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中國公司將拍《銀河英雄傳說》真人版,我也成了玻璃心原著粉

作者|張家欣

編輯|李春暉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如果這句話在中國沒有這麼流行, 就好了。

源于日本小說家田中芳樹的太空歌劇式科幻小說《銀河英雄傳說》, 原句為“わが征くは星の大海”, 一句話道盡新銀河帝國皇帝萊因哈特的野望。

萊因哈特

如果說80後的性啟蒙源自黃易, 那麼政治啟蒙讀物就是“銀英”。 今年是該作問世35周年, 在這個值得紀念的節點, 萬萬沒想到, 銀英粉們竟迎來這樣一份“驚喜”——它將由中國稼軒環球影業公司拍攝真人版, 並製作成三部曲, 第一部預計2020年上映。

對此, 田中芳樹表示:“原本我以為自己寫的小說作品真人影像化是不可能的。 這次, 由這樣的人們推動的真人影像化, 應該能讓更多人知道《銀河英雄傳說》。 我自己作為一名觀眾, 也期待作品的完成。 ”

田中老頭大概是抱著日本藥妝店歡迎中國觀光客一樣的心情, 在說著上面的話吧。

但銀英的中國粉絲們, 卻遠做不到這麼樂觀。

以黃磊版《深夜食堂》為代表, 這兩年中國公司對日本IP的開發, 可謂“劣跡斑斑”。 怎麼能怪我們原著黨玻璃心?

對於這樣的改編勇氣, 硬糖君只想引用楊威利的名言:“有做得到的事, 也有做不得的事”。

“太空版三國演義”

《銀河英雄傳說》從1982年開始連載了5年, 描繪了人類飛往銀河系拓荒後跨度長達1500年的歷史。 而最初編輯給這本書取的標題卻是——“銀河三國志”。

擺脫了地球的人類, 卻沒能擺脫天然的劣根性。 在無休止的政治鬥爭中, 共和體制被推翻, 銀河系被獨裁的魯道夫統治。 為追求民主, 共和分子從魯道夫帝國叛逃, 成立了同盟君軍。 再加上夾在中間的小型獨立經濟體“費沙”, 組成了“太空版三國演義”。

既然是亂世, 必然生英雄, 《銀河英雄傳說》中英雄無數。 但數風流人物, 還看楊威利和萊因哈特。

楊威利少年父母雙亡, 因為沒錢交大學學費, 只好進入免費的軍事學校, 由此便開始了被歷史推動的一生。 想學歷史, 軍校戰史課就取消, 只好轉向學習戰略;想安穩當個少尉,

21歲時上司就叛逃, 本人被迫上位, 陰差陽錯展現了奇跡般的戰術, 成為了同盟軍最年輕的元帥。

楊威利

他雖然被稱為“魔術師”、“奇跡楊”, 卻始終下不贏一局西洋棋, 實際戰鬥也稱不上太大的戰力, 被吐槽為:“自脖子以下都是多餘的。

33歲那年的6月1日, 楊威利被暗殺身亡, 結束了疲憊、被動而偉大的一生。 直到今天, 每年6月1日, 仍有人會飲一杯楊最愛的紅茶, 以紀念“魔術師, 一去不回”。

萊因哈特本為沒落貴族之子, 對權力並無欲望, 只是渴望戰爭也渴望勝利。 因最愛的姐姐被皇帝納入後宮, 而決心推翻這一切。征戰的過程中,他與楊威利成為畢生宿敵。

諷刺的是,楊威利卻是死於地球教這種恐怖分子的暗殺,連宿敵萊因哈特都為之扼腕歎息,“朕能征服宇宙,卻不能征服一人。”楊威利死後不久,25歲的萊因哈特也因怪病早逝。

除了角色和世界觀的豐富性,富有隱喻性的政治空想,也造就了作品的魅力。對帝制、共和制、民主制和恐怖主義、無政府主義等的深入探討,雖然都發生在架空的未來,但田中芳樹所描寫的一切,都是對20世紀80年代的複刻。

民主和專制究竟哪個更好,田中芳樹試圖探索一種最合理的國家制度。對於當年的硬糖君,完全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被銀英重塑了世界觀。民主就是好的嗎?集權又意味著什麼?

