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從輝煌到沒落——聚美優品未來在哪裡?

2012年, 一則充滿情懷, 自帶明星效應的廣告讓“陳歐體”火了, 也讓陳歐本人成了80後創業者的標杆, 聚美優品也走到了台前。

2014年5月16日,

聚美優品登陸美國紐交所, 股價最高時達39.45美元, 總市值近60億美元。 當時29歲的陳歐, 成為紐交所220餘年歷史上最年輕的上市公司CEO, 聚美優品成了股民追捧的對象。

首先是“假貨風波”

眾所周知, 聚美優品的前身是團美網, 它之所以能從當年的“千團大戰”中脫穎而出, 靠的就是抓住消費者的痛點, 以正品、限時低價為定位贏得用戶對品質的信任。

但是就在距離聚美優品上市不到兩個月時間的2014年7月, 一個叫禕鵬恒業的供應商在網上被網友曝出通過偽造品牌授權書和報關單等, 在各大電商平臺大肆銷售假貨, 而聚美優品躺槍名列其中。

風波襲來, 雖然聚美優品及時進行了危機公關, 公開向消費者道歉, 並且無條件退貨, 然而還是無法阻止聚美優品名譽的受損和股價暴跌的命運,

此後仍不斷有爆料稱聚美優品真假貨摻著賣。

自此以後, 聚美優品就徹底陷入了假貨風波之中無法自拔, 上市不到一年時間, 聚美優品市值就暴跌了60%。

市場競爭加劇

2015年進口零售電商市場迎來爆發性增長, 同比2014年增長111.9%, 同時期的網易考拉、小紅書、海密、楊碼頭等電商平臺的跨境業務全面步入正軌, 要與這些競爭對手爭奪巨頭分割後餘下的跨境進口市場, 聚美並未表現出足夠的競爭力。

同時電商平臺的寡頭效應日漸顯現, 垂直電商遇到了很大的“天花板”。 2012年的時候, 京東、天貓所占整個B2C市場的份額是60%左右, 而現在二者加起來已經超過了90%, 整個B2C電商正在向兩大巨頭的方向發展, 而其他電商都在艱難尋找自己的路。

公司戰略混亂

2016年1月聚美優品年會上, 陳歐宣佈將進軍影視文化產業, 三年內打造成“中國影響力最大的顏值經濟公司”, 並以籌拍電視劇《溫暖的弦》作為開山之作。 然而這部總預算預計達到人民幣2.4億元的電視劇,

直到今年八月份才開機。

這邊還沒搞出名堂, 另一邊陳歐又有了新想法。 他要進軍智慧家居領域, 做空氣淨化器, 還要打造自主研發的品牌“Reemake睿質”。 今年3月, 聚美優品又宣佈以3億元現金, 投資主營業務為共用充電寶的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 持有後者60%股份, 陳歐將擔任街電科技董事長。

對陳歐來說, 共用充電寶可以成為他抓住的另一根稻草——為聚美優品導入線上流量。 他投資的街電以商場、酒吧、KTV、電影院、美容院等年輕人密集場所為目標, 意在讓年輕群體成為用戶, 最終通過行銷手段讓這些用戶與聚美優品平臺產生互動。

但是現在看來, 陳歐這一系列的動作收效甚微。 眼下的當務之急還是把該做的事情做好,

聚美優品是一家電商企業, 企業的核心在商務的本質, 產業上下游的運營與控制。 陳歐應該做的事想辦法用更可靠的產品和價格讓聚美優品重新回到大眾的視線, 而不是把重心放在各種行銷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