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互金企業向供應鏈金融進發 或可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從2016年開始, 各方關於供應鏈金融的討論就開始持續升溫, 甚至有觀點認為, 這將成為下一個風口, 或迎來一輪爆發式發展。 但由於供應鏈金融存在中小企業多、鏈條長、額度大、產業環境複雜等因素, 要啟動各個產業的供應鏈金融有效、快速、便捷的流轉仍然困難重重。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卻有互聯網金融公司開始考慮向供應鏈金融方向進發, 通過向下游進行延伸等方式, 在合規的前提下, 開展相關業務, 在啟動供應鏈金融的同時也為鏈條上的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

互金平臺進入供應鏈金融存障礙

供應鏈金融, 從本質上講, 是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繫在一起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 有著關聯性強、資金需求大等特性;另外, 供應鏈金融是以市場和客戶需求為導向, 將客戶、供應商、製造商、銷售商、服務商等合作夥伴連成一個完整的鏈狀結構。

“因此, 供應鏈金融最大的難點便是核心企業對上下游企業的把控, 形成閉環;另外還有限額的要求, 也是互金平臺進入供應鏈金融所必須考慮的”, 立業貸董事長魏子群說道。

魏子群還表示, 以汽車供應鏈金融為例, 如何打造核心企業, 實現對上下游企業如汽車生產、銷售、保養以及二手車市場等, 在資訊流、物流、資金流方面的控制, 是目前國內市場打造汽車供應鏈金融最大的難點, “因此在當前的政策背景下, 互金平臺要想打造供應鏈金融, 更多是通過圍繞特定的行業, 比如一些資金需求量較小的板塊, 才能更好地滿足監管的合規性”。

普匯雲通總裁董玉贊則認為, 供應鏈金融是指圍繞核心企業,

對商流、資訊流、物流、資金流進行控制, 通過應收賬款質押、貨權質押等手段, 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的綜合性金融產品和服務。 目前來說, 要做好供應鏈金融, 難點和核心點重在核心企業資源的抓取以及項目風險把控。

瑾瑜科技集團總裁葛紹春表示, 供應鏈金融切入難是難在金融行業對其他實體細分行業的不專業, 導致了無法深入合作, 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重點是企業未上規模。

由此可見, 雖然行業普遍看好供應鏈金融未來發展, 但是在落地過程中, 面臨的問題和障礙也是重重。

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持續存在

供應鏈金融依附於產業鏈存在, 看上去規模很大, 但這並不意味著鏈條上的企業都是大型企業,

恰恰是眾多的中小微企業構成了供應鏈金融。

《2017-2022年中國企業經營專案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分析報告》表明,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有4000萬家, 占企業總數的99%, 貢獻了中國60%的GDP、50%的稅收和80%的城鎮就業, 可以說是實體經濟的最重要組成部分。 與此同時, 根據相關民營經濟研究會發佈的報告顯示, 51%的中小微企業感到融資是發展中的最大困難, 而對融資便利性感到滿意的只有27%。 由此看來, 解決中小企業發展問題, 尤其是融資問題, 就是在打通供應鏈金融、推動實體經濟發展。

董玉贊認為, 在供應鏈金融中, 核心企業可能其本身並不存在融資困難問題, 但其上下游有大量的供應商, 其中大多數為中小企業,

其長期面臨融資難、融資成本高、貸款期限不靈活等問題。 而供應商有很多應收賬款結算, 核心企業資金使用具有週期性, 如果供應商希望能夠更早使用這筆資金, 過去只能選擇等待, 或通過票據貼現。 有急需資金的企業只能尋求小額貸款公司或其他管道融資。

葛紹春則表示, 供應鏈金融只是整個金融體系裡的一個分支, 所以供應鏈金融是能解決一部分實體經濟的需求的。 實體經濟要發展, 要解決兩個問題, 一是順應時勢, 根據市場需求的改變不斷調整自己;二是合理創新, 做能夠得著、客戶需要的創新, 比如融資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等。

上述問題或已有解決方案

針對互金企業金融進入供應鏈金融的諸多難點、障礙, 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等問題,相關互金平臺或已有解決方案。

