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股市分析:陝鼓動力見證新型環保龍頭的起飛!

陝鼓動力經過3年多的業績衰退, 終於進入新一輪增長週期了。

以下內容摘自2016年年報:

在國內能源消費增長減速換擋、結構優化步伐加快、發展動力開始轉換的新形勢下, 能源發展正在由粗放式發展向提質增效轉變。 面對“新常態”下能源發展面臨的傳統能源產能過剩、可再生能源發展瓶頸制約、能源系統整體運行效率不高等突出問題, 公司踐行智慧製造和綠色發展理念, 聚焦分散式能源產業進行能源供給側結構創新, 在“兩個轉變”發展戰略的基礎上, 積極謀劃和推進第二次戰略轉型。

“分散式能源”是根據區域能源物料的供給特點,

通過能源規劃及綜合利用, 提供從供給端能源(供水、暖、冷、電、燃氣、工業氣體、蒸汽)到排放端(污水、垃圾等)全生命週期一體化綜合能源解決方案, 集中管理、充分利用當地的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清潔能源。

資料顯示, 我國的單位 GDP 能耗高於世界平均水準, 是歐美發達國家的 2.5 倍, 節能降耗空間巨大;與此同時,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 能源消費需求也在持續增加。 根據《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 到 2030 年, 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將提高 20%, 而分散式能源正是非化石能源的重要來源。 分散式能源的利用和發展已成為落實國家能源結構調整、推進供給側改革的著力點。

公司正在從單一產品製造商向分散式能源領域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服務商轉變, 走出透平機械領域單一產品、領域的思維局限, 真正從用戶需求出發, 尋求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智慧化整體方案, 通過對能源轉換、能源應用、餘能回收、廢棄物處理各環節的整體設計和分級利用, 大幅度提高能源的總體效率, 改變現有的能源利用格局, 並由系統解決方案而改變現有的產業生態, 形成產業群。

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整合資源, 提升分散式能源系統解決方案能力, 將互聯網思維運用在能源綜合利用領域, 從流程工業升級改造、綜合能源智慧一體化園區建設、垃圾固廢處理及生物質發電等分散式能源市場領域入手進行產業佈局。

公司以“專業化+一體化”的綜合能力為核, 提供節能、環保、高效的“綠色解決方案”和“綠色產品”, 滿足市場和客戶需求。

在 “兩個轉變”發展戰略和聚焦分散式能源市場的戰略方向引導下, 公司圍繞“三個核心競爭力”的構建和培育(“三個核心競爭力”是指:市場的認知和開拓能力、資源認識與配置能力、誠信認識與塑造能力), 持續強化自身核心能力:

1、系統解決方案能力進一步加強

如前所述, 公司聚焦分散式能源市場, 打破了單一裝備製造, 從使用者角度出發, 推廣智慧綠色的智慧製造系統解決方案。 正在加快發展以分散式(可再生)能源技術為代表的新型節能環保工業技術, 同時, 公司通過與關鍵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夥伴、完善全產業鏈技術體系建設等,

大大提高了公司一體化解決方案和服務能力。 公司持續優化資源, 滿足使用者系統解決方案需求的能力不斷增強;同時公司成立裝備事業部, 緊抓軍工市場機會, 公司的市場認知和開拓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2、全產業鏈交付能力進一步加強

公司與 EKOL 公司互為資源和平臺, 共創共用, 依託 EKOL 在歐洲的技術和業務平臺, 不僅完善了公司的產業鏈, 增強了全產業鏈交付能力, 而且通過 EKOL 為公司搭建了“走出去、引進來”的橋樑。

3、高端核心能力進一步加強

通過實施流程再造和業務整合, 向有價值的環節進行資源優化配置, 使公司進一步聚焦形成以低成本、高品質、短週期為賣點的產品核心競爭力,

和以面向市場、快速回應、產能柔性、高端製造的核心競爭力。

2016 年以來, 在董事會的帶領下, 公司管理層及全體員工恪盡職守、砥礪奮進, 緊跟國家產業升級政策, 深化推進“兩個轉變”發展戰略, 統一思想, 聚焦分散式能源市場新風口, 持續、積極把握產業升級發展契機, 強化核心競爭能力。 自公司提出“以分散式能源為圓心”的新市場戰略以來, 目標市場領域從傳統工業領域向非傳統工業領域延伸, 並以“裝備+工程+服務+運營+金融” 一體化的系統方案滿足使用者系統化的需求, 市場業績獲得了增長。 2016 年公司訂貨量為 73.64 億元, 與去年同期的 50.60 億元相比增長 45.53%(2014年以來的首次增長)

簡要分析記錄:

1、從技術上看, 幾個管道的資訊拼圖,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2、那麼重點就是行銷上,關鍵點是下游的需求情況。這個是公司近幾年創新的重大變革點。傳統是賣產品,現在是賣一體化解決方案,成為分散式能源供應商。這個模式說直白一點,在我理解看來,就好比之前樂視推出的共用電視。就是你想買電視,買不起?沒關係,我貸款給你。貸款了還不起,沒關係,你看電視我幫你賺錢,賺了錢讓你換貸款。這樣一來就全齊了,創造出市場。當然他的整個模式要比這個比方來的複雜的多,從設計階段介入工業園區,統籌考慮整個系統的能源回收,然後全國範圍內分散式管理,是很大的商業創新。在這個模式下,下游復蘇對其需求量更大,其在關鍵產品領域的核心技術優勢又構成了產業門檻,那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形成一輪估值提升的。

3、風險:關鍵還是再與商業模式能激發出多大的市場和增量。從2017年的報告看,持續的放量並不明顯,可能和市場拓展初期有關,也可能跟下游復蘇進程慢有關,也可能是目前公司資源支持力度達不到,主要是金融環節沒打通,這個需要持續跟蹤。

總體判斷:從產業模式和競爭力分析,以及考察當前利潤和營收情況,基本可以判斷已過週期拐點,預計有較大的週期復蘇機會。

聲明:本人沒有持有陝鼓動力,未來半年可能會買,看市場情況~屁股決定腦袋,本文用於交流和記錄,很多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作者:密碼子)

幾個管道的資訊拼圖,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2、那麼重點就是行銷上,關鍵點是下游的需求情況。這個是公司近幾年創新的重大變革點。傳統是賣產品,現在是賣一體化解決方案,成為分散式能源供應商。這個模式說直白一點,在我理解看來,就好比之前樂視推出的共用電視。就是你想買電視,買不起?沒關係,我貸款給你。貸款了還不起,沒關係,你看電視我幫你賺錢,賺了錢讓你換貸款。這樣一來就全齊了,創造出市場。當然他的整個模式要比這個比方來的複雜的多,從設計階段介入工業園區,統籌考慮整個系統的能源回收,然後全國範圍內分散式管理,是很大的商業創新。在這個模式下,下游復蘇對其需求量更大,其在關鍵產品領域的核心技術優勢又構成了產業門檻,那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形成一輪估值提升的。

3、風險:關鍵還是再與商業模式能激發出多大的市場和增量。從2017年的報告看,持續的放量並不明顯,可能和市場拓展初期有關,也可能跟下游復蘇進程慢有關,也可能是目前公司資源支持力度達不到,主要是金融環節沒打通,這個需要持續跟蹤。

總體判斷:從產業模式和競爭力分析,以及考察當前利潤和營收情況,基本可以判斷已過週期拐點,預計有較大的週期復蘇機會。

聲明:本人沒有持有陝鼓動力,未來半年可能會買,看市場情況~屁股決定腦袋,本文用於交流和記錄,很多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作者:密碼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