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擠掉樓市泡沫才能恢復住房居住功能

擠掉樓市泡沫才能恢復住房居住功能

確定了“房子是住的, 不是炒的“定位之後, 樓市局面就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 是“住房不炒”還是“房住不炒”,

我之前一直簡稱“住房不炒”, 後來出現“房住不炒”, 但是, 我還是覺得應該是“住房不炒”更符合“房子是住的, 不是炒的“定位原則。 “房子是住的, 不是炒的“體現了房屋的居住本質, 但是, 正是因為這個根本屬性, 才衍生出房屋的投資屬性和儲存資本的功能。

前幾天, 瑞銀髮布的全球主要城市樓市泡沫排名, 中國竟然無一個城市上榜。 真是奇怪!不上榜不等於沒有泡沫, 目前來看, 我國因為貨幣政策長期寬鬆, 導致的資產泡沫主要集中在樓市裡面。 日本經濟危機之後, 房市泡沫破裂, 直到今天仍然沒有走出泥潭。 樓市也應該按照供求規律發展, 違背這個規律就要受到懲罰, 如果樓市充斥著的都是投資需求, 房屋成了像比特幣一樣的虛無縹緲的投資品,

樓市的房屋數量就會呈級數膨脹, 大大超過社會正常的剛性需求。 所以, 這樣的樓市是違背了住房的基本屬性的, 也就是說, 房屋一旦沒有居住功能, 也就沒有了投機功能與投資功能, 皮之不存, 毛將焉附。

房產具有兩種屬性, 抑制房市泡沫的對策就是:中短期對策與長效機制相結合。 中短期對策主要是兩個立足點:一是嚴格約束投機和投資性需求。 採取嚴格的限購政策;二是約束開發商的行為。 今年以來兩個手段很見效, 一個是控制融資通道;另一個就是讓麵粉超過麵包價格(地價高於房價)。 長效機制, 主要包括租售同權、共有產權、調整空間佈局等手段。 房價回歸理性, 讓房子是住的,

不是炒的, 才是真正的讓住房回歸到兩重性的本質上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