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酒是社交“投名狀”?我們和9位創業者聊了聊創投圈酒桌上的辛秘

關注台前的人很多, 關注幕後的人卻很少。 這次, 我備好了酒, 想聽聽你的故事。 創客小酒館, 帶你走進創業者們的內心世界, 聊聊那些創業背後的故事。

統籌 | 蔡浩爽

編輯 | 趙力

“為了一個十幾萬的單子, 我們跟客戶喝了200多瓶。 ”在中國, 酒桌文化幾乎跟文明史一樣漫長。

在創投圈, 以酒為媒的社交似乎更加必不可少。 有人在酒局上聽著前輩的故事總結經驗, 有人通過聚會獲得了創業的勇氣, 有人因為飯桌上的一句話改變了創業方向, 也有團隊為了一個小訂單喝了200多瓶啤酒而倍感迷惘。

社交場上, 酒更像是“投名狀”, 喝得越多, 越顯誠意。 也有人說, 中國酒文化的本質是等級秩序, 通過敬酒與勸酒不斷確定自己的身份與位置。

今天, 我們請了九位創始人。 不談好壞, 只講故事。

✎ 謝超 | 特斯聯副總裁:

為了一個小訂單, 我們整個創始團隊陪著喝了兩百多瓶啤酒

公司走上正軌之後, 我已經很少再去約酒局, 也許是年齡大了吧。 不過, 我仍然記得特斯聯初創時, 我們一群高管在重慶的那場酒局。

應該是2015年年底, 也是為了談一個項目, 那時候公司還沒有正式成立, 我們請了一個地產方面的考察團, 把他們拉到重慶,

吃飯, 喝酒。

你知道的, 中國人的飯局文化和酒局文化就是這樣, 什麼事兒都要拿到飯桌上就著酒談。 我們整個創始團隊跟這幾位元客戶喝了有200多瓶喝酒, 我們幾乎每個人都喝了十幾瓶。

當時所有的高管都參與了, 酒局之後大家都很失落。 這不過是一個十幾萬的業務, 用得了這麼拼嗎?後來訂單當然被拿下來了, 我們也再沒有為了拿訂單像那次那麼拼命, 公司慢慢走上了正軌, 訂單接到做不過來。

現在我也喝酒, 但大多是自己一個人在家喝。 常喝的是一種日本的清酒, 據說是小泉純一郎請美國總統喝的酒, 還不錯。 我在家裡的陽臺上隔出來了一個小地方, 一周會喝上兩三次吧。 我太太也不喝酒, 大多數都是自己,

喝一個小時。 大多數的時候一半是在想工作, 另一半在放空。

✎ 王冠穎 | MasterFit創始人兼CEO:

飯局上的一句話轉變了我的創業方向

我剛開始創業的時候, 我們利用物聯網的方式對傳統健身房進行智慧改造, 一次飯局, 徹底改變了我的創業方向。

一個偶然的機會, 某A股上市公司的副總裁帶著兩個副總監跟我們團隊一起吃飯, 他們是做人工智慧的。 在聊到我們的專案內容時, 該副總裁隨口說了一句, “為什麼人工智慧的視覺捕捉技術不能應用在你們健身行業呢?”這一句話點醒了我, 幾乎是為我們開了一扇窗, 讓我轉變了思路, 這對我們團隊來說是一個里程碑。

那一次飯局讓我們從一個物聯網公司變成了智慧科技公司。 飯局之後我馬上掉頭轉,

解散了之前的電商團隊, 聘請了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重新組建團隊。 經過大半年的不斷改進, 我們實現了用內置FPGA晶片的攝像頭捕捉使用者動作, 對使用者的運動情況進行分析。

我這個人平時不太愛參加一些熱鬧的飯局, 但是那一次一個小小的交流對我的整個創業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 其實, 很多靈光乍現的想法就是在不經意的日常小事中激發出來的, 而這樣的偶然, 或許能勝過許多苦心鑽研的日子。

