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為什麼王羲之的書法都說好?

談到結構變化, 現代人大都從形式上進行解讀, 這是可以抓到的, 可以分析的。 魏碑、墓誌, 以及較前的東漢隸書, 在形式的變化上都很用心, 再如大師級書法家像王羲之, 的確在形式上做了很多功課, 比如《聖教序》這樣經典的作品, 在這方面也極為重視。

首先提出的是疏密, 無非是對漢字的筆劃進行構架, 對漢字的空間個性處理, 使結構變得活潑有趣, 而不流於死板。

強調上部空間

這幾個字, 比如“明”, 有意把筆劃集中在下面, 使上面的空間空闊, “空”、“無”處理方法是一樣的。 “相”左豎向上伸展, 相對下面空間緊湊, 上面寬綽。

誇大上下空間

“其”, 極明顯中間兩個小橫更接近, 這樣的處理在《蘭亭序》中的“陰”、“禊”也有同樣的處理, 可知不是偶爾為之, 造成一種疏密的變化。 “無 ”, 明顯地造成上下空間的誇大。

擴大下部空間

強調右下空間

擴大中部空間

如上兩字, 聖教序常常做有意的誇大, 無論是上下結構還是左右結構, 這方面比較用心, 在碑文中也較常見。

強調左部空間

“月”是把筆劃貼近右豎, 左面空間空出來。 “而”、“道”是強調左下部分的空間。

空間的處理, 是因字、因時而作處理的, 在這方面, 《聖教序》給了我們極多的啟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