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宋志平:企業家是發展創新型經濟的中堅

9月25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簡稱《意見》)正式公佈。 這是國家首次專門就企業家發佈的政策, 為弘揚企業家精神、充分發揮企業家作用指明了方向, 開闢了廣闊空間, 引起社會各界熱烈反響。 落實檔精神, 首先要面對誰是企業家?何謂企業家精神?發展企業家創新型經濟意義何在?回答好這些問題對中國完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實現持續發展和繼續引領全球經濟十分重要。

誰是企業家

企業裡那些創新並創造價值的領導者就是企業家。

企業家與企業規模、所有制形式無關, 富於創新意識、為社會創造價值的企業領導者就是企業家。 企業家願意投入新事業, 敢於為此承擔風險。 他不是單純改變生產要素, 而是同時改變生產要素之間的關係, 為社會帶來新價值, 帶來創造性的改變, 是經濟長期增長的動力。

我們對企業家的認識是逐步加深的。  “企業家”這個詞是舶來品, 法國人最早把流通過程中使貨物增值的商人稱為企業家, 後來英國人又將其提升為使資源創造價值的企業主。 經濟學家馬歇爾注意到企業家和組織作為生產要素的作用。 經濟學家熊彼特進一步提出創新是經濟發展的源動力, 企業家是創新的組織者。 管理學家德魯克認為,

企業家就是具有創新精神的人。 我國改革開放後, 企業家的概念也隨之引入, 但應該看到社會上對企業家概念上的誤解還很多, 比如將民營企業家等同于資本家, 將國有企業家簡單等同于國家公務員, 將企業家視同一般企業管理者等。 這些片面的認識與新時期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趨勢很不適應。 我們應該認識到, 在經濟學的意義上, 企業家是稀缺要素, 是企業的領導者, 是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因數。 企業家通過創新活動優化資源配置, 改變生產函數, 塑造市場, 承擔風險, 顛覆競爭模式, 為社會創造新價值。 經濟學意義上的企業家是以其獨特的創新行為和社會貢獻來定義的。 今天企業家不限於新企業的發起者,
大家也常談到企業家政府、社會企業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賦予“企業家”新內涵。 企業家群體是歷史的產物。 西方現代企業家群體是在工業革命與殖民活動中為追逐利潤和尋找宗教樂土而誕生的, 從家族企業到公眾公司, 企業家角色也在不斷變化。 中國第一代企業家是在清末洋務運動中成長起來的。 今天我們的企業家依然懷抱著實業強國的夢想, 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經為其注入了新內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這使得中國的企業家在資源組織、風險承擔和創新活動方面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面貌。 經過30年改革發展, 中國的企業家隊伍主要包括三個來源,

一是進入市場的國有企業有創新意識的領導者, 二是由國有企業轉制而成的混合所有制或民營企業領導人, 三是由民營企業成長培育的企業家, 以及在以上三種企業中的優秀的職業經理人。 這些企業家正在引領著全球科技創新和企業變革的新浪潮。 總書記2014年11月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激發市場蘊藏的活力, 市場活力來自於人, 特別是來自于企業家, 來自于企業家精神。 ”對企業家作用和企業家精神給予充分肯定。 《意見》開篇便明確企業家的地位和作用, 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企業家為積累社會財富、創造就業崗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強綜合國力作出了重大貢獻。 承認企業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活力的源泉,
為尊重企業家, 愛護企業家, 承認企業家提供了政策依據。

國有企業家是我國企業家群體的重要成分。 《意見》明確提出“國有企業家”的概念, 意義重大。 長期以來, 圍繞國有企業有無企業家見仁見智, 但今天終於形成共識, 承認國有企業家的貢獻。 企業家是創新並創造價值的人, 並不存在所有制限制, 德魯克認為, 無論公營部門工作人員還是私營企業主只要有創新精神都是企業家。 改革開放進程中, 國有企業湧現出一大批銳意進取、改革創新的企業家。 國有企業家們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 突破資本、市場、技術、人才等重重困難, 積極投入市場化改革, 創造了享譽全球的中國製造。 2017年財富公佈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國115家入榜企業中有48家中央企業、18家地方國有企業,包括中國建材集團在內的國有企業排名大幅提升。國有企業家是國家財富的重要源泉,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在國有企業家帶領下國有企業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納稅、改革創新、就業和社會保障、貫徹國家政策等方面有巨大貢獻。中國建材集團2016年社會貢獻值達600億元。《意見》數次提及國有企業家,給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吃了一顆定心丸。這是國有企業市場主體身份的再確認,更是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信號。這意味著對國有企業家團隊實施市場化管理、市場化的激勵和業績標準、市場化的流動機制等改革有了依據。也意味著國有企業家要加倍努力,創造更大價值,更好地承擔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努力成為企業家中的模範。

