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我們該如何遠離可怕的經濟泡沫?

有人可能說:經濟泡沫中損失的是不太懂經濟的大眾, 經濟領域的專業精英——經濟學家、銀行家、基金經理……他們本應該能比一般人更早知道泡沫的, 從而更多地避免損失。 可大量資料顯示:這些華爾街金融精英作為一個個市場的參與者, 他們在預測泡沫的水準上一點也不會比老普通人更強, 因為他們在股市中的行為邏輯與大眾一樣, 他們比普通股民惟一區別是他們管的是別人的錢。

正如, 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說的:“泡沫是很難確定的, 除非它破了。 ”

那麼, 到底是什麼引發了經濟泡沫呢?我們是否能逃離經濟泡沫的魔咒呢?我們先看看經濟產生的誘因。

一、經濟泡沫的三大誘因

1、泡沫產生必須要有一個新事物

鬱金香是一個整個歐洲都沒有見過的花, 蒸汽機是一個改變人類經濟社會進程的一個重大發明, 互聯網帶領了人類整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改變。

只有新概念新理念新產品, 才有不確定性, 才有炒作的空間。

2、泡沫離不開大量的流動性

我們的貨幣供應量是美國的百分之一百三十, 中美已是全國貨幣供應量最大的兩個國家。

3、泡沫離不開缺乏經驗的投資者

無論是荷蘭, 無論是英國, 無論是美國, 無論是日本, 無論是迪拜, 任何一個新興市場, 在取代舊經濟成為世界金融霸主的時候往往會經歷一次或者幾次金融或者經濟泡沫,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這個經濟體上存在很多年輕有財富又有很強的創富心理的投資者。

二、為何泡沫屢屢出現?

那麼, 為何經濟發展中總會出現難以預測和難以解釋的非常大的波動呢?

為什麼資本市場會出現非常大的、難以解釋的波動泡沫和崩盤呢?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 金融學也就自然順應而生。 在過去五十年裡, 金融學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希望借助於科學, 希望借助於數學和物理學, 所以有很多很成功的金融學研究者都受過物理學的教育。

美國和奧地利很有名的經濟學家哈耶克在當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後發言, 曾經講到:“經濟學和自然科學最大的區別在於, 在自然科學中我們不需要考慮人的存在, 而在社會科學一個很重要的領域恰恰就是人。 ”

躲在經濟背後其實都是一個個人的行為所產生的效果, 那麼我們就很有必要去研究我們的行為到底是如何導致經濟泡沫的產生?

隨後西方產生了一門新學科叫行為金融學,

這門學科很重要的貢獻就是它把心理學、社會科學和傳統的金融學的研究領域和思路連接在一起。 現在很多心理學家還說我們人類對自己大腦的瞭解, 還不如我們對於外太空和海洋深處的瞭解。

三、行為所引發的思考

我們列出行為金融學裡最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 大家可以逐個思考一下。

問題一:快思考與慢思考?

在人的整個進化過程中, 按照《思考快與慢》這本書上所說, 人類是用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來思考的。

一種是慢思考, 比如一乘二一直乘到五十結果是多少, 就要拿出紙來算一算;如果我現在說, 屋子後面有一隻老虎, 大家的反應就是跑, 大家不會說去想一想這是東北虎還是華南虎, 不會去想一想這是公老虎還是母老虎, 不會去想這只老虎早上吃了飯還是沒吃飯。

我們有一種經過進化形成的本能, 可以很快的, 不需要通過你的大腦中樞就可以做出的決定。

大家覺得投資適用於快思考還是慢思考?

有多少次我們買股票是因為我們吃飯的時候有朋友告訴我們這是一只好股票?

有多少次買股票是因為某次節目上有一個著名的分析員推薦這檔股票?

有多少次買股票是因為我有一個朋友在這個公司工作,他說這個公司是一個好公司?

根據資料統計,中國大部分股民都是快思考的模式,而那些機構投資者及投資老手基本都是用慢思考的方式賺錢。

問題二:你的自信是否過度?

在心理學、行為經濟學中有種現象叫做過度自信。這種涉及到我們主觀判斷的領域裡面,無論是涉及到我們的智商,我們的情商,我們的人緣,考試成績,我們都會有一種過度自信,我們會認為我們的能力會比我們真實的能力要高一些。

在你在進行投資的時候,和其他千萬個投資者在進行競爭進行博弈的時候,你在把握自己資訊的同時,還必須想一想你的對手是誰。如果我們去澳門賭博的話,我們玩德州撲克,一桌是德州撲克的全球冠軍,一桌是從來沒有玩過德州撲克的菜鳥,你會選擇哪一桌?

