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剪紙巡展 讓傳統文化走進民間——醫巫閭山滿族剪紙巡展開幕側記

文/攝 黃靜 本報記者 王超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落到實處, 深入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 宣傳展示醫巫閭山滿族剪紙藝術的獨特魅力和保護成果, 進一步推動醫巫閭山滿族剪紙在錦州地區的傳承、保護與傳播, 由市群眾藝術館(錦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各縣(市)文化局主辦的醫巫閭山滿族剪紙巡展暨剪紙技藝培訓活動於11月1日在淩海市拉開帷幕。

此次剪紙巡展各縣(市)共徵集作品320餘幅。 淩海市徵集並展出86幅, 作品來自淩海地區的剪紙傳承人、剪紙愛好者和醫巫閭山滿族剪紙傳承基地白檯子鄉中心小學的師生們。

他們傳統與創新並舉, 將生活中的溫暖點滴、美好願望、時代精神和中華優秀傳統美德融入到一幅幅精美的剪紙作品中, 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

當天, 一樓展廳人頭攢動, 大家或欣賞剪紙作品, 或交流剪紙心得, 探討創作經驗。 幾幅來自淩海市白檯子鄉中心小學的剪紙作品引來大家的熱議。 “這幅《滿族四祭》不錯, 很有咱滿族剪紙的韻味, 這小學生很瞭解傳統民俗啊!”一位大爺邊看邊說, “你們看看還有這個《石榴娃娃》、《魚娃》, 既有傳統元素又有創新, 孩子們厲害著呢!”周圍的觀眾在大爺的講解下也嘖嘖稱讚。 兒童剪紙作品的呈現,

讓我們看到了近年來非遺進校園活動和在學校建立剪紙傳承基地已見成效。

頗受大家歡迎的是為期2天的剪紙技藝培訓。 三樓多功能廳擠滿了慕名而來的民眾, 有來自基層的文化站長、社區主任、民間團隊等。 民俗專家楊金會和剪紙代表性傳承人趙志國、藺心宇、許會春分別從剪紙綜述、剪紙的基本方法、傳統剪紙符號和染色剪紙技法等課程, 讓大家詳細地瞭解到醫巫閭山滿族剪紙的歷史沿革、技藝特點和重要價值, 同時也剪出了蝴蝶、生命樹、把手人等作品, 不僅喚起了大家學習剪紙的濃厚興趣, 也激發了民眾參與依法保護傳承剪紙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值得一提的是, 本次活動向剪紙愛好者們發放了調查資訊表,

有效地擴大了醫巫閭山滿族剪紙的普查範圍, 接下來還將走進北鎮、黑山、義縣等地進行巡展和剪紙技藝培訓, 培養出更多的剪紙新人, 使剪紙這一文化奇葩更加光彩照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