何謂企業家精神

企業家精神是企業家在創新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價值取向和思想境界,反映企業獨特的歷史文化、市場環境與個體偏好。《意見》提出“三個弘揚”,列舉了愛國敬業、遵紀守法、艱苦奮鬥,創新發展、專注品質、追求卓越,履行責任、敢於擔當、服務社會等精神,展現了現代企業家精神的豐富內涵。我認為當代中國企業家精神有三大內核:創新、堅守和愛党愛國。

創新精神是企業家的靈魂。企業家要勇於創新,用創新思維點亮企業。熊彼特認為企業家精神就是創新和冒險的精神。而德魯克認為,企業家最大的特點是創新和把握機遇,冒險不應是企業家的選項。這個觀點我很贊同。過去供給不足,機會成本不高,敢吃螃蟹的冒險者有可能成為企業家。而現在,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企業家應認真思考、評估和把控風險,識別並有效利用各種機會提升經濟效率,以創新的思想和方法推動企業發展。中國建材集團身處競爭性行業,提出傳統建材轉型升級、加快三新產業發展和積極探索新業態三條發展曲線,大力培育發展的光電玻璃、玻璃纖維、碳纖維、高分子膜材料、石墨基碳材料、人工晶體和特種工業陶瓷等十大高科技新材料,技術上世界領先,有些業務規模已是全球第一。中國建材集團還不斷加快市場化改革步伐,在國資委指導下成功開展了許多制度創新,成為中國規範治理和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積極探索者。

堅守精神讓企業排除萬難。做企業需要工匠精神,需要癡迷者,需要不怕風險失敗、持之以恆的堅守。做企業是個苦差事,非一朝一夕之功,企業家應視之為終身事業。要想深入瞭解一個企業以及企業的業務、產品、技術等,沒有10年不行;要想做到徹底掌握,運用自如,需要20年;要做到極致,成為世界一流,需要30年。彎道超車,如果沒有超強的毅力和耐力,耐不住寂寞,同樣不能成功。德國工業靠眾多“隱形冠軍”企業稱雄於世,這些“隱形冠軍”創業至今平均已有60年以上;日本的三得利公司靠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做出全球品牌第一的威士卡;中國建材集團的紙面石膏板和玻璃纖維也是靠40年的堅守才發展成為品質和規模全球領先、世界一流的業務。這些都是靠堅守精神。

愛党愛國為企業指引方向。企業家是國家的戰略資源,要自覺成為黨在經濟領域的排頭兵。《意見》提出要培養一批具有全球戰略眼光、市場開拓精神、管理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優秀企業家;要建好一支對党忠誠、勇於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國有企業家隊伍,承擔起黨交付的歷史重托,發揮示範帶領作用;黨員企業家都要發揮先鋒帶頭作用,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把愛黨、憂黨、興黨、護黨落實到經營管理各項工作中去,立足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一支忠誠可靠、能力突出、素質過硬、知識互補、結構合理的優秀企業家團隊,沒有十年半載很難組織起來,要倍加愛護,充分信任,著力培養。中國建材集團是通過聯合重組快速發展起來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不同來源的企業家能夠攜手共進,主要是靠加強党的建設和領導,靠建設世界一流強企的共同信念,靠包容和諧的企業文化,靠催人奮進的企業氛圍。