A股市場之所以特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我們存在著大量的沒有投資能力的投資者,而這些沒有投資能力的投資者恰恰認為自己和巴菲特的投資水準不相上下。正是有這麼多的散戶投資者所以我們的機構投資者才會不得不屈從於,或者說不得不利用散戶投資者的行為偏差。

金融市場特殊的地方在於所有的資訊都是有用的資訊,看多的資訊我們可以買入,看空的資訊我們可以賣出。

問題三:判斷是否存在偏差?

一個非常重要的行為偏差叫做代表性偏差,什麼意思呢,如果有一枚硬幣讓大家猜是正面還是反面,大家說一半一半。那麼要是還是丟硬幣丟了十次都是正面,然後讓大家猜是正面還是反面,大家說很可能是正面,有人說一半一半。實際上還是一半一半,但是當出現反復的事實之後很多人都會受這個事實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泡沫會變成泡沫。

咱們買股票就是賺錢效應,有人賺了錢了,越有人賺錢了越有人覺得這檔股票應該賺錢,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股票市場給投資者帶來的收益其實遠遠低於股票指數上漲的幅度。比如市場上漲了百分之百,而這個股票給社會帶來的財富是遠遠低於百分之百的。

在牛市最開始上漲的時候是沒有多少投資者介入的,也沒有多少資金介入,當牛市漲到頂端的時候,也就是我們看見的A股開戶數最高漲的時候,往往是市場見頂的時候。很多投資者完全無視市場基本面,完全無視市場上累積的風險,認為凡是股票上漲了今後還會繼續上漲。

問題四:交易是否存在情緒化?

情緒化”交易是交易者最容易帶來風險的因素。一些 “新手”交易者看到價格圖表變動劇烈就進行交易,在下一秒鐘市場變化與其“判斷”相反時,他又立即改變交易方向,結果往往是“一錯再錯”。

因此,新入門的投資者不要由情緒決定交易,應該從一開始就養成分析和判斷的習慣,逐漸形成自己的交易風格很重要,也是降低風險的第一步。如果你開始不能掌握市場分析的技巧,向你的經紀商尋求幫助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每一次交易都應該有合理的理由——如果沒有足夠的基本面或者技術分析上的理由儘量不要進入市場。這種等待的時間可能是一天,也可能是一周甚至更長,要由市場的變化決定。

“情緒化”是投資者的“死敵”,所以股票或期貨交易最大的風險可以說來自我們資深的人性弱點。

那麼,我們如何克服情緒化交易呢?首先,要學會自己控制,因為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須能夠控制自己的交易行為。其次,需要獨立思考。不預測,不恐懼,不冒險,始終保持心態平和以及冷靜的頭腦。

從金融行為學理論看,經濟泡沫總是註定要出現,因為大多數人的行為以及思考邏輯是無法徹底改變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遠離經濟泡沫的傷害呢?

首先,我們相信每個成功投資人的背後必然存在一套幫助他們成功的基本原則。

如果沒有原則的約束,那麼當我們面臨重大抉擇之時,我們將變得非常被動,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最應該重視什麼,面對交易選擇也就無從下手。如此一來,我們註定無法回避經濟泡沫所帶來的巨大傷害。

股神巴菲特曾說:“成功投資之第一條要訣是不要虧錢,第二條要訣是別忘了第一條。”這就是巴菲特所堅持的一套成功原則——想不虧錢,就要持有那些安全邊際最大的公司(可口可樂、富國銀行、高盛等)。

其次,我們要形成自己的基本原則,以下五條原則供大家參考:

1.做自己真正想做的研究,而非他人逼迫為之。

2.形成最好的獨立觀點,用以實現投資目標。

3.對自己的觀點進行壓力測試,把身邊最聰明的人找來挑毛病,找出觀點中錯誤的地方。

4.不能太過自信,並善於面對“無知”和“不知”。

5.學會與市場博弈,反思為什麼他們的決定會產生這種結果,從中學習與提高。

我們正在創造這樣一種社群文化:我們容許投資中的犯錯,同時儘快從自己的錯誤中進行識別、分析並吸取經驗教訓。

希望所有認同價值投資理念的朋友們一起加入我們——投資魔方(Investcube)

有多少次買股票是因為某次節目上有一個著名的分析員推薦這檔股票?

有多少次買股票是因為我有一個朋友在這個公司工作,他說這個公司是一個好公司?

根據資料統計,中國大部分股民都是快思考的模式,而那些機構投資者及投資老手基本都是用慢思考的方式賺錢。

問題二:你的自信是否過度?