魏子群表示,立業貸將進入汽車供應鏈金融,主要是向下游進行拓展,滿足限額要求,開拓多元化業務。

他表示,以立業貸本身為例,最近平臺與美的集團旗下葡萄汽車達成戰略合作,開展在美的集團體系內開展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合作,包括關聯集團、全國聯盟企業、聯盟企業經銷商體系以及物流配送企業等上下游相關企業及體系內員工的金融服務需求。這種衍生型供應鏈金融,一方面解決了風控和資產來源問題,同時也很好的滿足了監管的限額規定。

董玉贊表示,普匯雲通也將深耕汽車供應鏈金融,不過主要針對鏈條當中企業端的相關需求。

董玉贊表示,以普匯雲通為例,其主要專注於汽車供應鏈金融領域,借款企業主要為中小微企業,相較而言,本身具有小額、分散的特點,一般還未達到借貸限額要求,所以100萬限額對於平臺來說並不是很大的問題。此外,企業資金周轉也可以根據發展需求以及階段,進行分期融資,在風險控制範圍內,通過對現金流的充分利用進行資金平衡與最大化利用。

從操作層面而言,主要是借助集團公司金睿財富控股旗下的各大產業園區資源,連結到核心企業及其眾多有資金需求的上下游企業,同時向其他相關聯的企業延伸,快速形成資產池,確保優質項目與資產的引進,並能對借款企業進行嚴格的資質審核;另外,平臺還可以依靠園區管委會以及核心企業的證明材料以及貿易往來憑證、相關輔助資訊等,通過預付帳款、應收賬款、動產以及貨權質押等融資方式進行風險預防,在風險可控的同時,借助互聯網金融成本低、效率高、覆蓋面廣的特點,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通過鎖定汽車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找到急需資金的中小微企業,再盤活應收賬款,2017年第三季度幫助融資的中小企業數量達213家,發展模式為‘互聯網+金融+產業園’”,董玉贊說道。

葛紹春表示,融裕貸專注於五金模具行業的供應鏈金融。

葛紹春表示,融裕貸通過在五金模具行業中找到優質的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建立精准的質押物評估體系,結合平臺在金融領域的專業能力搭建出具有競爭力的供應鏈金融模式。

葛紹春還表示,通過對客戶的調研發現,實體企業的融資需求是階段性的,供應鏈金融的核心是通過倉儲質押變現來提升企業現金流,因此在整個風控體系設計裡相關資料都是經自身平臺開發軟體進行管理,可以隨時根據需要對投資者或合作機構進行披露;並且資料的即時監控及風險預警可以讓平臺時時刻刻瞭解企業實際情況。

“融裕貸在供應鏈金融方面會考慮與銀行等機構合作,或是通過聯合放貸的形式實現”,他說道。


供應鏈金融或將朝全球供應鏈金融模式發展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國務院首次就供應鏈創新發展出臺的指導性檔。業內普遍認為,此舉將對提升我國供應鏈發展水準發揮重要作用。《意見》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應鏈領先企業,重點產業的供應鏈競爭力進入世界前列,中國成為全球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重要中心。可以預見,未來,國家政策方面的扶持將成為供應鏈金融發展的一大助力。

針對供應鏈金融具體的未來發展方向,眾說紛紜。

董玉贊認為,受成本等因素影響,商業銀行普遍側重不動產融資授信,對應收賬款等動產融資授信動力不足,供應鏈金融平臺作為國內傳統金融機構的補充將越來越明顯。

此外,未來的供應鏈金融也將朝著全球供應鏈金融模式發展,各重要參與者將積極融入全球供應鏈網路,企業將建立重要資源和產品全球供應鏈風險預警系統,而供應鏈金融平臺的撮合作用也將日益重要。

葛紹春則認為,供應鏈金融未來有3大發展趨勢:

一是互聯網化:企業每次借款還款均通過線上完成,手續簡便、隨借隨還,極大地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提高企業資金周轉率;

二是細分領域精准化:針對各個細分領域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

三是大資料應用:大資料應用或大資料平臺的建設是“互聯網+”浪潮下的供應鏈金融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總而言之,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資料採擷、處理水準的不斷提高,未來,供應鏈金融參與主體在掌握了大量的動態客戶交易資訊之後,可以準確地對客戶資訊進行分類、整理、分析,從而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