市場根植於社會,企業需要回饋國家。因此企業家應當有家國情懷,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境界,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自覺追求,為社會大眾創造更多財富,努力增進全社會幸福感。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的責任感是對企業家精神最大的昇華。近代以來中國企業的發展歷程,就是一個不斷發掘、培育和弘揚企業家精神的歷程。從清末的洋務運動到新時期中國企業走向全球,中國企業家圍繞實業報國、振興中華這個核心虛心學習,刻苦實踐,不懈奮鬥,創造了一大批優秀企業,也逐漸形成了中國特色的企業家精神。今天柳傳志、任正非、馬雲、魯冠球等優秀企業家正在將這個火種傳下去。完善、傳承、弘揚愛党愛國和創新堅守的企業家精神,對於蕩滌社會上的浮躁功利之氣,促進中國經濟社會穩定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發展企業家創新型經濟

發展創新型經濟是世界大勢,中國企業家大有可為。總書記提出,“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開闢增長源泉。” 一方面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要完成我國經濟社會結構調整的艱巨任務,需要浩浩蕩蕩的創業大軍和企業家隊伍。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快速趕超,一大批中國企業已經在引領全球,創新之外別無他途。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建設創新型經濟,才能讓中國經濟獲得持久動力。

企業家始終是發展創新型經濟的中堅力量。熊彼特從探尋經濟長週期波動的原因來認識創新活動和企業家作用。通過重新組織生產要素,企業家不僅僅帶來增長,而且帶來創造性毀滅,顛覆舊的業態和發展模式,實現產業和經濟的質變。活躍的企業家階層為社會創造出巨大的財富,促進了新的社會分工,造就出龐大的中產階層,成為國家穩定繁榮的壓艙石。企業家還為社會創造新的業態和工作崗位,源源不斷為政府提供稅收,成為建設福利社會的基礎。在卓越企業家的領導下,強大的企業已經成為現代國家財富和實力的主要存在形態。今天的中國企業家正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率領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在迎接新的挑戰過程中,中國的企業家日益感受到全世界的期待和自己肩負的責任。

我們要為企業家的創新活動營造良好的環境。企業家創新型經濟需要營造國家引導、政策扶持的生態體系。優化行業產業組織、改革國家和社會投融資體制、建設行業自治協調組織、集聚有利創新的平臺和要素、完善中小企業和創新專案促進機制等,共同構成了企業家創新的制度環境。此外,一個積極參與、包容支持創新活動的社會氛圍也很重要。《意見》提出“三個營造”和“三個加強”,即營造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營造促進企業家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營造尊重和激勵企業家幹事創業的社會氛圍,加強党的領導、加強對企業家優質高效務實服務和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這些為創新型經濟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當前中國要發展的以企業家為動力的創新型經濟,應該有以下一些特點。其一,弘揚企業家精神。創新創業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氛圍。全社會認識企業家及其重要作用,企業家受到社會的普遍尊重,以創新、堅守和愛党愛國的精神,引領社會風氣,塑造剛健進取的國家精神。其二,積極的企業家政策,吸引培養造就龐大的企業家隊伍,佔領全球企業家人才高地。我國企業家隊伍既有國有企業家又有民營企業家,既有大中企業家也有小微企業家,既有新經濟弄潮的企業家也有實體經濟堅守的企業家,這個企業家群體既頂天立地,又鋪天蓋地。這支企業家隊伍是國家強盛之所在、國民經濟基礎之所在。企業家強則經濟強,企業家強則國家強。其三,保護企業家權益。依法依規,保障企業家產權、創新權益、經營權,使企業家安身、安心、安業。激發各類生產要素投入創新活動,既能保障社會公平和福利,又堅持效率優先的原則,保障經濟社會具有持續活力。其四,以創新引領發展。發揮企業家作用,逐漸形成以創新為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美國以企業家創新經濟代替管理型經濟,克服“康得拉季耶夫”長週期衰退等難關,對我們是很大啟示。我們要以創新為動力,帶動廣泛就業,解決行業結構調整、過剩產能退出等問題,平穩跨越經濟轉型的陣痛。其五,創造強大的國家創新體系,積極開展創新合作。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企業家作用,做好企業家服務,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企業家隊伍,為中國企業家創新型經濟搭建更廣闊的世界舞臺。

中國企業家創新型經濟正在形成,時代呼喚企業家精神。讓我們以創新、堅守、愛党愛國的精神,積極投身祖國改革發展大業中,為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不懈努力!