在心理學、行為經濟學中有種現象叫做過度自信。這種涉及到我們主觀判斷的領域裡面,無論是涉及到我們的智商,我們的情商,我們的人緣,考試成績,我們都會有一種過度自信,我們會認為我們的能力會比我們真實的能力要高一些。

在你在進行投資的時候,和其他千萬個投資者在進行競爭進行博弈的時候,你在把握自己資訊的同時,還必須想一想你的對手是誰。如果我們去澳門賭博的話,我們玩德州撲克,一桌是德州撲克的全球冠軍,一桌是從來沒有玩過德州撲克的菜鳥,你會選擇哪一桌?

A股市場之所以特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我們存在著大量的沒有投資能力的投資者,而這些沒有投資能力的投資者恰恰認為自己和巴菲特的投資水準不相上下。正是有這麼多的散戶投資者所以我們的機構投資者才會不得不屈從於,或者說不得不利用散戶投資者的行為偏差。

金融市場特殊的地方在於所有的資訊都是有用的資訊,看多的資訊我們可以買入,看空的資訊我們可以賣出。

問題三:判斷是否存在偏差?

一個非常重要的行為偏差叫做代表性偏差,什麼意思呢,如果有一枚硬幣讓大家猜是正面還是反面,大家說一半一半。那麼要是還是丟硬幣丟了十次都是正面,然後讓大家猜是正面還是反面,大家說很可能是正面,有人說一半一半。實際上還是一半一半,但是當出現反復的事實之後很多人都會受這個事實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泡沫會變成泡沫。

咱們買股票就是賺錢效應,有人賺了錢了,越有人賺錢了越有人覺得這檔股票應該賺錢,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股票市場給投資者帶來的收益其實遠遠低於股票指數上漲的幅度。比如市場上漲了百分之百,而這個股票給社會帶來的財富是遠遠低於百分之百的。

在牛市最開始上漲的時候是沒有多少投資者介入的,也沒有多少資金介入,當牛市漲到頂端的時候,也就是我們看見的A股開戶數最高漲的時候,往往是市場見頂的時候。很多投資者完全無視市場基本面,完全無視市場上累積的風險,認為凡是股票上漲了今後還會繼續上漲。

問題四:交易是否存在情緒化?

情緒化”交易是交易者最容易帶來風險的因素。一些 “新手”交易者看到價格圖表變動劇烈就進行交易,在下一秒鐘市場變化與其“判斷”相反時,他又立即改變交易方向,結果往往是“一錯再錯”。

因此,新入門的投資者不要由情緒決定交易,應該從一開始就養成分析和判斷的習慣,逐漸形成自己的交易風格很重要,也是降低風險的第一步。如果你開始不能掌握市場分析的技巧,向你的經紀商尋求幫助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每一次交易都應該有合理的理由——如果沒有足夠的基本面或者技術分析上的理由儘量不要進入市場。這種等待的時間可能是一天,也可能是一周甚至更長,要由市場的變化決定。

“情緒化”是投資者的“死敵”,所以股票或期貨交易最大的風險可以說來自我們資深的人性弱點。

那麼,我們如何克服情緒化交易呢?首先,要學會自己控制,因為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須能夠控制自己的交易行為。其次,需要獨立思考。不預測,不恐懼,不冒險,始終保持心態平和以及冷靜的頭腦。

從金融行為學理論看,經濟泡沫總是註定要出現,因為大多數人的行為以及思考邏輯是無法徹底改變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遠離經濟泡沫的傷害呢?

首先,我們相信每個成功投資人的背後必然存在一套幫助他們成功的基本原則。

如果沒有原則的約束,那麼當我們面臨重大抉擇之時,我們將變得非常被動,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最應該重視什麼,面對交易選擇也就無從下手。如此一來,我們註定無法回避經濟泡沫所帶來的巨大傷害。

股神巴菲特曾說:“成功投資之第一條要訣是不要虧錢,第二條要訣是別忘了第一條。”這就是巴菲特所堅持的一套成功原則——想不虧錢,就要持有那些安全邊際最大的公司(可口可樂、富國銀行、高盛等)。

其次,我們要形成自己的基本原則,以下五條原則供大家參考:

1.做自己真正想做的研究,而非他人逼迫為之。

2.形成最好的獨立觀點,用以實現投資目標。

3.對自己的觀點進行壓力測試,把身邊最聰明的人找來挑毛病,找出觀點中錯誤的地方。

4.不能太過自信,並善於面對“無知”和“不知”。

5.學會與市場博弈,反思為什麼他們的決定會產生這種結果,從中學習與提高。

我們正在創造這樣一種社群文化:我們容許投資中的犯錯,同時儘快從自己的錯誤中進行識別、分析並吸取經驗教訓。

希望所有認同價值投資理念的朋友們一起加入我們——投資魔方(Investcube)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