而海量的人物塑造,也足以撐起其龐大世界觀。雖然他們最後大多都被外號“皆殺的田中芳樹”給殺得差不多了,畢竟連兩大主角都年紀輕輕就被寫死了,但這樣的群星閃耀,縱是流星亦終身難忘。

而對角色關係豐富性和多樣性的不吝筆墨,也讓《銀河英雄傳說》收穫了意料之外的大量女性粉絲。萊恩哈特對親信齊格飛·吉爾菲艾斯的一句:“如果不是因為我姐姐,你還會在我身邊嗎?”據說,讓許多日本中產階級家庭婦女至今沉溺其中。(好吧,也包括硬糖君)

最受日本人關注的中國改編

此前像《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呢~》、《深夜食堂》的中國翻拍,在國內挺熱鬧,日媒和普通日本民眾幾乎很少關注。但11月1日銀英真人化消息一出,推特#銀河英雄傳說tag的熱度猛漲。繼5月份動畫重置版PV公開,時隔6個月再受關注。

日本網友的反應,既有“中國正劇龐大的規模和細微的演出讓我印象深刻,要是用那種手法+武俠電影的感覺來拍就好了”這種期待的聲音,也有更多的問號:

“對中國科幻電影完全沒印象的說……不是由中國製作,楊威利由中國人來演還能接受。”

“這是什麼玩笑嗎?寶塚版已經很優秀了,舞臺再現就夠了,真人化銀英傳會出大事故的預感……”

而最讓人無言以對的還是這段:“最惡的民主主義戰勝最善的專制主義,中國銀英粉絲會如何看待這個主題?”

深受成龍和港片洗腦的日本網友還表示:“聽到這個消息,我對‘喝紅茶的楊威利’的腦洞如下”:

在“銀英”問世至今35年的歷史中,日本人也對其進行了各種IP開發,包括漫畫、動畫、遊戲、舞臺劇、寶塚歌劇等。現在,中國方面又給它的百科詞條加上了“中國版電影”這一項。

銀英1988年開始播出的動畫劇集系列長達110集,跨度超過10年,目前保持著豆瓣9.4的高分。

2015年,Production I.G宣佈要啟動《銀河英雄傳說》的新動畫專案,當時官方表示2017年正式播出。但直到今年5月,官網才正式上線,播出時間也推遲到了明年4月,動畫題為《銀河英雄傳說 Die Neue These》。新動畫核心班底大多數參與過動畫《黑子的籃球》的製作,所以畫風是這樣滴:

雖說是日本人自己重置的,但搞成這樣,還是要接受吐槽:“真人網紅審美泛化,尼瑪連二次元人設也逃不開嗎?這驚人的高光和打了玻尿酸式膨脹的面部,削尖的下巴,小尖的鼻頭,平行式雙眼皮……”

除了以上套路的IP開發,《銀英》還被改編為日本傳統藝術形式“講談”,其實就是日本評書。

時值作品問世35周年,日本正在舉辦全國的《銀河英雄傳說展》,展品包括原稿影本、加藤直之的設定畫等等。

周邊包括鑰匙扣、購物袋、複製原畫等等。

千言萬語,此前中國公司改編的那些日本IP,真的和《銀英》不是一個量級,看日本人的反應就很明顯了。唉,現在只想知道,我們中國金主到底是花多少錢買的!

屈服在中國資本之下的神作?

與其他被賣到中國後就不管不問的IP不同,《銀河英雄傳說》版權方的反應非常積極。關於“銀英”真人化問題,田中芳樹事務所代表安達裕章已經連發了6條推特。

其中一條直言:“剛才給我看了‘這個角色想交給這個人來演’的名單,哇……果然有預算就是不同啊!”看來,日本同行又一次被中國資本震驚了。但硬糖君只想知道,“這個人”到底是誰?讓日本人震驚的中國演員,有點推測不出。難道是準備找好萊塢當紅小生來演萊因哈特!

