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張近東:智慧零售從寂寞到放量,是1到N的開始

10月31日, 蘇寧總部迎來一位大咖級人物——海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執行總裁梁海山到訪,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與梁海山進行了熱烈交流, 雙方制定了未來三年衝刺千億計畫的發展目標, 這一規模在國內家電業合作中幾乎是前所未有的。

這是梁海山今年第二次到訪蘇寧總部。 這項雙方未來三年發展目標, 正是基於雙方對線上線下融合的智慧零售發展趨勢、以資料驅動引領的零供合作路徑的一致認同。

事實上, 從張近東今年3月提出“未來零售註定是智慧的零售”以來, 智慧零售就已經在蘇寧各產業落地延伸,

完善發展。 蘇甯雲商(002024.SZ)剛剛發佈的三季報顯示, 蘇甯雲商今年前三季度取得6.72億元的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 同比增長321.23%;線上、線下銷售均向好, 前三季度營收達到1318.32億元, 同比增長26.98%。

從2016年四季度開始, 蘇甯雲商已經4個季度持續盈利, 說明其已形成了清晰的盈利模型。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 這表明蘇寧線上線下、六大產業雙維度融合的智慧零售盈利模式已經夯實, 已達到規模盈利的階段, 未來持續高速發展可期。

【智慧零售時代到來】

如果購物時跟在你身邊的不再是喋喋不休的推銷員, 而是一個話語親切、推薦精准的智慧型機器人, 不用驚慌, 不是你穿越了時空錯進了未來, 而是蘇寧幫你把未來拉進了現實而已。

11月起, 首批智慧零售機器人“旺寶”將登陸蘇寧互聯網門店, 為顧客帶來全新購物體驗。

這是由蘇甯易購與科沃斯聯合打造的智慧零售機器人, 基於優越的服務交互和資料管理能力, 它將承擔串聯蘇甯智慧零售體系的重要角色——借助人工智慧、自主運動規劃、大資料等技術,

機器人線上下實體環境中能夠識別顧客身份, 主動詢問顧客需求, 並根據顧客個性化需求及其消費資料開展相匹配的商品行銷和其它服務, 最後再同步線下資料至線上, 完成機器人購物服務和資料管理的全閉環。

未來, 智慧零售機器人將在多種場景為蘇甯用戶提供智慧導購、展廳導覽服務, 並深度參與到蘇寧“V購”體系中, 根據預約接待VIP顧客。

從某種程度來說, “旺寶”就是蘇甯的代言人。 最近幾年, 蘇寧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推動線上線下融合, 著眼未來零售探索。 智慧零售, 是蘇寧探索的結晶, 也是未來發力的方向。 “再造”蘇寧、“改造”零售, 似乎已經成了智慧零售的新使命。

9月27日, 首屆蘇港融合發展峰會在香港舉行。

在峰會發言中, 張近東向現場拋出了蘇甯未來發展的大構想。 蘇甯將協同蘇港兩地企業, 以香港為連接中樞, 實現智慧零售的國際化發展。

這不是張近東的心血來潮。 就在今年7月的中美企業家峰會上, 沃爾瑪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董明倫還曾表態沃爾瑪要做美國的蘇寧。 但張近東認為沃爾瑪太重, 亞馬遜太輕。 “蘇寧探索的是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這是前無古人的路, 是新技術驅動的路, 我們要做智慧零售的行業引領者, 我們要做實體和虛擬的精巧嫁接者。 蘇甯未來的路, 不光在國內, 也會遠赴重洋, 給中國民族品牌趟一條路——讓中國品牌真正走出去。 ”

“企業大了是社會的, 一個企業真正的價值,

不在於自身擁有多少, 而在於它能為別人和社會創造多少價值。 ”這是張近東的大局觀。

【從反面教材到“智慧零售引領者”】

從無到有的探索, 從來都不是易事。

線上上線下融合的問題上, 張近東並非是有先見之明的。 只是, 基於對零售業屬性的分析、互聯網本質的認知, 他堅信場景不會消失, 互聯網不是取代一切的萬能。

早在七八年前, 張近東就提出互聯網將會像陽光、空氣和水一樣滲透在各行各業, 所有東西都會被互聯網化, 而且資料分析將越來越重要, 但這並不意味著使用者服務的場景只局限於線上那麼簡單。 “線下的基礎服務還必須要搭建, 資料資源一定是線上、線下相融合的。 ”