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等問題,相關互金平臺或已有解決方案。

魏子群表示,立業貸將進入汽車供應鏈金融,主要是向下游進行拓展,滿足限額要求,開拓多元化業務。

他表示,以立業貸本身為例,最近平臺與美的集團旗下葡萄汽車達成戰略合作,開展在美的集團體系內開展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合作,包括關聯集團、全國聯盟企業、聯盟企業經銷商體系以及物流配送企業等上下游相關企業及體系內員工的金融服務需求。這種衍生型供應鏈金融,一方面解決了風控和資產來源問題,同時也很好的滿足了監管的限額規定。

董玉贊表示,普匯雲通也將深耕汽車供應鏈金融,不過主要針對鏈條當中企業端的相關需求。

董玉贊表示,以普匯雲通為例,其主要專注於汽車供應鏈金融領域,借款企業主要為中小微企業,相較而言,本身具有小額、分散的特點,一般還未達到借貸限額要求,所以100萬限額對於平臺來說並不是很大的問題。此外,企業資金周轉也可以根據發展需求以及階段,進行分期融資,在風險控制範圍內,通過對現金流的充分利用進行資金平衡與最大化利用。

從操作層面而言,主要是借助集團公司金睿財富控股旗下的各大產業園區資源,連結到核心企業及其眾多有資金需求的上下游企業,同時向其他相關聯的企業延伸,快速形成資產池,確保優質項目與資產的引進,並能對借款企業進行嚴格的資質審核;另外,平臺還可以依靠園區管委會以及核心企業的證明材料以及貿易往來憑證、相關輔助資訊等,通過預付帳款、應收賬款、動產以及貨權質押等融資方式進行風險預防,在風險可控的同時,借助互聯網金融成本低、效率高、覆蓋面廣的特點,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通過鎖定汽車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找到急需資金的中小微企業,再盤活應收賬款,2017年第三季度幫助融資的中小企業數量達213家,發展模式為‘互聯網+金融+產業園’”,董玉贊說道。

葛紹春表示,融裕貸專注於五金模具行業的供應鏈金融。

葛紹春表示,融裕貸通過在五金模具行業中找到優質的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建立精准的質押物評估體系,結合平臺在金融領域的專業能力搭建出具有競爭力的供應鏈金融模式。

葛紹春還表示,通過對客戶的調研發現,實體企業的融資需求是階段性的,供應鏈金融的核心是通過倉儲質押變現來提升企業現金流,因此在整個風控體系設計裡相關資料都是經自身平臺開發軟體進行管理,可以隨時根據需要對投資者或合作機構進行披露;並且資料的即時監控及風險預警可以讓平臺時時刻刻瞭解企業實際情況。

“融裕貸在供應鏈金融方面會考慮與銀行等機構合作,或是通過聯合放貸的形式實現”,他說道。


供應鏈金融或將朝全球供應鏈金融模式發展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國務院首次就供應鏈創新發展出臺的指導性檔。業內普遍認為,此舉將對提升我國供應鏈發展水準發揮重要作用。《意見》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應鏈領先企業,重點產業的供應鏈競爭力進入世界前列,中國成為全球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重要中心。可以預見,未來,國家政策方面的扶持將成為供應鏈金融發展的一大助力。

針對供應鏈金融具體的未來發展方向,眾說紛紜。

董玉贊認為,受成本等因素影響,商業銀行普遍側重不動產融資授信,對應收賬款等動產融資授信動力不足,供應鏈金融平臺作為國內傳統金融機構的補充將越來越明顯。

此外,未來的供應鏈金融也將朝著全球供應鏈金融模式發展,各重要參與者將積極融入全球供應鏈網路,企業將建立重要資源和產品全球供應鏈風險預警系統,而供應鏈金融平臺的撮合作用也將日益重要。

葛紹春則認為,供應鏈金融未來有3大發展趨勢:

一是互聯網化:企業每次借款還款均通過線上完成,手續簡便、隨借隨還,極大地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提高企業資金周轉率;

二是細分領域精准化:針對各個細分領域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

三是大資料應用:大資料應用或大資料平臺的建設是“互聯網+”浪潮下的供應鏈金融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總而言之,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資料採擷、處理水準的不斷提高,未來,供應鏈金融參與主體在掌握了大量的動態客戶交易資訊之後,可以準確地對客戶資訊進行分類、整理、分析,從而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