✎ 胡芷滔丨煉愛網路品牌公關負責人:

如果有人不願意和你吃飯,合作恐怕更沒戲

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我需要經常和媒體老師、行銷同行交流,我不喜歡和人正襟危坐在咖啡館,所以面對面溝通一般選在餐廳,而且每週至少約一頓飯。

有個說法,在中國沒有一頓飯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有,那就兩頓。雖然有段子的成分在,但能流行自然有它的道理。尤其對於公關從業者,如果某位媒體老師不願意和你吃飯,那麼你找他合作恐怕也是沒戲了。

讓我最難忘的一次飯局,是和一位公關界的前輩。他說,要建立強勢品牌,就必須在消費者心智中佔據品類第一的位置。“如果做不了行業老大,那就要開創新品類,利用公關去建立品牌,爭當領導者。”這段話對我觸動極大,因為當時公司運營的產品在行業裡只能排第二梯隊。

今年年初,公司啟動了一個全新的創業專案,用戶在這款App上可以像讀短信一樣看小說,所有的故事情節依靠人物對話推進。我們為專案定位“對話體小說”,並取名“迷說”。

迷說上線不久,市面上陸續出現類似的競品,大家對其產品定位有各種叫法,比如“聊天式閱讀”、“互動式閱讀”等等。我運用公關方法,不斷傳播“對話體小說”這一品類名。由於簡單易懂,用戶很快接受了這一稱謂。

說起來,這一切的開端源自那頓飯局,更要感謝那位前輩的點撥。

✎ 余清泉丨51社保創始人:

最享受一個人的午夜小酌,下酒菜是大蒜+麵條

我是重慶人,愛吃辣也愛喝酒。

我平常愛做飯。在創業之前,經常會在家做飯,我很愛這種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喝酒的感覺。創業後就變了,我現在甚至有點想不起來,上次自己在家做飯、一家人一起喝酒是什麼時候了,還挺難過的。

現在大多數的酒局,都是跟公司的兄弟姐妹一起。我記得有一年的年會,是把全國各地的同事拉來北京。晚上七八點開始吃飯,剛開始大家喝酒還是非常“正式”的,不過聊著、喝著,開始有人哭了、有人笑了,大家訴說這一年得到的成長、遇到得到委屈,一直到淩晨的三四點。我也哭了。

創業這幾年,經常晚上回到家已經是11、12點鐘,家人都睡了。我會悄悄溜進廚房煮一碗面,在裡面臥一個雞蛋。然後,取出酒,一個人喝上幾杯。對了,還會再掰幾瓣大蒜就著吃,哈哈,可以說是非典型重慶人了。

我很享受這短暫的午夜時光,只屬於我自己的時光。

✎ 朱凱 | ETCP副總裁:

酒局中,只有真正的贏家笑而不語

大概是四五年前,那時候我才30出頭,剛從阿裡出來,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中層管理。那天我和幾個前輩一起吃火鍋,也喝了點酒。他們都近40歲,其中一位是阿裡高管,已經是總裁級別。

這幾位前輩其實都是在2000年左右同一批進去的阿裡,那時候BAT還都處於起步階段。其中有一位前輩,當時就立下願望,說一定要做到BAT的副總裁級別。能夠在初入職場就立下這樣的志願,這樣的人一定是很有志向的。

後來,大概在2005左右吧,他離職出去創業了。他當時定下的目標是,要創立一家和BAT一樣偉大的公司

✎ 何強丨三好網創始人:

酒局成了創業最初的勇氣

我印象最深刻的酒局是在2013年。那時我還擔任線下教育公司的副總裁,工作相對規律,每天時間也比較多。但內心總覺得要多做一些事情,於是常常去車庫咖啡,在這個互聯網創業者紮堆的地方聽聽大家都在說什麼。

