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南京銀行與南京高科兩股東增資15億元鑫元基金亮出公募業務與子公司戰略圖

■本報記者 趙學毅

股東對基金公司進行15億元的增資, 這在近20年的基金行業前所未有, 對當事基金公司來說更是一筆“橫財”。 這等好事兒就落在了鑫元基金身上。

日前, 鑫元基金股東南京銀行、南京高科披露, 南京銀行與南京高科將向鑫元基金增資15億元, 增資主要目的是為其子公司鑫沅資產增資做準備。 而據基金業協會11月3日披露的基金子公司專戶管理資產月均規模資料, 鑫沅資產三季度專戶月均規模為2480.35億元, 排名第11。

獲得15億元增資後, 鑫元基金會否弱化公募業務?兩大股東均為上市公司, 鑫元基金子公司今後如何規避關聯交易風險?上週末,

鑫元基金向《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亮出了公募業務與其子公司的戰略圖。

股東增資15億元

意在做強子公司業務

10月28日, 南京銀行發佈公告稱, 該行為支持控股子公司鑫元基金的經營發展, 擬參與後者增資擴股, 增資12億元, 增資後該行持股比例仍為80%。 南京高科同日也發佈對外投資暨關聯交易公告稱, 為推動鑫元基金的長期穩健發展, 進一步加強公司與南京銀行的戰略合作, 促進公司“大健康、大創投”的業務轉型, 將以自有資金與南京銀行按現有持股比例同比例對鑫元基金進行現金方式增資, 增資額合計15億元, 其中, 南京銀行增資額為12億元, 公司增資額為3億元。

從南京銀行、南京高科的增資公告上, 我們無法看出股東增資的真實意圖, 但鑫元基金對此作出了解釋, “此次增資主要是出於對其資產管理公司淨資本要求的考慮, 用於鑫沅資產的增資計畫。 ”

早在去年12月份, 證監會發佈基金子公司管理相關規定, 根據新規要求, 基金子公司淨資本不得低於1億元、不得低於淨資產的40%、不得低於負債的20%, 調整後的淨資本不得低於各項風險資本之和的100%。 今年以來已有十多家基金子公司實施增資, 合計金額已達數十億元。

鑫元基金對《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表示, 此次增資對於子公司鑫沅資產非常重要, 有助於子公司目前的規模平穩過渡, 提高主動管理水準, 增加產品種類。 首先, 監管要求針對資產管理產品的資本計提,

目的就是要求管理人增強風險識別能力、風險管理能力、風險處置能力, 所以此次股東增資行為本身就是督促和約束機制;其次, 監管一直鼓勵子公司去通道, 回歸主動管理, 子公司在轉型的道路上不斷嘗試, 都發展了不同的品牌方向, 此次增資有利於資產管理公司轉型發展;此外, 有利於整個鑫元基金的資源整合和共用, 分業經營下的各類資產管理都上新臺階。

當記者問及未來是否會有進一步增資等計畫時, 鑫元基金表示, “暫時沒有新的增資計畫, 會根據業務發展情況來決定。 ”

公募業務與子公司

絕非厚此薄彼

獲得15億元增資後, 鑫元基金是否會強化子公司的專戶等相關業務,

從而弱化公募業務?面對投資者普遍關心的這一問題, 鑫元基金通過《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作出解釋:

“鑫元基金增資15億元為後續子公司鑫沅資產增資做準備, 子公司鑫沅資產之所以增資, 是因為監管政策要求擴大資本金, 以及未來要強化子公司業務。 但不是說就此弱化其母公司鑫元基金的業務, 鑫元基金仍將按照公司戰略穩步發展。 ”鑫元基金進一步對《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表示, “子公司擴大資本金、強化自身業務發展, 並不會影響母公司業務, 更談不上弱化母公司公募業務, 兩者業務同步發展、齊頭並進, 而非厚此薄彼。 ”

據基金三季報披露資料, 鑫元基金旗下19只開放式基金, 混合型、債券型、貨幣型基金分別為2只、15只、2只;總資產淨值為426.43億元,

債券型、貨幣型基金合計規模占比為97.82%;總資產淨值在可比的122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57。 另據基金業協會11月3日披露的基金子公司專戶管理資產月均規模資料, 鑫沅資產三季度專戶月均規模為2480.35億元, 排名第11, 超過易方達資產(2367.38億元)及南方資本(2212.14億元)。

鑫元基金增資股東南京銀行和南京高科均是上市公司, 當記者問及公司今後將如何避免關聯交易, 控制風險時, 鑫元基金明確表示:“增資行為本身不存在關聯交易的問題。 鑫元基金與股東南京銀行之間實行業務隔離制度, 股東並不直接參與基金財產的投資運作。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