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特斯拉虧慘了,被迫推遲上海建廠計畫,挑戰者笑了

金融之家11月6日訊, 曾經風光無限的特斯拉正在走下神壇。

在發佈了第三季度財報之後, 特斯拉迎來上市後最大虧損, 這令剛剛才爆出的特斯拉中國建廠計畫“瞬間”被推到了三年後。

而到時候特斯拉能否被政府批准當地建廠還很難說。

《華爾街日報》10月下旬報導, 特斯拉將在上海設立一家全資工廠, 但當時本地政府官員否認了這一消息。 隨後, 商務部證實特斯拉正與上海市政府溝通, 全球電動汽車界的領導者特斯拉預計將在上海自由貿易區建廠, 雙方均承認正在洽談。

然而, 僅僅一周之後, 特斯拉領導者埃隆•馬斯克便表示, 該公司距離在中國製造汽車還有三年的時間, 並將這一計畫推到了2020年。 “鋼鐵俠”馬斯克的這一言論淡化了外界特斯拉對即將與上海政府達成協議建立當地工廠的猜測。

有業內人士表示, 特斯拉推遲中國建廠的原因是現金流壓力巨大。

上市後史上最大虧損

11月2日, 特斯拉公佈了第三季度財報報。 財報顯示, 特斯拉第三季度總營收為29.85億美元, 同比增長29.9%, 但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6.19億美元, 與去年2188萬美元的淨利潤相比, 由盈轉虧。

此外, 且經調整後的每股虧損為2.92美元,

季度虧損6.194億美元。 創造了特斯拉上市之後的最大虧損。

值得一提的是, 特斯拉本季度資本支出多達11億美元, 且大部分都用在了增加Model 3和超級電池工廠的產能上。

馬斯克早些時候宣佈, 到今年12月份, Model 3的產量可能將達到2萬輛。 但目前Model 3的產能遠遠沒有達到預期, 原定12月份的產能目標也被推遲到了明年第一季度。

馬斯克上周告訴分析師, 特斯拉希望在中國製造Model 3和即將上市的Model Y。 馬斯克表示, 一家中國工廠每年或將生產“幾十萬輛”特斯拉汽車, 甚至更多。

然而, 目前Model 3量產時間的不確定以及中國建廠時間的延後, 令這家公司扭虧為盈的時間變得更加不具有確定性。 這嚴重打擊了投資者信心。 第三季度財報發佈之後, 特斯拉股價開盤一度跌超5%。

挑戰者贏得喘息機會

隨著特斯拉擱置中國建廠計畫, 國內競爭們將迎來三年的追趕期。

有分析師認為, 推遲上海建廠給其他玩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令它們有足夠的時間來開發新一代的電動汽車。

在國內, 包括Nio蔚來以及由和諧汽車、騰訊、富士康三方合作的造車項目基金“和諧富騰”孵化的電動汽車初創企業Future Mobility Corp(FMC)在內的眾多汽車製造商正試圖成為特斯拉的挑戰者。

此外, 全球汽車公司富豪最近還推出了專注於新能源汽車的Polestar品牌。 富豪及其母公司吉利控股投資了50億元人民幣成立合資公司, 共同打造高性能電動車。

過去三年,政府補貼和免費汽車執照等其他激勵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電動汽車的銷售。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政府很可能會允許外國公司在中國自由貿易區建立獨資工廠。

對於特斯拉來說,在上海當地工廠能有效幫助該公司削減運輸和生產成本。鑒於中國汽車市場非常龐大,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特斯拉確實在當地生產汽車,那麼一定會取得良好的銷售業績。電動汽車每年的銷量可能會達到七十到八十萬輛。

對國內的汽車生產商來說,起價3.5萬美元的model3會成為潛在的競爭對手的目標,因為中等價格的汽車越來越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好。而其除了高性能以外,本身具備的品牌知名度和所謂的身份象徵到時候想必也會吸引一部分人掏出錢包。

隨著特斯拉上海建廠計畫的推遲,垂涎電動汽車市場增長潛力的國內汽車製造商們有充足的理由歡呼。對於懷揣著挑戰美國汽車巨頭的“壯志雄心”的國內挑戰者們來說,如果能夠好好把握這三年的視窗期,未來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挑戰特斯拉的地位也不是沒有可能。

只不過,特斯拉在2020年真能如願以償在中國建廠嗎?

免責聲明:[ 金融之家-JRZJ.COM刊發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過去三年,政府補貼和免費汽車執照等其他激勵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電動汽車的銷售。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政府很可能會允許外國公司在中國自由貿易區建立獨資工廠。

對於特斯拉來說,在上海當地工廠能有效幫助該公司削減運輸和生產成本。鑒於中國汽車市場非常龐大,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特斯拉確實在當地生產汽車,那麼一定會取得良好的銷售業績。電動汽車每年的銷量可能會達到七十到八十萬輛。

對國內的汽車生產商來說,起價3.5萬美元的model3會成為潛在的競爭對手的目標,因為中等價格的汽車越來越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好。而其除了高性能以外,本身具備的品牌知名度和所謂的身份象徵到時候想必也會吸引一部分人掏出錢包。

隨著特斯拉上海建廠計畫的推遲,垂涎電動汽車市場增長潛力的國內汽車製造商們有充足的理由歡呼。對於懷揣著挑戰美國汽車巨頭的“壯志雄心”的國內挑戰者們來說,如果能夠好好把握這三年的視窗期,未來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挑戰特斯拉的地位也不是沒有可能。

只不過,特斯拉在2020年真能如願以償在中國建廠嗎?

免責聲明:[ 金融之家-JRZJ.COM刊發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