聊著聊著不免就有了酒局。在一個夏日的午後,我和幾位很有想法的朋友聊得投機,臨時組了一次“酒局”。酒局的氛圍比“咖啡”更放鬆和發散,有孩子的朋友抱怨孩子補課的時間成本太高,上課一小時,來回路上卻要兩小時,家長還不得不在樓道候著;也聊到不同城市之間師資的不均衡。這對當時已在傳統教育培訓行業工作了11年的我來說,每一樣都是一直隱隱在我心裡想要去解決的東西。

也是在那一天,我清晰地認識到線下教育的結構性缺陷可能可以通過互聯網解決。傳統教育模式過高的房租成本、高昂的管理成本以及教育資源供給的區域缺陷⋯⋯都可以以互聯網形式得到很好的解決。一些一直存在在腦子裡模糊的東西終於清晰,生根發芽。

那次酒局,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故事,也已經不記得喝了什麼酒,然而它卻是我最終走向互聯網教育創業道路的催化劑。

✎ 張曼曼丨上海大物影視投資創始人:

飯局實際是人脈交流的管道

投身影視這個行業之後,我越來越發現喜歡飯局的自己已經沒有時間去組局喝酒。創業之後,出現在這種酒局上的頻率越來越少,因為實在太忙了。偶爾組飯局的目的也是為了工作。

在影視投資圈裡,飯局上我們聊的最多的話題依然免不了俗套,“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有好的投資環境就要有好的影視作品,每家公司都希望自己公司的作品能有好票房。

創業之後,在每場飯局上會留意更多的東西。一場飯局裡如果遇到特別會聊天的人,會向他學習很多為人處世的方式。不管在哪裡,飯局實際都是一種人脈的交流,看似簡單實則非常複雜,需要自己去體會很多東西。

✎ 千里赴京的創業者:

喝酒到傷腎,沒走出醫院就決定辭職創業

當提起創業經歷中“喝酒”這個話題時,這位元由湖南遠道而來、永遠掛著微笑的創業者,變得一臉無奈:

多年前,我還在湖南的一個地方政府做接待。在我們小地方的外人看來,這是一個令人羡慕的差事,但是真正身在其中的我卻並不適應。

那時候,陪來賓喝酒是家常便飯,不說是每天,最多隔上一兩天就得有一場酒局。尤其是到了夏天,一到晚上組酒局、吃海鮮、喝啤酒是家常便飯。

幾年下來,身體每況愈下,有時候一聞到酒就覺得噁心。後來到醫院檢查,醫生說因為長期喝酒,出現了腎衰竭的狀況。

聽了這話,我當時就懵了。還沒走出醫院,我就下決心辭掉這份工作,做一份能清淡的工作,最好能自己做主的。後來就決定拿著積蓄出來創業。

✎喻東旭丨華科創智董事長&總經理:

酒桌文化在世界是共通的

創業之後每個星期都要參加一些飯局,一般都是業內人士聚在一起有主題的聚會,純粹的私人聚會比較少,我也不想在無意義的聚會上浪費時間。

印象比較深的是兩年前跟日本的設備廠商錦尚的飯局。這次飯局,也改變了我們的創業進程。

錦尚是做高端設備的企業,我們生產的材料要借助他們的設備進行塗布。在此之前,我前前後後跑了日本20多趟,報告也出了一大堆,可是日本方面的表達都比較模棱兩可,我們對自己的材料是否過關,心裡也沒底。直到這次吃飯,日本方面的部長喝得很高興,在飯桌上用英語對我們說:你們的技術很牛!已經是世界領先水準了!聽到這句話,我們才敢放下心,真正去把技術產品化。

以前日本不太相信中國人自己能做材料,現在連日本做高端設備的大企業都在酒桌上認可了我們的產品,那一刻,我心裡有個聲音說:嗯,這個事兒靠譜了!

都說中國是酒桌上的國家,其實,酒桌文化在世界都是共通的。

你有什麼難忘的酒局經歷呢?