2017年財富公佈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國115家入榜企業中有48家中央企業、18家地方國有企業,包括中國建材集團在內的國有企業排名大幅提升。國有企業家是國家財富的重要源泉,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在國有企業家帶領下國有企業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納稅、改革創新、就業和社會保障、貫徹國家政策等方面有巨大貢獻。中國建材集團2016年社會貢獻值達600億元。《意見》數次提及國有企業家,給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吃了一顆定心丸。這是國有企業市場主體身份的再確認,更是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信號。這意味著對國有企業家團隊實施市場化管理、市場化的激勵和業績標準、市場化的流動機制等改革有了依據。也意味著國有企業家要加倍努力,創造更大價值,更好地承擔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努力成為企業家中的模範。

何謂企業家精神

企業家精神是企業家在創新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價值取向和思想境界,反映企業獨特的歷史文化、市場環境與個體偏好。《意見》提出“三個弘揚”,列舉了愛國敬業、遵紀守法、艱苦奮鬥,創新發展、專注品質、追求卓越,履行責任、敢於擔當、服務社會等精神,展現了現代企業家精神的豐富內涵。我認為當代中國企業家精神有三大內核:創新、堅守和愛党愛國。

創新精神是企業家的靈魂。企業家要勇於創新,用創新思維點亮企業。熊彼特認為企業家精神就是創新和冒險的精神。而德魯克認為,企業家最大的特點是創新和把握機遇,冒險不應是企業家的選項。這個觀點我很贊同。過去供給不足,機會成本不高,敢吃螃蟹的冒險者有可能成為企業家。而現在,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企業家應認真思考、評估和把控風險,識別並有效利用各種機會提升經濟效率,以創新的思想和方法推動企業發展。中國建材集團身處競爭性行業,提出傳統建材轉型升級、加快三新產業發展和積極探索新業態三條發展曲線,大力培育發展的光電玻璃、玻璃纖維、碳纖維、高分子膜材料、石墨基碳材料、人工晶體和特種工業陶瓷等十大高科技新材料,技術上世界領先,有些業務規模已是全球第一。中國建材集團還不斷加快市場化改革步伐,在國資委指導下成功開展了許多制度創新,成為中國規範治理和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積極探索者。

堅守精神讓企業排除萬難。做企業需要工匠精神,需要癡迷者,需要不怕風險失敗、持之以恆的堅守。做企業是個苦差事,非一朝一夕之功,企業家應視之為終身事業。要想深入瞭解一個企業以及企業的業務、產品、技術等,沒有10年不行;要想做到徹底掌握,運用自如,需要20年;要做到極致,成為世界一流,需要30年。彎道超車,如果沒有超強的毅力和耐力,耐不住寂寞,同樣不能成功。德國工業靠眾多“隱形冠軍”企業稱雄於世,這些“隱形冠軍”創業至今平均已有60年以上;日本的三得利公司靠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做出全球品牌第一的威士卡;中國建材集團的紙面石膏板和玻璃纖維也是靠40年的堅守才發展成為品質和規模全球領先、世界一流的業務。這些都是靠堅守精神。

愛党愛國為企業指引方向。企業家是國家的戰略資源,要自覺成為黨在經濟領域的排頭兵。《意見》提出要培養一批具有全球戰略眼光、市場開拓精神、管理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優秀企業家;要建好一支對党忠誠、勇於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國有企業家隊伍,承擔起黨交付的歷史重托,發揮示範帶領作用;黨員企業家都要發揮先鋒帶頭作用,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把愛黨、憂黨、興黨、護黨落實到經營管理各項工作中去,立足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一支忠誠可靠、能力突出、素質過硬、知識互補、結構合理的優秀企業家團隊,沒有十年半載很難組織起來,要倍加愛護,充分信任,著力培養。中國建材集團是通過聯合重組快速發展起來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不同來源的企業家能夠攜手共進,主要是靠加強党的建設和領導,靠建設世界一流強企的共同信念,靠包容和諧的企業文化,靠催人奮進的企業氛圍。

