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荒原狼》,國人知道的太少了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荒原狼》, 國人知道的太少了

對於作家, 特別是終其一生寫作的人, 都有著思想上的輪回。

許多作家人到中年都會有一本精神狀態近乎瘋狂的作品——納博科夫的《斬首之邀》,

賈平凹的《廢都》, 還有這本黑塞的《荒原狼》。

先是探索人生, 認識世界, 繼而思索生命, 斟酌命運, 在人世間一步步絕望, 在絕望中一步步瘋狂, 痛苦來源於分裂, 而分裂隨著人生不斷深化, 到了中年, 他們要給自己一個交代, 也給世界一個說明。

選擇什麼樣的世界觀?讓自己的心靈寄存在哪裡?從俗世的娛樂化與個人的崇高之間, 從道德的自覺與自身的背德之間, 從個人的追求與自我的懦弱之間, 從理想的純粹與現實的污濁之間。 他們不斷撕扯, 因他人痛苦, 因自身痛苦。

為什麼尤為讚賞黑塞?他很早就意識到他的痛苦, 以及隨之而來的瘋狂了。 他把它當作一個需要長期對付的敵人,

一頭與他如影相隨的狼。 《荒原狼》是他與之周旋了幾十年的成果。 在長久的折磨人的苦役後, 他竟然保持了理智。

他不僅絲絲縷縷地刻畫了他人, 再刻畫自己, 還刻畫了究竟是什麼在讓他痛苦, 怎麼個痛苦法。 他將這些思想與情緒及其具體表像分門別類地整理好, 然後精心安排了一場殊死搏鬥。 最後他還要鬥贏了, 他徹底認清對手, 征服敵人——分裂的痛苦, 還一一總結了過往的慘敗, 最重要的是, 他是給出了解決方案, 他給出了切實可行, 具備指導性的方案。

小說的主人公哈勒爾是個正直的作家, 他鄙視現代社會生活方式, 常常閉門不出, 令人窒息的空氣使他陷於精神分裂的境地。 一天他偶爾讀到一本《評荒原狼》的小書, 頓覺大夢初醒, 認為自己就是一個“人性”和“狼性”並存的荒原狼。 之後他應邀參加聚會, 發現與會者都有狹隘的民族主義觀點, 而他的反戰言論遭到斥責, 更覺自己孤獨;回家時他遇到酒吧女郎赫爾米娜, 獲得肉欲歡樂;經赫爾米娜介紹他又結識了音樂人帕布洛和一姑娘瑪麗亞,

他在音樂和感官享受中忘卻了一切煩惱和憂慮。 但當他看到赫爾米娜和帕布洛親近時, 便“狼性”大發, 出於嫉妒將赫爾米娜殺死。

赫爾曼·黑塞被稱為德國浪漫派最後一位騎士, 《荒原狼》曾轟動歐美, 被湯瑪斯·曼譽為德國的《尤利西斯》。 1946年, “由於他的富於靈感的作品具有遒勁的氣勢和洞察力, 也為崇高的人道主義理想和高尚風格提供了一個範例”, 獲諾貝爾文學獎。

對於荒原狼而言, 死亡是力量之源。 他從死亡中汲取力量, 想到自己隨時可以選擇死去, 便不再懼怕世上的任何苦難。 如果此刻, 你自問可以毫無遺憾的死去, 那麼世界上就沒有任何所謂強大的現實可以將你打倒。

放下無度而平庸的欲望, 在雨裡奔跑或者放聲歌唱吧, 忘記周圍來自平庸者的目光, 酣暢淋漓地淋地擁抱屬於你的洗禮吧, 從此, 世界上沒有任何雨水能滲進你的情緒, 因為你的生命如此壯麗。

從今天起, 請你不要再庸庸碌碌, 不要再唯唯諾諾, 不要在那欺軟怕硬的現實面前低頭。 請你露出憤怒的牙齒, 請你發出恣睢的狂笑, 我要看到你藐視一切的下巴, 我要聽到你振聾發聵的呼喊, 請你, 極盡囂張起來吧!

赫爾曼黑塞完全超越了時代。他沒有停留在自身的迷茫中,沒有糾結於表現種種細膩的情感,或者試圖憑藉場面和故事的磅礴激蕩去震撼人心,而是打破了自身和時代的局限,大膽的,直接的去剖析自我,以及當時的一代人。這部作品中複雜深入的心裡描寫,大量意象的運用,也可以說是開了現代主義小說的先河。最後,以書中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

不管這是高度的智慧,還是最簡單的天真幼稚,誰能盡情享受瞬間的快樂,誰總是生活在現在,不瞻前顧後,誰懂得這樣親切謹慎的評價路邊的每一朵小花,評價每個小小的嬉戲的瞬間價值,那麼生活就不能損害他一絲一毫。

赫爾曼黑塞完全超越了時代。他沒有停留在自身的迷茫中,沒有糾結於表現種種細膩的情感,或者試圖憑藉場面和故事的磅礴激蕩去震撼人心,而是打破了自身和時代的局限,大膽的,直接的去剖析自我,以及當時的一代人。這部作品中複雜深入的心裡描寫,大量意象的運用,也可以說是開了現代主義小說的先河。最後,以書中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

不管這是高度的智慧,還是最簡單的天真幼稚,誰能盡情享受瞬間的快樂,誰總是生活在現在,不瞻前顧後,誰懂得這樣親切謹慎的評價路邊的每一朵小花,評價每個小小的嬉戲的瞬間價值,那麼生活就不能損害他一絲一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