歡迎留言&分享~

✎ 胡芷滔丨煉愛網路品牌公關負責人:

如果有人不願意和你吃飯,合作恐怕更沒戲

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我需要經常和媒體老師、行銷同行交流,我不喜歡和人正襟危坐在咖啡館,所以面對面溝通一般選在餐廳,而且每週至少約一頓飯。

有個說法,在中國沒有一頓飯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有,那就兩頓。雖然有段子的成分在,但能流行自然有它的道理。尤其對於公關從業者,如果某位媒體老師不願意和你吃飯,那麼你找他合作恐怕也是沒戲了。

讓我最難忘的一次飯局,是和一位公關界的前輩。他說,要建立強勢品牌,就必須在消費者心智中佔據品類第一的位置。“如果做不了行業老大,那就要開創新品類,利用公關去建立品牌,爭當領導者。”這段話對我觸動極大,因為當時公司運營的產品在行業裡只能排第二梯隊。

今年年初,公司啟動了一個全新的創業專案,用戶在這款App上可以像讀短信一樣看小說,所有的故事情節依靠人物對話推進。我們為專案定位“對話體小說”,並取名“迷說”。

迷說上線不久,市面上陸續出現類似的競品,大家對其產品定位有各種叫法,比如“聊天式閱讀”、“互動式閱讀”等等。我運用公關方法,不斷傳播“對話體小說”這一品類名。由於簡單易懂,用戶很快接受了這一稱謂。

說起來,這一切的開端源自那頓飯局,更要感謝那位前輩的點撥。

✎ 余清泉丨51社保創始人:

最享受一個人的午夜小酌,下酒菜是大蒜+麵條

我是重慶人,愛吃辣也愛喝酒。

我平常愛做飯。在創業之前,經常會在家做飯,我很愛這種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喝酒的感覺。創業後就變了,我現在甚至有點想不起來,上次自己在家做飯、一家人一起喝酒是什麼時候了,還挺難過的。

現在大多數的酒局,都是跟公司的兄弟姐妹一起。我記得有一年的年會,是把全國各地的同事拉來北京。晚上七八點開始吃飯,剛開始大家喝酒還是非常“正式”的,不過聊著、喝著,開始有人哭了、有人笑了,大家訴說這一年得到的成長、遇到得到委屈,一直到淩晨的三四點。我也哭了。

創業這幾年,經常晚上回到家已經是11、12點鐘,家人都睡了。我會悄悄溜進廚房煮一碗面,在裡面臥一個雞蛋。然後,取出酒,一個人喝上幾杯。對了,還會再掰幾瓣大蒜就著吃,哈哈,可以說是非典型重慶人了。

我很享受這短暫的午夜時光,只屬於我自己的時光。

✎ 朱凱 | ETCP副總裁:

酒局中,只有真正的贏家笑而不語

大概是四五年前,那時候我才30出頭,剛從阿裡出來,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中層管理。那天我和幾個前輩一起吃火鍋,也喝了點酒。他們都近40歲,其中一位是阿裡高管,已經是總裁級別。

這幾位前輩其實都是在2000年左右同一批進去的阿裡,那時候BAT還都處於起步階段。其中有一位前輩,當時就立下願望,說一定要做到BAT的副總裁級別。能夠在初入職場就立下這樣的志願,這樣的人一定是很有志向的。

後來,大概在2005左右吧,他離職出去創業了。他當時定下的目標是,要創立一家和BAT一樣偉大的公司

✎ 何強丨三好網創始人:

酒局成了創業最初的勇氣

我印象最深刻的酒局是在2013年。那時我還擔任線下教育公司的副總裁,工作相對規律,每天時間也比較多。但內心總覺得要多做一些事情,於是常常去車庫咖啡,在這個互聯網創業者紮堆的地方聽聽大家都在說什麼。