由中國進行真人化的消息被報導後,日本粉絲們紛紛湧到安達裕章的推特下提問。通常而言,日方對待賣到中國的IP,最多轉發一條新聞表示“我們賣啦——”。這次他們卻猶如“答記者問”般仔細回答了粉絲對演員、劇本的疑問。

“關於劇本,我們會為了不損害原作的魅力仔細把關的。對方也說了讓我們檢查劇本。”嗯,安撫粉絲之意很明顯。

甚至一改此前“嫁出去的孩子潑出去的水”態度,日方罕見回應了反對聲音。安達裕章在推特頗有潛臺詞地回應網友:“還有,評論有人主張‘動畫和漫畫的真人版沒有成功的可能性。應該放棄’,《銀河英雄傳說》是小說呢。”

“銀英真人化”還登上了日本Yahoo新聞,安達裕章提到預算的推特被引用了。為此他又懟了寫這篇新聞的記者,認為對方把官網上的消息直接用到自己的報導裡不太厚道。“自己去跟稼軒影業取得聯繫不就好了。人家的日語很好的。”

跟其他冷眼旁觀的日本版權方相比,這位田中芳樹事務所代表可謂是相當活潑,也反應了其重視程度。

再來看看中方主人公。買了神作的,是一家2015年成立的公司,叫做稼軒影業。總裁錢重遠表示:“20年來一直是《銀河英雄傳說》的粉絲。”

據悉,稼軒影業是拉近網娛子公司,總裁錢重遠曾擔任國資影視公司紫禁城影業總經理。而拉近網娛更名之前叫“中國星文化產業”,原隸屬于向華強的中國星集團。最近,中信股份作為戰略投資者也進入了拉近網娛。

不過,有背景不代表能出好作品,影視行業已經用無數個撲街案例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日本IP的翻拍效果一直都不盡如人意。而死忠粉絲眾多的《銀河英雄傳說》,會像“魔獸”粉絲一樣,即便電影表現平平,也要瘋狂為自己的青春打call嗎?

硬糖君突然想起一個八卦,2006年《銀河英雄傳說》小說中國版準備找郭敬明及其工作室寫序並設計封面,直接引起了粉絲抵制。他們覺得,郭敬明配不上“銀英”。

而決心推翻這一切。征戰的過程中,他與楊威利成為畢生宿敵。

諷刺的是,楊威利卻是死於地球教這種恐怖分子的暗殺,連宿敵萊因哈特都為之扼腕歎息,“朕能征服宇宙,卻不能征服一人。”楊威利死後不久,25歲的萊因哈特也因怪病早逝。

除了角色和世界觀的豐富性,富有隱喻性的政治空想,也造就了作品的魅力。對帝制、共和制、民主制和恐怖主義、無政府主義等的深入探討,雖然都發生在架空的未來,但田中芳樹所描寫的一切,都是對20世紀80年代的複刻。

民主和專制究竟哪個更好,田中芳樹試圖探索一種最合理的國家制度。對於當年的硬糖君,完全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被銀英重塑了世界觀。民主就是好的嗎?集權又意味著什麼?

而海量的人物塑造,也足以撐起其龐大世界觀。雖然他們最後大多都被外號“皆殺的田中芳樹”給殺得差不多了,畢竟連兩大主角都年紀輕輕就被寫死了,但這樣的群星閃耀,縱是流星亦終身難忘。

而對角色關係豐富性和多樣性的不吝筆墨,也讓《銀河英雄傳說》收穫了意料之外的大量女性粉絲。萊恩哈特對親信齊格飛·吉爾菲艾斯的一句:“如果不是因為我姐姐,你還會在我身邊嗎?”據說,讓許多日本中產階級家庭婦女至今沉溺其中。(好吧,也包括硬糖君)

最受日本人關注的中國改編

此前像《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呢~》、《深夜食堂》的中國翻拍,在國內挺熱鬧,日媒和普通日本民眾幾乎很少關注。但11月1日銀英真人化消息一出,推特#銀河英雄傳說tag的熱度猛漲。繼5月份動畫重置版PV公開,時隔6個月再受關注。

日本網友的反應,既有“中國正劇龐大的規模和細微的演出讓我印象深刻,要是用那種手法+武俠電影的感覺來拍就好了”這種期待的聲音,也有更多的問號:

“對中國科幻電影完全沒印象的說……不是由中國製作,楊威利由中國人來演還能接受。”

“這是什麼玩笑嗎?寶塚版已經很優秀了,舞臺再現就夠了,真人化銀英傳會出大事故的預感……”

而最讓人無言以對的還是這段:“最惡的民主主義戰勝最善的專制主義,中國銀英粉絲會如何看待這個主題?”

