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恒利達趙永發:三類股東仍然無解,“解包還原”業務悄然催熱!

本期嘉賓

趙永發

新恒利達資本合夥人

趙永發, 華西醫科大學學士,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 歷任醫學外事翻譯、實業集團董秘、證券公司投資銀行高級經理、港股AB股二級市場基金經理。 熟悉境內外IPO、OTCBB、債券發行資信評級市場, 在港股AB股二級市場博弈有成功案例。

善於從法律和財務合規性等方向判斷投資專案IPO上市前景、步驟、上市地選擇、債券融資可行性、存續能力, 以及項目公司在不同資本市場IPO上市後的估值。 曾於2001年註冊證券投資諮詢、證券代理發行和證券經紀資格證書。

背景內容

截止發稿,

目前排隊IPO的523家企業中, 來自新三板的公司占到了近3成, 達到了150多家, 當前市場對“三類股東”問題仍然無解, 監管層也未出臺明確指導意見, 面對新興的商業機會, 一種幫助企業進行三類股東“解包還原”的業務油然而生。

所謂的三類股東“解包還原”業務其實並不複雜,

主要是通過過橋資金的方式, 將三類股東轉化成有限合夥形式, 將三類資產計畫打開, 再重新包裝成符合要求的樣子入股。 過去, 資管計畫、契約基金投資於擬掛牌公司和掛牌公司的合規性, 是被股轉系統官方所承認過的, 但是由於新三板市場低迷, 資管機構難以退出, 因此也催熱了含有的資管類股東提供“解包還原”業務。

路演君瞭解到, 新三板市場上已經有機構開始涉足三類股東的“解包還原”業務, 但是由於監管部門還沒具體指導意見, 如何“解包”才能滿足IPO的要求, 不少市場人士也僅僅處於觀望狀態。

當前IPO審核“三類股東”問題越來越細, 主營業務為化學發光免疫分析領域掛牌公司新產業(830838)10月31日獲證監會預披露更新, 而之前新產業就曾被問及股東中的兩家資產管理計畫——由員工持股的颶風 1 號定向資管計畫和安信乾盛-招商銀行-朱雀資管計畫, 這也是首次有新三板企業被證監會在IPO回饋檔中詳細提問涉及“三類股東”問題的資管計畫和信託計畫。

隨著當前“三類股東”問題發展愈加複雜, 未來解決方法又該何去何從呢?新恒利達資本合夥人趙永發接受路演君採訪時提到, 新三板制度套利模式已經不存在了, 新三板掛牌公司與A股上市公司估值差異已經沒有想像中那麼大了, 因此過去經常提及的Pre-IPO在某種程度上是個偽命題。

其次, 當前新三板IPO現狀發展至今, 最大問題在於如果公司在市場中無法盈利, 就會造成企業IPO成功, 但是沒賺到錢甚至虧錢的尷尬局面。 此外, 不少新三板企業的財務資料存在“水分”, 甚至在部分IPO排隊企業中也存在資料虛高的情況。

趙永發表示, 對於“三類股東”問題, 證監會目前還沒有出臺明確的說法。 新三板企業在解決“三類股東”問題也花費了一定的成本。 然而在市場人士看來, “三類股東”雖然是大問題, 但並非是最關鍵的問題, 更重要還是在於看企業是否具有良好的成長性。

三類股東的解決方向是怎樣的?趙永發認為, 新三板市場雖然還存在大量資管計畫、信託計畫等, 但實際上所占比例並不大。 未來出於加強市場監管的角度考慮,管理層應朝著有利於新三板發展的方向制定相關政策。

路演君認為,資管、私募業務的興起,具有發起設立、運作靈活度、稅負成本等方面的優勢,因此過去也催生了一陣“資管熱”。然而對新三板市場而言,三類股東不僅影響企業的融資狀況,更會壓低三板整體估值,監管層仍需及早引起重視!

未來出於加強市場監管的角度考慮,管理層應朝著有利於新三板發展的方向制定相關政策。

路演君認為,資管、私募業務的興起,具有發起設立、運作靈活度、稅負成本等方面的優勢,因此過去也催生了一陣“資管熱”。然而對新三板市場而言,三類股東不僅影響企業的融資狀況,更會壓低三板整體估值,監管層仍需及早引起重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