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薦讀|我們到底要交什麼樣的朋友?

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種類型。

一種是在歡樂的時候不會想到我們, 只在痛苦無助的時候才來找我們分擔。 這樣的朋友往往也最不能分擔別人的痛苦,

只願別人都帶給他歡樂。 他把痛苦都傾瀉給別人, 自己卻很快的忘掉。

一種是他只在快樂的時候才找朋友, 卻把痛苦獨自埋藏在內心。 這樣的朋友通常能善解別人的痛苦, 當我們丟掉痛苦時, 他卻接住它。

一種是不管在什麼時刻什麼心情都需要別人共用, 認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獨悲哀不如眾悲哀, 戀愛時急著向全世界的朋友宣告, 失戀的時候也要立即告諸親友。 他永遠有同行者, 但他也很好奇好事, 總希望朋友像他一樣, 把一切最私密的事對他傾訴。

還有一種朋友, 他不會特別與人親近, 他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 獨自快樂、獨自清醒。 他胸懷廣大、思慮細膩, 口示優越, 帶著一些無法測知的神秘,

他們做朋友最大的益處是善於聆聽, 像大海一樣可以容受別人歡樂或苦痛的瀉注, 但自己不動不搖, 由於他知道解決問題的關鍵, 因此對別人的快樂鼓勵, 對苦痛促出援手。

用水來做比喻。

第一種是河流型, 他們把一切自己製造的垃圾都流向大海;

第二種是池塘型, 他們善於收藏別人和自己的苦痛;

第三種是波浪型, 他們總是一波一波找上岸來, 永遠沒有靜止的時候;

第四種是大海型, 他們接納百川, 但不失自我。

當然, 把朋友做這樣的劃分清不是絕對的, 因為朋友有千百種面目, 這只是大致的類型罷了。

我們到底要交什麼樣的朋友?或者說。 我們希望自己變成什麼樣的朋友?

卡萊爾·紀伯倫在《友誼》裡有這樣的兩段對話:

“你的朋友是來回應你的需要的, 他是你的田園, 你以愛心播種, 以感恩的心收成, 他是你的餐桌和壁燈, 因為你饑餓時去找他, 又為求安寧尋他。 ”

“把你最好的給你的朋友, 如果他一定要知道你的低谷, 也讓他知道你的高潮吧!如果只是為了消磨時間才找你的朋友,

又有什麼意思呢?找他共用生命吧!因為他滿足你的需要, 而不是填滿你的空虛, 讓友誼的甜蜜中有歡笑和分享吧!因為心靈在瑣事的露珠中, 找到了它的清晨而變得清爽”。

在農業社會時代, 友誼是單純的, 因為其中比較少有利害關係;在少年時代, 友誼也是純粹的, 因為多的是心靈與精神的聯繫, 很少有欲望的糾葛。

工業社會的中年人, 友誼常成為複雜的糾纏, 朋友一詞也浮濫了, 我們很難和一個人在海岸散步, 互相傾聽心靈;難得和一個人在茶屋裡, 談一些純粹的事物了。

朋友成為群體一般, 要在啤酒屋裡大杯灌酒;在飯店裡大口吃肉一起吆喝;甚至在卡拉OK這種黑暗的地方, 尋唱著浮濫的心聲。

從前, 我們在有友誼的地方得到心的明淨、得到撫慰與關懷、得到智慧與安寧。

現在有許多時候, 朋友反而使我們混濁、冷漠、失落、愚癡, 與不安。 現代人都成為“河流型”、“池塘型”、“波浪型”的格局, 要找有大海胸襟的人就很少了。

在現代社會, 獨樂與獨醒就變得十分很重要, 所謂“獨樂”是一個人獨處時也能歡喜,有心靈與生命的充實,就是一下午靜靜地坐著,也能安然;

所謂“獨醒”是不為眾樂所迷惑,眾人都認為應該過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適合我們,那麼,何不獨自醒著呢?

只有我們能獨樂獨醒,我們才能成為大海型的人,在河流沖來的時候、在池塘滿水的時候、在波浪推過的時候,我們都能包容,並且不損及自身的清淨。

紀伯倫如是說:

“你和朋友分手時,不要悲傷,因為你最愛的那些美質,他離開你時,你會覺得更明顯,就好像爬山的人在平地上遙望高山,那山顯得更清晰。”

所謂“獨樂”是一個人獨處時也能歡喜,有心靈與生命的充實,就是一下午靜靜地坐著,也能安然;

所謂“獨醒”是不為眾樂所迷惑,眾人都認為應該過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適合我們,那麼,何不獨自醒著呢?

只有我們能獨樂獨醒,我們才能成為大海型的人,在河流沖來的時候、在池塘滿水的時候、在波浪推過的時候,我們都能包容,並且不損及自身的清淨。

紀伯倫如是說:

“你和朋友分手時,不要悲傷,因為你最愛的那些美質,他離開你時,你會覺得更明顯,就好像爬山的人在平地上遙望高山,那山顯得更清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