深受成龍和港片洗腦的日本網友還表示:“聽到這個消息,我對‘喝紅茶的楊威利’的腦洞如下”:

在“銀英”問世至今35年的歷史中,日本人也對其進行了各種IP開發,包括漫畫、動畫、遊戲、舞臺劇、寶塚歌劇等。現在,中國方面又給它的百科詞條加上了“中國版電影”這一項。

銀英1988年開始播出的動畫劇集系列長達110集,跨度超過10年,目前保持著豆瓣9.4的高分。

2015年,Production I.G宣佈要啟動《銀河英雄傳說》的新動畫專案,當時官方表示2017年正式播出。但直到今年5月,官網才正式上線,播出時間也推遲到了明年4月,動畫題為《銀河英雄傳說 Die Neue These》。新動畫核心班底大多數參與過動畫《黑子的籃球》的製作,所以畫風是這樣滴:

雖說是日本人自己重置的,但搞成這樣,還是要接受吐槽:“真人網紅審美泛化,尼瑪連二次元人設也逃不開嗎?這驚人的高光和打了玻尿酸式膨脹的面部,削尖的下巴,小尖的鼻頭,平行式雙眼皮……”

除了以上套路的IP開發,《銀英》還被改編為日本傳統藝術形式“講談”,其實就是日本評書。

時值作品問世35周年,日本正在舉辦全國的《銀河英雄傳說展》,展品包括原稿影本、加藤直之的設定畫等等。

周邊包括鑰匙扣、購物袋、複製原畫等等。

千言萬語,此前中國公司改編的那些日本IP,真的和《銀英》不是一個量級,看日本人的反應就很明顯了。唉,現在只想知道,我們中國金主到底是花多少錢買的!

屈服在中國資本之下的神作?

與其他被賣到中國後就不管不問的IP不同,《銀河英雄傳說》版權方的反應非常積極。關於“銀英”真人化問題,田中芳樹事務所代表安達裕章已經連發了6條推特。

其中一條直言:“剛才給我看了‘這個角色想交給這個人來演’的名單,哇……果然有預算就是不同啊!”看來,日本同行又一次被中國資本震驚了。但硬糖君只想知道,“這個人”到底是誰?讓日本人震驚的中國演員,有點推測不出。難道是準備找好萊塢當紅小生來演萊因哈特!

由中國進行真人化的消息被報導後,日本粉絲們紛紛湧到安達裕章的推特下提問。通常而言,日方對待賣到中國的IP,最多轉發一條新聞表示“我們賣啦——”。這次他們卻猶如“答記者問”般仔細回答了粉絲對演員、劇本的疑問。

“關於劇本,我們會為了不損害原作的魅力仔細把關的。對方也說了讓我們檢查劇本。”嗯,安撫粉絲之意很明顯。

甚至一改此前“嫁出去的孩子潑出去的水”態度,日方罕見回應了反對聲音。安達裕章在推特頗有潛臺詞地回應網友:“還有,評論有人主張‘動畫和漫畫的真人版沒有成功的可能性。應該放棄’,《銀河英雄傳說》是小說呢。”

“銀英真人化”還登上了日本Yahoo新聞,安達裕章提到預算的推特被引用了。為此他又懟了寫這篇新聞的記者,認為對方把官網上的消息直接用到自己的報導裡不太厚道。“自己去跟稼軒影業取得聯繫不就好了。人家的日語很好的。”

跟其他冷眼旁觀的日本版權方相比,這位田中芳樹事務所代表可謂是相當活潑,也反應了其重視程度。

再來看看中方主人公。買了神作的,是一家2015年成立的公司,叫做稼軒影業。總裁錢重遠表示:“20年來一直是《銀河英雄傳說》的粉絲。”

據悉,稼軒影業是拉近網娛子公司,總裁錢重遠曾擔任國資影視公司紫禁城影業總經理。而拉近網娛更名之前叫“中國星文化產業”,原隸屬于向華強的中國星集團。最近,中信股份作為戰略投資者也進入了拉近網娛。

不過,有背景不代表能出好作品,影視行業已經用無數個撲街案例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日本IP的翻拍效果一直都不盡如人意。而死忠粉絲眾多的《銀河英雄傳說》,會像“魔獸”粉絲一樣,即便電影表現平平,也要瘋狂為自己的青春打call嗎?

硬糖君突然想起一個八卦,2006年《銀河英雄傳說》小說中國版準備找郭敬明及其工作室寫序並設計封面,直接引起了粉絲抵制。他們覺得,郭敬明配不上“銀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