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喜歡「雷神3」就是沒逼格嗎?

《雷神3》上映了。

相比於前兩部的略帶文學嚴肅性, 這一次的雷神顯得更加“漫威化”了不少。

各種插科打諢, 標準的美式冷幽默參插其中, 讓人不得不感歎:

漫威真是把電影商業化做到了極致。

對於絕大部分的電影來說, 都是有受眾群體的。

但在漫威電影身上, 我看到了更多可能。

如何獲取更高的票房更多的利益, 讓作品易於被更多人接受是漫威人一直以來都在思考的問題。

我想他們最終的目標一定會是:作品能夠被全齡段各個階層各個職業的人群接受。

從近年來他們的電影中, 我們也越發能察覺到這個問題。

這次的《雷神3:諸神的黃昏》便是最好的例子。

諸神的黃昏, 和雷神索爾一樣, 均取材自北歐神話。

而我上一次看到諸神的黃昏這個故事, 還是在北歐最偉大的史詩性悲劇文學《艾達》中。

北歐神話與其他神話最顯著的不同就是, 它屬於毀滅神話。

神是會死的, 世界是會被毀滅的。

只不過是在毀滅之後, 殘存的神會再次建立起新世界罷了。

我們向來說, 文學創作離不開生活環境。

北歐神話會有這樣的“毀滅”特色, 自然也與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獨特的地貌分不開。

由於地殼不穩, 因此地震與火山活動頻繁。

在古北歐人看來, 火山爆發宛如世界末日一般, 但火山爆發之下誕生出的新大陸又充滿無限生機。

所以在“諸神的黃昏”中, 世界最終也是毀滅於一場大火。

北歐神話其獨特的悲劇韻味便常給人以嚴肅, 甚至壓抑的感覺, 但這正是北歐人歷史意識的覺醒。

一個舊的悲劇時代死了, 一個新的永恆的時代卻同時獲得了新生。

這就是北歐神話的悲劇哲學。

所以說, 原本的“諸神的黃昏”是一場絕對的史詩性悲劇。

但如果就這樣照著原著去改編, 一定不會有多少人喜歡。

如2010年同樣改編自希臘悲劇神話故事的《諸神之戰》就因其太過沉悶乏味而被人所詬病。

我們雖然不能篤定地判斷通俗文學與嚴肅文學孰優孰劣, 但一定能確認的是, 大眾所喜歡的一定不會是嚴肅文學。

所以這次的《雷神3:諸神的黃昏》便走了與原著故事大相徑庭的路子, 開啟了一貫的漫威畫風。

將一個史詩級的悲劇,拍成了一部徹徹底底的超級英雄商業喜劇片。

我沒有說這樣不好,只是客觀闡述出了事實,並且我相信,這樣一番更改也確實會更得觀眾心,從知名社區網站豆瓣的用戶評分中,我們也可見一斑。

(雷神一6.6分,雷神二7.4分,雷神三7.6分)

在劇情方面,《雷神3》承接了《複聯2》,這也為影片中出現綠巨人而埋下伏筆。

索爾在火焰巨人那裡聽說到關於“諸神黃昏”的預言,回到阿斯加德後,發現弟弟洛基並沒有死,還扮演起了父親奧丁。

當他以為洛基把父親怎麼樣了時,洛基才道出,是父親讓他這麼幹的,他想一個人靜靜。

於是,兩人來到地球,因為父親被送來了這裡。

當索爾和洛基找到奧丁時,奧丁告訴他們,自己已時日無多,諸神的黃昏就要來臨,希望索爾扛起這次眾任,並提到自己死後他們的姐姐死亡女神就會從封印中解除,重返人間。

果不其然,奧丁剛湮滅沒多久,死亡女神奧拉海拉就從結界中穿越而出。

從海拉身上,我們也瞭解到關於奧丁、關於阿斯加德的許多秘密。

她的歸來,就是血腥的歸來,她要重整死亡大軍,將鐵蹄踏遍整個宇宙。

索爾為阻止她,連雷神之錘都被捏爆,還被打到一個不知名的星球。

在這裡,他找到了“可愛”的弟弟,見到了綠色的老朋友,還相逢了一位早已在阿斯加德銷聲匿跡的女武神。

為了阿斯加德,為了拯救“諸神的黃昏”,幾人踏上回歸之路,迎戰死亡之神海拉。

其實還是一貫的漫威英雄拯救地球套路,只不過這次救的不是地球,而是阿斯加德。

整部《雷神3》看下來,除了劇情“傻白甜”之外,特效的確令人震撼,配樂方面也是恰到好處,尤其是索爾覺醒暴起那段戲,音效和視效可以說達到了一個好的極點。

漫威電影在“聲、光、電、影”方面的表現,確實值得讚歎,說無人能出其右絕不是誇誇而談。

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漫威電影了,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這一點從每年漫威電影的恐怖票房就足以看出,這也正是漫威人的目標,讓更多的人接受漫威電影。

但也只能是更多的,而不會是全部。

漫威的電影沒有深度,只有爆米花和兩個小時的激爽眾口皆知。

所以這就導致了很多喜好嚴肅文學,喜歡深度思考,喜歡曲高和寡的觀眾由衷的不滿。

提起漫威電影,這類人的臉上往往都會流露出一番顯而易見的鄙夷之色。

在他們眼中,這是俗,這是無腦,這是沒有逼格,看漫威電影對他們來說就是掉價。

他們追捧霍華·布登的傷感童年,蕭條的夢,喜好北歐伯格曼、西歐費裡尼,將塔可夫斯基奉若神明,對《撒旦的探戈》頂禮膜拜······

“漫威?那種東西和《跑男》有什麼區別?”