那時候, 正是互聯網企業高歌猛進的風口。 他們分食著市場、搶佔著輿論高地,蘇甯也由此成為了被質疑的對象,甚至成為他人眼中的“反面教材”。

2013年,張近東在美國斯坦福大學演講,明確提出“O2O線上線下融合”概念,遺憾的是,無人喝彩;2014年年初,張近東再次在公開場合講到此概念,依舊應者寥寥;直到2015年年初,大家才一邊倒的認可,紛紛表示“張總講的是對的,線上線下融合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而這種認可的最直觀表現就是,不少純電商企業也紛紛佈局線下了。

蘇甯歷時8年,從+互聯網到互聯網+,徹底轉型為線上線下融合的互聯網零售企業;而中國零售行業,經過了實體連鎖、線上電商、到虛實融合的商業模式演變,發生了本質變化;張近東,也成了智慧零售的創新者和實踐者。

“我作為創始人,對蘇寧的價值非常清楚,即使在股價最低的時候,我依然相信蘇寧的價值在今後某個時候能得到體現,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同。所以,即使在這樣嚴峻的外部形勢下,蘇寧堅持主業,聚焦互聯網轉型,夯實核心競爭力,現在來看,蘇寧的轉型已經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

【智慧零售的“辛”路歷程】

那麼,智慧零售,到底是什麼?

智慧零售的實質就是運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充分感知消費習慣,預測消費趨勢,引導生產製造,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

張近東認為,零售至今走過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原來線下各種各樣的連鎖、百貨、超市等實體連鎖興盛階段,也就是實體經濟繁榮階段;第二個階段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電商平臺興旺發達的階段,也就是虛擬經濟繁榮的階段;第三階段則就是眼下正在經歷的實體與虛擬相結合的階段,也就是智慧零售的時代。

智慧零售時代裡,零售必將再次發生質的變化,而這種變化,也勢必將滲透到各細分領域。以智慧零售先行者蘇甯為例,智慧製造、智慧採購、智慧金融、智慧行銷、智慧物流、智慧業態六大板塊已經成型。

智慧製造和智慧採購,都是通過資料與演算法牽引,將傳統的B2C模式轉變為C2B反向驅動,精准預測未來的消費趨勢,精准匹配供需關係。

智慧金融是基於蘇甯會員大資料,構建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投資理財、眾籌、保險在內的完整的普惠金融體系。

智慧行銷,其實就是圍繞商品挖掘和顧客畫像做文章,“金礦”、“V購”、“千里傳音”等蘇寧研發的新型行銷工具,如今都發揮著不小的威力。以“千里傳音”為例,把線上抓取的用戶行為,尤其是消費者流覽和我的最愛的資料歸集到店面,進行客服行銷,轉化率能達到30%左右。

在智慧物流板塊,蘇寧則已經通過自主研發的物流系統樂高平臺、大資料處理和監控系統天眼平臺、WCS指南針系統,在全國建立起了一個即時共用的雲存儲系統,配合精准的供應鏈計畫,在全國各級倉庫之間實現智慧分倉、就近備貨和預測式調撥,並將包裹智慧分發至離消費者最近的線下實體店,滿足消費者就近自提需求。

有了這些,智慧業態的成型自然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未來我們的智慧零售,首先是多管道的融合。蘇寧在店面、移動端、電視端、無人售貨端,將會有豐富的管道形式。實體場景互聯網化之後,本身也會成為一個管道,因此多業態之間要進行互補。”蘇甯雲商副董事長孫為民指出,蘇寧主要推進了三大業態體系的建設,一是蘇甯廣場、蘇寧生活廣場這種大而廣的平臺店;二是蘇甯紅孩子、蘇甯優趣、蘇寧超市、蘇寧汽車超市、蘇寧極物等精而鮮的品類專業店;三是蘇寧小店、蘇甯易購直營店等社區網點。與此同時,雲商、置業、金融、文創、投資、體育六大業態融合,最終通過多管道融合、業態互補,實現全場景覆蓋的零售生態圈。

