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關村形成“科技+資本”迴圈創新生態

中新網北京11月6日電 (劉蔭)6日, 由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聯合撰寫的《中關村模式:科技+資本雙引擎驅動》在京發佈。 該研究基於中關村5年發展的資料和案例分析, 指出中關村已形成資本市場和科技研發雙輪驅動的“噴泉”式良性迴圈模式, 將對中國未來的創新創業起到更大輻射作用。

研究指出, 中關村的創新生態由政府及政策機制、區域生態系統、企業創新系統、資本助力機制以及區域/企業邊界拓展五個方面相輔相成, 形成了像噴泉系統一樣的良性迴圈生態。 2011年中關村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為115億元(人民幣,

下同), 2015年已增長到820億元, 2016年達到了1285億元, 研發投入比例拉升迅速。 在中關村, 科技創新的資金在不斷搜索著擁有技術的人才, 資金可以與技術快速整合成“受精卵”, 再經過孵化成為一家家科技公司。

中關村科技園區作為中國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已經通過開發科技與資本的雙引擎驅動, 在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綠色低碳、現代供應鏈、高端服務等領域孵化了一批領先企業, 是中國式創新發展的探索者。

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尹衛東表示, 中關村上市公司可以從市場角度獲得資金, 並投入到研發中, 投資可以實現對科技創新的支撐, 這一點具有重要意義。 “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密切結合,

關鍵就是要讓市場真正成為配置創新資源的力量, 讓企業成為科技創新的主體。 ”

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何願平在當日的發佈會上表示, 將大量資金投入研發是值得的, 因為它能帶來產出, “手裡有技術, 心裡不發慌。 擁有了核心技術, 研發投入遲早可以收回。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