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沈從文:他的文章比幾個大師還認真有深度

沈從文:他的文章比幾個大師還認真有深度

思考沒用, 但不思又蠢

若世界真還公平, 他的文章應當說比幾個大師都還認真而有深度,

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 古人早已言之。 最可愛還是態度, “寵辱不驚”! ——沈從文

《人間草木》是從汪曾祺先生創作的大量散文中精選而成, 最早的寫於四十年代, 大部分寫於後半生, 風格從華麗歸於樸實, 技巧臻於至境。 這本散文分“人間草木”、“四方食事”、“腳底煙雲”、“聯大歲月”、“師友相冊”、“平淡人生”“文章雜事”等七輯。

看過那些用絢爛文字寫就的散文, 再看看汪曾祺的, 可能會感到實在是太平淡了, 簡直有點寡淡無味。 他在《尋常茶話》中說自己對茶實在是個外行, “因此, 寫不出關於茶的文章。 要寫, 也只是些平平常常的話。 ”用“一些平平常常的話”來概括他的文字, 我覺得頗為貼切。 “我們到巴金先生家喝工夫茶。 幾個人圍著淺黃色的老式圓桌, 看陳蘊珍(蕭珊)‘表演’濯器、熾炭、注水、淋壺、篩茶。 每人喝了三小杯。 我第一次喝工夫茶, 印象深刻。 這茶太釅了, 只能喝三小杯。 ”第一次品功夫茶, 他寫下的茶感也只有三個字——太釅了。

汪曾祺喝茶喝得很勤, “一天換三次葉子”, 他哪裡是寫不出細膩, 不過是不願為之而已。 他在《泰山很大》一文中寫道:“寫風景, 是和個人氣質有關的。 徐志摩寫泰山日出, 用了那麼多華麗鮮明的顏色, 真是‘濃得化不開’。 但我有點懷疑, 這是寫泰山日出, 還是寫徐志摩?我想周作人就不會這樣寫。 周作人大概根本不會去寫日出。

” 然而, 汪曾祺觀察事物又往往特別細緻入微, 熱愛生活的他, 絕非是一個走馬觀花的人, 不似川端康成說的“今天的小說家如同今天的歌人一樣, 一般都不怎麼認真觀察自然。 大概認真觀察的機會很少吧”, 這點印象看其文字不難得出, 所以說, 他是特別有資格寫那些一詠三歎的所謂“美文”的, 然而他下筆又是如此樸素乾淨, 是個人氣質使然?還是他心裡原是鄙夷那種作風? 有一位評論家說:汪曾祺的語言很怪, 拆開來沒有什麼, 放在一起, 就有點味道。 對此, 汪是這樣回應的:“我想誰的語言都是這樣, 每一句都是平常普通的話, 問題就在‘放在一起’, 語言的美不在每一個字, 每一句, 而在字與字之間, 句與句之間的關係。
”他大概沒讀過當下華麗的美文, 這些文字比起徐志摩的濃烈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謂字字珠璣, 然而, 這些漂亮的詞句放在一起呢?結果, 可能就有點空洞無物了。 此書不僅文字樸實平淡, 而且所寫的事物也是稀鬆平常的。 于平凡瑣碎的生活中發現美, 感知美, 這是汪曾祺所要宣導的。 他說:“我從小生活在一條街道上, 接觸的便是這些小人物。 但是我並不鄙薄他們, 我從他們身上發現一些美好的、善良的品行。 ”“我的小說寫的都是普通人, 平常事。 因為我對這些人事熟悉。 ”

散文《人間草木》寫了作者路遇一對老夫妻撿拾枸杞子,“他們撿枸杞子其實只是玩!一邊走著,一邊撿枸杞子,這比單純的散步要有意思。這是兩個童心未泯的老人,兩個老孩子!人老了,是得學會這樣的生活。看來,這二位中年時也是很會生活,會從生活中尋找樂趣的。他們為人一定很好,很厚道。他們還一定不貪權勢,甘於淡泊。” 從這段半是評論半是猜想的文字中,我們不難讀出汪的個人好惡,他討厭假大空,力求真善美,哪怕是捕捉到微不足道的快樂,哪怕是苦中作樂,亦是好的。“會從生活中尋找樂趣”,可以看成是汪的人生哲學。汪曾祺愛寫美食,不見得他自己會有多麼饞,或者是個吃貨,而是他特想於單調的生活中尋點煙火樂趣罷了。

散文《人間草木》寫了作者路遇一對老夫妻撿拾枸杞子,“他們撿枸杞子其實只是玩!一邊走著,一邊撿枸杞子,這比單純的散步要有意思。這是兩個童心未泯的老人,兩個老孩子!人老了,是得學會這樣的生活。看來,這二位中年時也是很會生活,會從生活中尋找樂趣的。他們為人一定很好,很厚道。他們還一定不貪權勢,甘於淡泊。” 從這段半是評論半是猜想的文字中,我們不難讀出汪的個人好惡,他討厭假大空,力求真善美,哪怕是捕捉到微不足道的快樂,哪怕是苦中作樂,亦是好的。“會從生活中尋找樂趣”,可以看成是汪的人生哲學。汪曾祺愛寫美食,不見得他自己會有多麼饞,或者是個吃貨,而是他特想於單調的生活中尋點煙火樂趣罷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