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五大中國企業國外投資失敗案例:32億美元買了5個教訓!

休斯頓時報能源專欄特約記者:保羅凱利

1. 上汽折戟韓國:5億美元買教訓

2004年, 上汽花5億美元控股雙龍, 在當時曾經是一件被大吹大擂的並購案。

上汽將此次並購作為實現其全球戰略目標的主要步驟。 但由於整合不當, 雙方磨合了長達4年之久, 最終以失敗告終, 上汽耗資5億美元僅僅買了一個跨國並購的教訓

2. 平安收購富通:衝動的懲罰

這一筆讓中國平安當初為之興奮的海外投資,

目前看來已經是噩夢一場。 根據2008年12月2日富通集團的公報, 在拆分後, 富通目前僅剩國際保險業務、66%的結構型投資組合權益與汽車融資的資產同負債, 且富通將不再涉及任何銀行業務。 至2008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富通僅報于0.93歐元。  

3. 中航油:投資期貨, 折戟沉沙

2004年底, 曾被中國企業捧為“走出去”戰略棋盤上過河尖兵的中國航油股份有限公司, 因總經理陳久霖在石油期權和期貨投機中判斷失誤, 累積超過5.5億美元的虧損, 並於2004年11月30日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請破產保護。

4. 中投公司:投資黑石, 資產縮水

2007年3月才開始籌備的中投公司, 在5月就斥資30億美元外匯儲備以29.605美元/股的價格參股美國私募基金巨頭黑石集團10%的IPO。 這項交易成立的初衷旨在為中國1.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尋找多元化投資出路, 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截至美國時間2008年2月12日, 中投公司在黑石投資中的虧損額達12.18億美元。

5. 中機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瓜地馬拉Jaguar項目, 被欺詐3億美元

2007年, 美國艾奕能源(Ashmore Energy International, 原安然餘孽, 以下簡稱“AEI”),主動找到中機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CMNC”) 希望雙方合作位於瓜地馬拉南部比鄰太平洋的奎特劄爾港(Puerto Quetzal)以北25公里處的Jaguar火電廠項目。 2008年雙方簽訂協定, 但是在合作的過程中, AEI陰險狡詐, 通過各種非法手段(搶@擊、非法@拘禁、投@毒、收買@賄賂@官員等等手段), 最終欺詐中方3億美元。

對於中國企業“走出去”, 你有什麼想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