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黃姚古戲臺,戲韻嫋嫋,往事悠悠……

戲臺

不僅是一種建築形制

更是一方文化展臺

鑼鼓喧天, 絲竹盈耳

多少波瀾壯闊、哀婉纏綿的故事

在此粉墨登場, 劇情曲折委婉

訴說著忠孝節義、世間百態

演員水袖輕舞, 觀眾如癡似醉

明朝時期, 搭台唱戲

在鐘靈毓秀的賀州市昭平縣, 伴隨著聲聲清越的唱戲聲, 典雅古樸的黃姚古戲臺也應運而生。 黃姚古戲臺儼然一座歷史豐碑, 屹立在這塊古樸優雅的土地上, 經世紀風雨的洗禮, 滲透著濃郁的文化色彩。

黃姚古戲臺之所以古, 就因為它歷史悠久, 風格古樸, 是古人的傑作。

黃姚古戲臺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始建于明朝萬曆三年(1524年), 被列為廣西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乾隆、光緒年間曾多次重修, 1983年昭平縣人民政府再次重修。

這是一座亭閣式戲臺, 以八根木柱作支架, 為單簷木石磚瓦結構, 平面呈“凸”字形。 戲臺雕樑畫棟 , 古樸典雅, 閣頂塑有二龍戲珠, 基部四周用方形大石板圍砌, 牢固美觀。

前臺天花板中間有一幅“雙鳳奔月圖”, 色彩絢麗, 富有民族藝術特色。 前臺地面則鋪設火磚, 檯面鋪設木板, 與地面架空, 形成共鳴台腔, 舊時台底四角還放置大水缸, 以增強共鳴效果, 如此臺上唱戲, 台下回聲共鳴, 以致聲傳十裡, 充分顯示了民間工匠與藝人的聰明與才智。

戲臺裝飾有楹聯匾額, 戲臺正中匾額上“可以興”三字出自黃姚舉人林作楫之手, 整個戲臺古色古香, 流露出書香墨寶之氣, 增添了建築的文化品味。

繁華未逝, 戲臺依舊

黃姚古戲臺是廣西保存最好而最具建築特色的一座古戲臺。 如今, 這座古戲臺不僅僅只是供遊人觀賞的“時代產物”, 它更成為了群眾自娛自樂的表演平臺。

每當節慶假日或是週末閒暇, 古戲臺就會表演戲劇小品, 戲臺前觀眾如雲, 靜看古戲臺, 感受時光變遷;演員奔走在古戲臺上, 唱盡世間百態, 極強感染力的劇情, 濃濃鄉音的聲韻, 在這座舞臺上不僅為周邊群眾和遊玩旅客帶來一場場免費的極具民俗特色的表演, 還為黃姚古戲臺平添了絢麗的色彩。

戲臺,如同當地人民的生活縮影,臺上台下的面孔在不斷變化,戲目也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但融入老百姓骨髓、融入血液的戲劇情結是不變的,經千年風雨、曆百年滄桑,仍巍然屹立的古戲臺也是不變的。

世界變化太快,我們似乎更加留戀那些車、馬、郵件都慢的舊時光,來黃姚古戲臺,靜看一場戲,感受那些慢而美好的時光吧!

本期至此 謝謝觀看

圖片來源於網路

戲臺,如同當地人民的生活縮影,臺上台下的面孔在不斷變化,戲目也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但融入老百姓骨髓、融入血液的戲劇情結是不變的,經千年風雨、曆百年滄桑,仍巍然屹立的古戲臺也是不變的。

世界變化太快,我們似乎更加留戀那些車、馬、郵件都慢的舊時光,來黃姚古戲臺,靜看一場戲,感受那些慢而美好的時光吧!

本期至此 謝謝觀看

圖片來源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