聊著聊著不免就有了酒局。在一個夏日的午後,我和幾位很有想法的朋友聊得投機,臨時組了一次“酒局”。酒局的氛圍比“咖啡”更放鬆和發散,有孩子的朋友抱怨孩子補課的時間成本太高,上課一小時,來回路上卻要兩小時,家長還不得不在樓道候著;也聊到不同城市之間師資的不均衡。這對當時已在傳統教育培訓行業工作了11年的我來說,每一樣都是一直隱隱在我心裡想要去解決的東西。

也是在那一天,我清晰地認識到線下教育的結構性缺陷可能可以通過互聯網解決。傳統教育模式過高的房租成本、高昂的管理成本以及教育資源供給的區域缺陷⋯⋯都可以以互聯網形式得到很好的解決。一些一直存在在腦子裡模糊的東西終於清晰,生根發芽。

那次酒局,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故事,也已經不記得喝了什麼酒,然而它卻是我最終走向互聯網教育創業道路的催化劑。

✎ 張曼曼丨上海大物影視投資創始人:

飯局實際是人脈交流的管道

投身影視這個行業之後,我越來越發現喜歡飯局的自己已經沒有時間去組局喝酒。創業之後,出現在這種酒局上的頻率越來越少,因為實在太忙了。偶爾組飯局的目的也是為了工作。

在影視投資圈裡,飯局上我們聊的最多的話題依然免不了俗套,“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有好的投資環境就要有好的影視作品,每家公司都希望自己公司的作品能有好票房。

創業之後,在每場飯局上會留意更多的東西。一場飯局裡如果遇到特別會聊天的人,會向他學習很多為人處世的方式。不管在哪裡,飯局實際都是一種人脈的交流,看似簡單實則非常複雜,需要自己去體會很多東西。

✎ 千里赴京的創業者:

喝酒到傷腎,沒走出醫院就決定辭職創業

當提起創業經歷中“喝酒”這個話題時,這位元由湖南遠道而來、永遠掛著微笑的創業者,變得一臉無奈:

多年前,我還在湖南的一個地方政府做接待。在我們小地方的外人看來,這是一個令人羡慕的差事,但是真正身在其中的我卻並不適應。

那時候,陪來賓喝酒是家常便飯,不說是每天,最多隔上一兩天就得有一場酒局。尤其是到了夏天,一到晚上組酒局、吃海鮮、喝啤酒是家常便飯。

幾年下來,身體每況愈下,有時候一聞到酒就覺得噁心。後來到醫院檢查,醫生說因為長期喝酒,出現了腎衰竭的狀況。

聽了這話,我當時就懵了。還沒走出醫院,我就下決心辭掉這份工作,做一份能清淡的工作,最好能自己做主的。後來就決定拿著積蓄出來創業。

✎喻東旭丨華科創智董事長&總經理:

酒桌文化在世界是共通的

創業之後每個星期都要參加一些飯局,一般都是業內人士聚在一起有主題的聚會,純粹的私人聚會比較少,我也不想在無意義的聚會上浪費時間。

印象比較深的是兩年前跟日本的設備廠商錦尚的飯局。這次飯局,也改變了我們的創業進程。

錦尚是做高端設備的企業,我們生產的材料要借助他們的設備進行塗布。在此之前,我前前後後跑了日本20多趟,報告也出了一大堆,可是日本方面的表達都比較模棱兩可,我們對自己的材料是否過關,心裡也沒底。直到這次吃飯,日本方面的部長喝得很高興,在飯桌上用英語對我們說:你們的技術很牛!已經是世界領先水準了!聽到這句話,我們才敢放下心,真正去把技術產品化。

以前日本不太相信中國人自己能做材料,現在連日本做高端設備的大企業都在酒桌上認可了我們的產品,那一刻,我心裡有個聲音說:嗯,這個事兒靠譜了!

都說中國是酒桌上的國家,其實,酒桌文化在世界都是共通的。

你有什麼難忘的酒局經歷呢?

歡迎留言&分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