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阿裡收穫一個出色的財季,美國投資者卻不認可?

11月2日晚, 阿裡巴巴公佈2018財年第二個財季的表現, 從7月1日-9月30日, 阿裡營收為551.22億元(約合82.85億美元), 同比增長61%。 淨利潤為174.08億元(約合26.16億美元), 同比增長146%。

數據很完美, 是吧?對, 這應該是自阿裡巴巴自2015年6月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個財季, 以至於阿裡CEO張勇毫不掩飾地直言“我們收穫了一個出色的季度, 動力是我們的消費者洞察和科技創新, 為阿裡巴巴經濟體中的客戶提供的價值不斷增加。 ”

但似乎美國投資者並不認可這種“出色”, 財報公佈後, 阿裡股價盤前漲逾4%, 最後收盤收跌-0.68%, 中途還曾跌出1個多點, 當然這裡面有受大盤拖累的因素, 但是同樣是財報利好的索尼, 股價高開高走, 最後收漲3.10%。 阿裡在如此驚豔的財報之下, 股價如此的走勢, 背地裡應該隱含著很多不為人知的資訊。

其實, 如果對比阿裡過去幾個季度的財報, 我們會發現一些有意思的變化。 如, 阿裡已經有好幾個季度不再公佈GMV指標了, 在昨天財報裡又出現了;如, 利潤率又下降了, 第一財季運營利潤率為35%, 在過去一季繼續下跌為30%。

關於GMV的問題, 當阿裡還是一家標準意義的電商公司的時候, GMV是必定公佈的指標, 這是評估一家電商公司的業務量和用戶數的重要指標,

也是過去阿裡用來證明自己是世界第一電商平臺的重要證據。 但隨著阿裡走向多元化經營, 逐步拓展至雲計算、娛樂、傳媒和其他創新型業務, 阿裡也公開發聲說要轉型為一家科技公司, 近幾個季度以來, 阿裡已經很少再提及GMV的資料情況了, 因為GMV已經不足以概括阿裡的業務情況。 為什麼這季的財報上GMV又出現了?我猜測:一是為雙11造勢, 馬上雙11了, 雙11最有價值的指標就是GMV, 這時候再喚醒下大家對阿裡的輝煌戰績;二是其他業務增長情況一般(實在拿不出手), 尤其是盈利情況, 還是靠核心電商再刷一波流量吧。

關於利潤率問題, 由於最近阿裡巴巴重要戰略部署很多都在推進執行階段, 其中涉及很多重大的投資,

如達摩院的1000億如果真按計劃執行, 將吃掉大部分的利潤, 要知道每年投入330億去做技術研究對阿裡而言是一件極需要勇氣的事情, 因為阿裡從本質上來說還是一家商業公司, 還沒有形成科技轉化機制, 這意味著其巨額投資無法在短期內轉化為收入, 這一點跟華為是不一樣的, 華為本身是一家技術公司, 其技術轉化的速度非常高, 研發的投入可以快速轉化為收入。 阿裡過去一個財季利潤為166億元, 330億的投入相當於半年的利潤啊, 這風險難怪投資者會擔心。

另外, 阿裡對實體經濟的投入也讓投資者不太放心, 阿裡近年來重資投入到盒馬, 銀泰等實體的超市和管道, 這個阿裡過去取得巨大成功的玩法是不太一樣的, 阿裡正在從一家玩模式創新的輕資產公司逐漸變成一家玩資產收益的重資產公司。 雖然業界都認為這是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佈局, 虛實結合的商業模式讓企業在對抗不確定的未來風險時具有更牢固的基礎和更多的手段, 但這實體經濟過去多年來一直是阿裡玩法的對立面, 是阿裡玩法想去挑戰和顛覆的對象,今天阿裡正在成為自己曾經“最討厭的人”,另外,哪怕這種玩法很科學合理適應未來,但畢竟這種新玩法尚未得到市場驗證,而美國投資者,包括華爾街那群控制者世界經濟的大鱷們,他們評估一家企業只單純地看幾個固定的指標,他們不知道,也不關心阿裡想要成為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是阿裡玩法想去挑戰和顛覆的對象,今天阿裡正在成為自己曾經“最討厭的人”,另外,哪怕這種玩法很科學合理適應未來,但畢竟這種新玩法尚未得到市場驗證,而美國投資者,包括華爾街那群控制者世界經濟的大鱷們,他們評估一家企業只單純地看幾個固定的指標,他們不知道,也不關心阿裡想要成為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