【收入開始放量利潤加速狂奔】

“智慧零售不是概念,也不是平臺,我們談的是技術,也一直是按照這個路徑在做的。”在張近東的眼中,相比講故事、純分析,實實在在的探索才是更重要的事。

確實,張近東是務實的,是理性的。他會在乎資料,會和團隊及員工說大資料何等何等重要,會要求哪怕是一名清潔工都要對資料運用、對技術有所瞭解,甚至會對那些在內部資料學習過程中偷工減料的部門和員工做出降職、開除的處理,但是“不要迷信大資料”這樣的話語,同樣也是出自他口。

在張近東看來,大資料的價值不止於算,而在於做,要大膽假設趨勢、快速推進實踐、動態調整計畫。“智慧零售是蘇寧提出的,是真正符合市場發展趨勢和高度的,是真正行業探索、踐行的結果。”

智慧零售成效在蘇甯大本營南京已經率先凸顯。南京新街口蘇甯店是蘇甯智慧零售模式率先試點的代表,一年吸引近千萬人次逛店,為集團貢獻近20億收入,利潤同比增長68.9%,成為蘇甯當之無愧的中華第一店。2016年,南京蘇甯全管道銷售規模同比增長超過30%,淨利額同比增速甚至達到了128%,這份領先行業、領先全國各地區的漂亮成績背後同樣也是智慧零售模式的支撐。

“蘇寧做模型、做模式階段已經結束,現在進入一個新的放量階段。轉型對蘇寧來說是從0到1的過程,而現在是1到N的開始。蘇寧正在探索如何讓新零售模式持續放量,而這一模式將助力蘇寧做大做強。”孫為民直言,目前蘇寧已經實現了實體零售向互聯網零售的轉型,建立起了覆蓋全管道運營的能力,成為主流零售行業中唯一具備線上線下雙向銷售及服務能力的企業,當不少同行還在各種塑概念、補短板的時候,蘇寧已經可以加速狂奔了。

但即便如此,張近東還是保持著謙遜的態度。他坦承這是一條前無古人的零售之路,全世界商業史上沒有先例,雖然蘇寧跑在了前邊,成為了創新者和引領者,但這不是僅僅依靠一個企業就能夠完成,它需要融合一切零售鏈上可融合的力量,規模越大,價值和效益才會越高。

他們分食著市場、搶佔著輿論高地,蘇甯也由此成為了被質疑的對象,甚至成為他人眼中的“反面教材”。

2013年,張近東在美國斯坦福大學演講,明確提出“O2O線上線下融合”概念,遺憾的是,無人喝彩;2014年年初,張近東再次在公開場合講到此概念,依舊應者寥寥;直到2015年年初,大家才一邊倒的認可,紛紛表示“張總講的是對的,線上線下融合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而這種認可的最直觀表現就是,不少純電商企業也紛紛佈局線下了。

蘇甯歷時8年,從+互聯網到互聯網+,徹底轉型為線上線下融合的互聯網零售企業;而中國零售行業,經過了實體連鎖、線上電商、到虛實融合的商業模式演變,發生了本質變化;張近東,也成了智慧零售的創新者和實踐者。

“我作為創始人,對蘇寧的價值非常清楚,即使在股價最低的時候,我依然相信蘇寧的價值在今後某個時候能得到體現,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同。所以,即使在這樣嚴峻的外部形勢下,蘇寧堅持主業,聚焦互聯網轉型,夯實核心競爭力,現在來看,蘇寧的轉型已經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

【智慧零售的“辛”路歷程】

那麼,智慧零售,到底是什麼?

智慧零售的實質就是運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充分感知消費習慣,預測消費趨勢,引導生產製造,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

張近東認為,零售至今走過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原來線下各種各樣的連鎖、百貨、超市等實體連鎖興盛階段,也就是實體經濟繁榮階段;第二個階段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電商平臺興旺發達的階段,也就是虛擬經濟繁榮的階段;第三階段則就是眼下正在經歷的實體與虛擬相結合的階段,也就是智慧零售的時代。

智慧零售時代裡,零售必將再次發生質的變化,而這種變化,也勢必將滲透到各細分領域。以智慧零售先行者蘇甯為例,智慧製造、智慧採購、智慧金融、智慧行銷、智慧物流、智慧業態六大板塊已經成型。

