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武漢愛樂樂團再奏馬勒,細摳手上功夫奏出韻味

小提琴演奏家克莉絲黛爾·李 資料圖

長江日報融媒體11月6日訊5年前的首屆琴台音樂節上, 武漢觀眾首次在琴台音樂廳欣賞到了作曲家馬勒的《巨人》。

11月5日晚, 武漢愛樂樂團在琴台音樂廳上演“天堂之樂”音樂會, 再度將馬勒的作品帶到琴台音樂節上和江城樂迷見面。

小提琴演奏家克莉絲黛爾·李。 愛樂樂團供圖

奧地利作曲家馬勒的交響作品, 一向以構思宏偉、規模龐大著稱,

通常都是大型交響樂團來演繹。 2012年的首屆琴台音樂節上, 武漢愛樂樂團曾經和遠道而來的波蘭尤文圖斯國家交響樂團攜手, 以120余人的龐大陣容帶來馬勒的《巨人》, 讓江城樂迷首次在現場感受馬勒的震撼。 5日晚, 武漢愛樂樂團在琴台音樂廳帶來“天堂之樂”音樂會, 再度帶來馬勒的《G大調第四交響曲》。 這部被譽為馬勒所有作品中最具民歌風格的不朽之作, 受詩集《少年的魔號》中的《天堂裝滿小提琴》 的啟示, 樂句中有著孩童般的天真、清新和樸實無華, 也有陰鬱和暗淡的部分。 昨晚的演出中, 樂團呈現了優雅而溫暖的旋律, 輕盈的鈴鐺, 詩意的歌唱, 夜曲般的寧靜, 天國的光明與輝煌, 引人入勝。 樂迷明先生感歎:“馬勒的作品錄音聽過很多遍,
但只有在現場, 才能感受到這種極致!武漢愛樂樂團堅持了很多年, 每年都能帶來不一樣的曲目, 確實不容易!”

武漢愛樂樂團藝術總監、指揮劉鵬介紹, 在此前的琴台音樂節上, 樂團先後上演了馬勒的《巨人》, 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等“大部頭”作品:“啃了幾塊‘硬骨頭’, 既磨練了樂隊的能力, 也給了樂隊自信。 現在再演繹這種作品不會再像以前那麼吃力, 可以有餘力慢慢地細摳手上的功夫, 呈現作品裡的韻味了。 ”他表示, 選擇《G大調第四交響曲》是因為這部作品是馬勒九部交響作品中編制最小的一部, 樂團不用找外援就可以完成, 但編制小並不意味著難度小:“如果把馬勒的作品比作畫作, 這部作品應該是最像中國的工筆劃,

需要細描細繪, 每一個小節每一個音都有細緻的要求, 演奏的力度、重音還有馬勒最特別的滑音都必須去呈現, 這對樂團來說是很好的學習。 我希望樂團今後不僅是能‘啃骨頭’, 還要用文化的修養, 去呈現作品的韻味和張力, 帶給武漢樂迷更好的體驗。 ”

昨晚的音樂會上, 曾經獲得2015年西貝柳斯國際小提琴比賽冠軍的小提琴演奏家克莉絲黛爾·李, 和樂團合作完成了德沃夏克的《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這首曲目同樣以高難度著稱。

【編輯:陳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