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奇虎360“回家”A股該如何接納

兜兜轉轉一年後, 曾經做好籌畫首次公開募股(IPO)和尋求借殼兩手準備的奇虎360終於醞釀出了“回家”的計畫。 可喜的是, 證監會對奇虎360回歸A股回應積極, 並表示支持境外市場上市的優質中資企業參與境內市場並購重組。 在如今A股估值更具優勢的背景下, 奇虎360的回歸或再掀中概股回歸小高潮。

2015年, 在海外不受待見的中概股掀起返鄉潮, 紛紛私有化回歸A股“淘金”, 這其中就包括了奇虎360。 當年6月, 奇虎360宣佈啟動私有化戰略, 並於一年後完成私有化交易, 從紐交所摘牌。 由於退市時估值高達93億美元, 加之其在國內的較大影響力,

體量巨大的奇虎360, 在借殼與IPO之間將以何種姿態回歸A股, 一直是資本市場高度關注的話題。 但無論是上市後曾拉出29個漲停板的暴風集團, 還是巨人網路、分眾傳媒, 已經回歸的中概股出現了股價飛漲、業績增長有限甚至下滑的情況, 而監管的“持續研究”讓這股回歸熱情冷卻了下來, 奇虎360回歸計畫有所放緩。

而今, 奇虎360嘗試借殼江南嘉捷上市, 證監會對此回應, 不僅表達了將重點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戰略發展方向、掌握核心技術、具有一定規模的優質境外上市中資企業參與A股公司並購重組的監管態度, 還指出要對其中的重組上市交易進一步嚴格要求, 繼續高度關注並嚴厲打擊並購重組中涉嫌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

顯然, 監管層歡迎那些為了尋找更好發展機會、能夠優化市場行業結構、有利於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中概股“回家”, 而不支持那些僅僅以套利為目的、或是為了逃避監管而回歸的中概股。 其中, 加強對借殼的審核、打擊違法違規的表態是監管最強有力的震懾, 給那些試圖借中概股回歸之名“撈一筆”的不法之徒敲響了警鐘。

這也就意味著, 要順利回歸A股, 奇虎360還需闖不少關。 此次交易涉及較多的利益主體, 上市成本高昂, 交易所已經下發了問詢函。 同時, 奇虎360頭頂中概股的光環, 還被市場質疑涉及內幕交易, 在借殼上市從嚴審核的背景下要通過證監會重組委審核勢必要費一番周折。 此前,

穩健醫療等多隻回歸中概股在A股IPO環節被否決, 也給借殼能否成功增加了變數。 不過, 無論本次交易成或者敗, 都帶有很強的信號意義, 為中概股回歸指明方向。

企業有自主選擇上市地的權利。 也正因為此, 在我國宏觀經濟穩中向好勢頭不斷鞏固和金融市場環境持續改善, A股市場環境不斷優化和有效性顯著提高, 吸引力增強, 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深化的背景下, 在境外上市的中資企業紛紛選擇“回家”, IPO的排隊佇列才會始終“爆滿”。 環境變了, 制度安排也需適時完善, 不妨在現有制度框架下出臺更具體化的政策細則, 引導想要回來、符合條件, 並有益於A股市場結構優化的中概股按節奏、有規律地“回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