智慧製造和智慧採購,都是通過資料與演算法牽引,將傳統的B2C模式轉變為C2B反向驅動,精准預測未來的消費趨勢,精准匹配供需關係。

智慧金融是基於蘇甯會員大資料,構建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投資理財、眾籌、保險在內的完整的普惠金融體系。

智慧行銷,其實就是圍繞商品挖掘和顧客畫像做文章,“金礦”、“V購”、“千里傳音”等蘇寧研發的新型行銷工具,如今都發揮著不小的威力。以“千里傳音”為例,把線上抓取的用戶行為,尤其是消費者流覽和我的最愛的資料歸集到店面,進行客服行銷,轉化率能達到30%左右。

在智慧物流板塊,蘇寧則已經通過自主研發的物流系統樂高平臺、大資料處理和監控系統天眼平臺、WCS指南針系統,在全國建立起了一個即時共用的雲存儲系統,配合精准的供應鏈計畫,在全國各級倉庫之間實現智慧分倉、就近備貨和預測式調撥,並將包裹智慧分發至離消費者最近的線下實體店,滿足消費者就近自提需求。

有了這些,智慧業態的成型自然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未來我們的智慧零售,首先是多管道的融合。蘇寧在店面、移動端、電視端、無人售貨端,將會有豐富的管道形式。實體場景互聯網化之後,本身也會成為一個管道,因此多業態之間要進行互補。”蘇甯雲商副董事長孫為民指出,蘇寧主要推進了三大業態體系的建設,一是蘇甯廣場、蘇寧生活廣場這種大而廣的平臺店;二是蘇甯紅孩子、蘇甯優趣、蘇寧超市、蘇寧汽車超市、蘇寧極物等精而鮮的品類專業店;三是蘇寧小店、蘇甯易購直營店等社區網點。與此同時,雲商、置業、金融、文創、投資、體育六大業態融合,最終通過多管道融合、業態互補,實現全場景覆蓋的零售生態圈。

【收入開始放量利潤加速狂奔】

“智慧零售不是概念,也不是平臺,我們談的是技術,也一直是按照這個路徑在做的。”在張近東的眼中,相比講故事、純分析,實實在在的探索才是更重要的事。

確實,張近東是務實的,是理性的。他會在乎資料,會和團隊及員工說大資料何等何等重要,會要求哪怕是一名清潔工都要對資料運用、對技術有所瞭解,甚至會對那些在內部資料學習過程中偷工減料的部門和員工做出降職、開除的處理,但是“不要迷信大資料”這樣的話語,同樣也是出自他口。

在張近東看來,大資料的價值不止於算,而在於做,要大膽假設趨勢、快速推進實踐、動態調整計畫。“智慧零售是蘇寧提出的,是真正符合市場發展趨勢和高度的,是真正行業探索、踐行的結果。”

智慧零售成效在蘇甯大本營南京已經率先凸顯。南京新街口蘇甯店是蘇甯智慧零售模式率先試點的代表,一年吸引近千萬人次逛店,為集團貢獻近20億收入,利潤同比增長68.9%,成為蘇甯當之無愧的中華第一店。2016年,南京蘇甯全管道銷售規模同比增長超過30%,淨利額同比增速甚至達到了128%,這份領先行業、領先全國各地區的漂亮成績背後同樣也是智慧零售模式的支撐。

“蘇寧做模型、做模式階段已經結束,現在進入一個新的放量階段。轉型對蘇寧來說是從0到1的過程,而現在是1到N的開始。蘇寧正在探索如何讓新零售模式持續放量,而這一模式將助力蘇寧做大做強。”孫為民直言,目前蘇寧已經實現了實體零售向互聯網零售的轉型,建立起了覆蓋全管道運營的能力,成為主流零售行業中唯一具備線上線下雙向銷售及服務能力的企業,當不少同行還在各種塑概念、補短板的時候,蘇寧已經可以加速狂奔了。

但即便如此,張近東還是保持著謙遜的態度。他坦承這是一條前無古人的零售之路,全世界商業史上沒有先例,雖然蘇寧跑在了前邊,成為了創新者和引領者,但這不是僅僅依靠一個企業就能夠完成,它需要融合一切零售鏈上可融合的力量,規模越大,價值和效益才會越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