市場根植於社會,企業需要回饋國家。因此企業家應當有家國情懷,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境界,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自覺追求,為社會大眾創造更多財富,努力增進全社會幸福感。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的責任感是對企業家精神最大的昇華。近代以來中國企業的發展歷程,就是一個不斷發掘、培育和弘揚企業家精神的歷程。從清末的洋務運動到新時期中國企業走向全球,中國企業家圍繞實業報國、振興中華這個核心虛心學習,刻苦實踐,不懈奮鬥,創造了一大批優秀企業,也逐漸形成了中國特色的企業家精神。今天柳傳志、任正非、馬雲、魯冠球等優秀企業家正在將這個火種傳下去。完善、傳承、弘揚愛党愛國和創新堅守的企業家精神,對於蕩滌社會上的浮躁功利之氣,促進中國經濟社會穩定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發展企業家創新型經濟

發展創新型經濟是世界大勢,中國企業家大有可為。總書記提出,“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開闢增長源泉。” 一方面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要完成我國經濟社會結構調整的艱巨任務,需要浩浩蕩蕩的創業大軍和企業家隊伍。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快速趕超,一大批中國企業已經在引領全球,創新之外別無他途。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建設創新型經濟,才能讓中國經濟獲得持久動力。

企業家始終是發展創新型經濟的中堅力量。熊彼特從探尋經濟長週期波動的原因來認識創新活動和企業家作用。通過重新組織生產要素,企業家不僅僅帶來增長,而且帶來創造性毀滅,顛覆舊的業態和發展模式,實現產業和經濟的質變。活躍的企業家階層為社會創造出巨大的財富,促進了新的社會分工,造就出龐大的中產階層,成為國家穩定繁榮的壓艙石。企業家還為社會創造新的業態和工作崗位,源源不斷為政府提供稅收,成為建設福利社會的基礎。在卓越企業家的領導下,強大的企業已經成為現代國家財富和實力的主要存在形態。今天的中國企業家正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率領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在迎接新的挑戰過程中,中國的企業家日益感受到全世界的期待和自己肩負的責任。

我們要為企業家的創新活動營造良好的環境。企業家創新型經濟需要營造國家引導、政策扶持的生態體系。優化行業產業組織、改革國家和社會投融資體制、建設行業自治協調組織、集聚有利創新的平臺和要素、完善中小企業和創新專案促進機制等,共同構成了企業家創新的制度環境。此外,一個積極參與、包容支持創新活動的社會氛圍也很重要。《意見》提出“三個營造”和“三個加強”,即營造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營造促進企業家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營造尊重和激勵企業家幹事創業的社會氛圍,加強党的領導、加強對企業家優質高效務實服務和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這些為創新型經濟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當前中國要發展的以企業家為動力的創新型經濟,應該有以下一些特點。其一,弘揚企業家精神。創新創業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氛圍。全社會認識企業家及其重要作用,企業家受到社會的普遍尊重,以創新、堅守和愛党愛國的精神,引領社會風氣,塑造剛健進取的國家精神。其二,積極的企業家政策,吸引培養造就龐大的企業家隊伍,佔領全球企業家人才高地。我國企業家隊伍既有國有企業家又有民營企業家,既有大中企業家也有小微企業家,既有新經濟弄潮的企業家也有實體經濟堅守的企業家,這個企業家群體既頂天立地,又鋪天蓋地。這支企業家隊伍是國家強盛之所在、國民經濟基礎之所在。企業家強則經濟強,企業家強則國家強。其三,保護企業家權益。依法依規,保障企業家產權、創新權益、經營權,使企業家安身、安心、安業。激發各類生產要素投入創新活動,既能保障社會公平和福利,又堅持效率優先的原則,保障經濟社會具有持續活力。其四,以創新引領發展。發揮企業家作用,逐漸形成以創新為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美國以企業家創新經濟代替管理型經濟,克服“康得拉季耶夫”長週期衰退等難關,對我們是很大啟示。我們要以創新為動力,帶動廣泛就業,解決行業結構調整、過剩產能退出等問題,平穩跨越經濟轉型的陣痛。其五,創造強大的國家創新體系,積極開展創新合作。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企業家作用,做好企業家服務,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企業家隊伍,為中國企業家創新型經濟搭建更廣闊的世界舞臺。

中國企業家創新型經濟正在形成,時代呼喚企業家精神。讓我們以創新、堅守、愛党愛國的精神,積極投身祖國改革發展大業中,為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不懈努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