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除了掃墓、踏青,關於清明節的這些知識你都知道麼?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又是一年清明, 關於清明節的這些小知識, 你都知道麼?

清 明

根據《中國天文年曆》顯示, 北京時間4月4日22時17分將迎來今年的“清明”節氣。

在二十四節氣裡, 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也是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2006年5月20日, 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九張圖帶你看古今清明民俗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節前後, 很多人都會去給逝去的先人、親友掃墓。 那麼, 為什麼要在清明節掃墓呢?

寒食墓祭——寒食節的故事

清明掃墓, 與如今已鮮為人知的寒食節有關。 我國古代在清明節前還有一個與清明相連的重要節日——寒食節。 寒食在冬至後105日, 寒食共有3天, 過後就是清明。

談到寒食節, 就要說到一個歷史人物——介子推。

據歷史記載, 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 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 生活艱苦, 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 後來, 重耳回到晉國, 做了國君(即晉文公, 春秋五霸之一), 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 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 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綿山地處汾河之陰, 距今山西介休市區約20公里), 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 只好放火燒山, 他想, 介子推孝順母親, 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 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 為了紀念介子推, 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 禁止生火, 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 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民俗學家認為, “寒食墓祭”大約在南北朝時形成習俗。

據《舊唐書·玄宗紀》記載:“寒食節上墓拜掃禮經無文, 但近代相沿, 積久成俗, 士庶之家, 每逢寒食節無不祭掃。 ”鑒於此俗已久, 唐玄宗就於開元二十年下詔:“士庶之家, 宜許上墓, 編入五禮, 永為常式。 ”寒食墓祭於是作為國家禮俗確定下來。

清明節與寒食節

清明節和寒食節在許多古詩詞和現代說法中經常相提並論, 然而兩者的區別和聯繫卻讓很多人覺得雲遮霧繞。

民俗學家認為, 清明節與寒食節由風馬牛不相及到相互融合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 其演變的文化基礎是中華民族對傳承年節的追求穩定的習慣心理。

民俗學者認為, 清明節與寒食節的關係演變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是毫無關聯階段。 隋唐之前, “清明節”僅僅是指區分季節交替和農事運作的二十四節令之一,

寒食節的主要項目是家家禁煙吃冷食, 而且時間是在寒冷的隆冬季節。

二是相互交融階段。 隋唐五代時期, 寒食節的時間確定在冬至後的“一百五”日之時, 僅先於清明節一兩日, 而且增加了“寒食上墓、漸已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的內容。

遼宋金元時期, 寒食節主要活動項目由禁煙吃冷食、掃墓逐漸向踏青等娛樂活動轉化, 這時的寒食節活動有時被稱作“寒食”, 有時則稱“清明”, 寒食節與清明節處在“你中有我”“相互混用”的時期。

第三, 清明節逐漸取代寒食節的階段。 隨著時間的推移, 由於寒食節中主要項目-禁煙冷食, 逐漸被淡化, 寒食節逐漸開始被清明節取代。 到清代,

寒食節流行的一些項目已不再普及, 而民間掃墓與官家祭壇及皇家祭陵成為節日的活動主項目。 這一時期, “寒食”名稱儘管在一些文獻、方志和文人作品中還不時出現, 但“清明”稱謂成為主流說法。

都說“四五清明”, 為何今年清明是4月4日?

“不是‘四五清明’嗎, 怎麼去年和今年的日曆上都寫的是4日?”隨著清明節的即將到來, 不少人有這種疑問。 天文專家表示, 清明“屬”陽曆, 一般在4月4日到6日之間變動, 並不固定在某一天, 但以5日最常見。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表示, 節氣時刻的順延, 有時會使得某節氣的時刻越過午夜至隔日;多了一天的閏年也會使得節氣時間發生改變。 當然, 不管如何變動, 節氣的日期差異只會在3天內。

小編發現,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今,清明在4日的有14年,其餘均在4月5日。值得注意的是,本世紀沒有清明節落在4月6日的時候。

小編發現,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今,清明在4日的有14年,其餘均在4月5日。值得注意的是,本世紀沒有清明節落在4月6日的時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