這不正是舊時酸腐秀才譏諷商賈,唾駡金錢如糞土嗎?

大眾的東西,好像總是會被文人批判。

一千年前,喜歡曾鞏的看不上喜歡王安石的;

一百年前,喝咖啡的喜歡譏諷吃大蒜的;

現在,看嚴肅電影的瞧不上看爆米花電影的。

誰好誰壞?孰優孰劣?說得清嗎?

當然,我也見過不少隻看娛樂電影的人,嘲諷嚴肅電影裝逼的。

他們認為看電影就是放鬆,就是圖一樂,何必去想這麼多,有深度的電影在他們看來就是裝逼。

見慣了兩波人的我,簡直太好奇“逼格”這個東西了。

到底什麼是逼格呢?陽春白雪嗎?那又是誰給定的呢?

別想了,何必去想這些有的沒的?

只需記住,用自己的意識形態,去批判別人的意識形態,總歸是不好的。

任何東西,可以不喜歡,但請尊重。

這屬於做人最起碼的素養,我這樣認為。

開啟了一貫的漫威畫風。

將一個史詩級的悲劇,拍成了一部徹徹底底的超級英雄商業喜劇片。

我沒有說這樣不好,只是客觀闡述出了事實,並且我相信,這樣一番更改也確實會更得觀眾心,從知名社區網站豆瓣的用戶評分中,我們也可見一斑。

(雷神一6.6分,雷神二7.4分,雷神三7.6分)

在劇情方面,《雷神3》承接了《複聯2》,這也為影片中出現綠巨人而埋下伏筆。

索爾在火焰巨人那裡聽說到關於“諸神黃昏”的預言,回到阿斯加德後,發現弟弟洛基並沒有死,還扮演起了父親奧丁。

當他以為洛基把父親怎麼樣了時,洛基才道出,是父親讓他這麼幹的,他想一個人靜靜。

於是,兩人來到地球,因為父親被送來了這裡。

當索爾和洛基找到奧丁時,奧丁告訴他們,自己已時日無多,諸神的黃昏就要來臨,希望索爾扛起這次眾任,並提到自己死後他們的姐姐死亡女神就會從封印中解除,重返人間。

果不其然,奧丁剛湮滅沒多久,死亡女神奧拉海拉就從結界中穿越而出。

從海拉身上,我們也瞭解到關於奧丁、關於阿斯加德的許多秘密。

她的歸來,就是血腥的歸來,她要重整死亡大軍,將鐵蹄踏遍整個宇宙。

索爾為阻止她,連雷神之錘都被捏爆,還被打到一個不知名的星球。

在這裡,他找到了“可愛”的弟弟,見到了綠色的老朋友,還相逢了一位早已在阿斯加德銷聲匿跡的女武神。

為了阿斯加德,為了拯救“諸神的黃昏”,幾人踏上回歸之路,迎戰死亡之神海拉。

其實還是一貫的漫威英雄拯救地球套路,只不過這次救的不是地球,而是阿斯加德。

整部《雷神3》看下來,除了劇情“傻白甜”之外,特效的確令人震撼,配樂方面也是恰到好處,尤其是索爾覺醒暴起那段戲,音效和視效可以說達到了一個好的極點。

漫威電影在“聲、光、電、影”方面的表現,確實值得讚歎,說無人能出其右絕不是誇誇而談。

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漫威電影了,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這一點從每年漫威電影的恐怖票房就足以看出,這也正是漫威人的目標,讓更多的人接受漫威電影。

但也只能是更多的,而不會是全部。

漫威的電影沒有深度,只有爆米花和兩個小時的激爽眾口皆知。

所以這就導致了很多喜好嚴肅文學,喜歡深度思考,喜歡曲高和寡的觀眾由衷的不滿。

提起漫威電影,這類人的臉上往往都會流露出一番顯而易見的鄙夷之色。

在他們眼中,這是俗,這是無腦,這是沒有逼格,看漫威電影對他們來說就是掉價。

他們追捧霍華·布登的傷感童年,蕭條的夢,喜好北歐伯格曼、西歐費裡尼,將塔可夫斯基奉若神明,對《撒旦的探戈》頂禮膜拜······

“漫威?那種東西和《跑男》有什麼區別?”

這不正是舊時酸腐秀才譏諷商賈,唾駡金錢如糞土嗎?

大眾的東西,好像總是會被文人批判。

一千年前,喜歡曾鞏的看不上喜歡王安石的;

一百年前,喝咖啡的喜歡譏諷吃大蒜的;

現在,看嚴肅電影的瞧不上看爆米花電影的。

誰好誰壞?孰優孰劣?說得清嗎?

當然,我也見過不少隻看娛樂電影的人,嘲諷嚴肅電影裝逼的。

他們認為看電影就是放鬆,就是圖一樂,何必去想這麼多,有深度的電影在他們看來就是裝逼。

見慣了兩波人的我,簡直太好奇“逼格”這個東西了。

到底什麼是逼格呢?陽春白雪嗎?那又是誰給定的呢?

別想了,何必去想這些有的沒的?

只需記住,用自己的意識形態,去批判別人的意識形態,總歸是不好的。

任何東西,可以不喜歡,但請尊重。

這屬於做人最起碼的素養,我這樣認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