。

我們從青綠山水說起,終究是希望大家在看展時不要淺嘗輒止,營造出自己的藝術世界,這可以讓你在忙碌的生活中抽身而出,畢竟藝術的意義永遠屬於那些希望自己成為創造者的人。

▲《明皇幸蜀圖》 (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青綠”二字,實質上也揭示了兩種重要的礦物性顏料:石青和石綠。它們分別由青金石和綠松石研磨成粉,後用清膠調和,作為繪畫顏料。其中,青金石產於中亞,它傳入中國實際上是與佛教進入中國相伴生的過程,而綠松石則在伊朗、中國境內都有產出,因此其實在敦煌壁畫中有大量的青綠山水作品,作為佛像的襯托背景來使用。

▲敦煌壁畫中的青綠山水

而從具體的顏料上來區分,青綠山水也有“大青綠”和“小青綠”兩種說法,像小青綠是以植物色為主,如花青、淡墨來渲染,略施石青、石綠。以礦物顏料石青、石綠為主的就是大青綠,像《千里江山圖》就是典型。

因此,除了《千里江山圖》,青綠山水實際上還有很多經典作品,比如盛唐時青綠山水畫的代表《明皇幸蜀圖》,李昭道的《江帆樓閣圖》(這兩幅藏於臺北故宮,唐代山水畫代表作的缺席,是這次展覽的遺憾),與《千里江山圖》風格接近的宋畫《江山秋色圖》。

▲《江帆樓閣圖》

▲趙伯駒《江山秋色圖》(故宮在展)

鑒於青綠山水自身用筆精緻、線條勻淨的特點,它實際上是宮廷、貴族所喜愛的繪畫,也就是院體畫的典型。第一幅完整的獨幅山水畫是隋朝展子虔《遊春圖》,而後青綠山水在唐代李昭道李思訓父子後,達到興盛。到了宋代,由《千里江山圖》推向高峰。但伴隨著中國畫審美趣味的轉變,尤其是明朝董其昌的南北宗論提出後,青綠山水開始讓位給文人畫,自身淡入畫壇,落入民間,成為被文人士大夫所鄙夷種類。

到了現代,青綠山水又重新煥發出生機,尤其是民國後,西方藝術傳入中國,印象派對色彩的推崇提示了中國畫家們,他們開始在此基礎上創造自己的風格,典型的像張大千的潑彩山水,還有劉海粟、吳湖帆的青綠山水。

▲張大千潑彩山水

事實上,無論你看或者不看這些作品,青綠山水和它背後的中國藝術史都是永存的。但如果一場展覽,我們只關注其中的明星選手,而忽略了它背後的歷史脈絡與傳承,那這只能是排六個小時隊的一場走馬觀花。可話雖如此,人人都懂,現實裡卻是每個人條件不同,什麼樣的管道能讓我聆聽到真正有學術價值的藝術課程?

這也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個隨時隨地聆聽美術學院課程的機會顯然比故事更重要。像剛剛關於青綠山水的絕大部分知識點,都出自一款APP,那特藝術學院的課程《中國繪畫史·山水卷》。

▲課程:中國繪畫史·山水卷

主講人:孔令偉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除了《青綠山水》章節,這一課程整體上從山水畫的古代傳統談起,提供了一個現代人理解山水畫的路徑,包括介紹山水畫趣味的《質有而趣靈——理解中國山水畫》,《天地與林泉——山水畫圖式的新變化》,與青綠山水的彩色繪畫傳統相對應的《水墨山水》,以及後續山水畫在不同時代的變遷。

中國的美術史之父,被認為是唐朝的畫家、史學家張彥遠,他的《歷代名畫記》是研究中國藝術的必讀書目,書中記載了他自己的一件小事:這位狂熱的藝術史學者,為了買畫已經達到縮衣減食的程度了,家裡人沒這麼大信仰支撐,當然要表達不滿之情,對他說你整天忙活這些畫,有什麼用呢?他的回答是:“若複不為無益之事,則安能悅有涯之生?”

▲《歷代名畫記》

“安能悅有涯之生”,這個問題在物質遠超千年前的現代更加重要了。實際上,我們中國人的文化傳統是包含著對無用之物、對藝術的欣賞與狂熱的,當然這一趨勢確實也在逐步復蘇,這一點從展覽、藝術在傳媒的熱度中就可以看出。

但鑒於每個人在應試教育的功利主義大旗下,美術教育實質上是欠缺的。因此,無論何時何地,回頭找美術學院的老師們補上一課,是非常有必要的,也避免費勁心力排進一場展覽,卻茫然四顧,所得甚少的看熱鬧情況。

▲那特藝術學院的課程設置

繼續將視野放寬,畢竟現代中國是藝術生態圈的一部分,因此除了中國美術史系列課程,學習瞭解藝術的不同面向也很有必要,在這個平臺裡你能繼續學習《歐美當代

藝術》,側重商業的《藝術市場》,博物館相關的《博物館學:歷史與基礎》,還有設計、影視類等技能性課程。而獲取這些知識,只需要打開電腦,或者點亮手機螢幕,在技術的説明下,你把美術學院裝進了自己的口袋中。

我們從青綠山水說起,終究是希望大家在看展時不要淺嘗輒止,營造出自己的藝術世界,這可以讓你在忙碌的生活中抽身而出,畢竟藝術的意義永遠屬於那些希望自己成為創造者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