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當小貝遇上黃磊:據說顧家、愛孩子的男人,他們都是這樣做的

《新結婚時代》裡, 顧小西有一個經典的抱怨:“折騰出一個孩子出來, 男的只需忙活十幾分鐘, 女的得累上一年多, 打起官司來這孩子還是兩個人的, 兩個人享有同等的權利。 ”

而最值得玩味的是, 就連家務小能手、愛妻達人何建國也是這樣回答妻子的:“生下來我媽給你帶!”而不是:“我帶!”

在中國傳統中, 父親們大多扮演著權威的角色, 他們是家裡的核心、經濟支柱, 形象一般都是嚴肅而不苟言笑的, 哪裡能像個女人似的圍著尿布、奶瓶轉呢!

他們要麼忙於工作, 要麼忙於應酬。 似乎妻子越是能幹, 他們越是放心地不著家。

而事實上, 我們同樣也看到不少真正顧家、愛孩子的老爸們, 他們都是怎麼做的呢?

遠的如, 貝克漢姆家大公子布魯克林18歲的生日的時候, 小貝全家做足了準備, 小貝更是放出了一張從未對外公佈的照片, 慶祝自己的大兒子成年。

小貝甚至在社交網上這樣說道:

18年前, 這個小男孩來到了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感受到的不止是幸福。

從第一天開始, 他在夜裡就不睡覺。 唯一的辦法就是我把他帶到車裡, 放著男孩地帶的歌曲才能睡著。

終於, 他現在再也不用聽著歌睡覺了, 布魯克林已經從一個漂亮的小男孩長大成為帥氣、有禮貌的年輕人。

我很驕傲他陪著我度過了我的職業生涯, 而且他長成了我所希望的那樣的人。 生日快樂!現在你終於可以帶著我, 咱爺倆去酒吧喝一杯了!”

字裡行間, 透出的都是濃濃的父愛。

近的如黃磊, 馬不停蹄地工作之餘, 仍關心著兒女的點滴成長和變化。 哪怕在外地, 兒女的事, 也都記在心頭, 不因距離而推卸自己的責任。

配合多多玩自拍

遠端引導孩子

其實, 爸爸之所以較少參與育兒, 一方面因為爸爸們時間有限, 另一方面, 許多爸爸著實不懂得如何參與到育兒中。

幸好, 越來越多的爸爸們也開始努力要去好好陪孩子了。 好事。 其實也並不會花掉你更多的時間呢。 比如, 我們可以尋找一些高品質陪伴孩子的方法:

把遊戲做通道, 跟隨孩子, 去“聽聽”他們的內心世界

遊戲對孩子的重要性, 再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而爸爸們無論是力量、思維方式還是高度、視野等, 都比媽媽更適合陪孩子玩遊戲。

可是, 很多爸爸們都無法理解, 總認為讓孩子自己玩兒也挺好。

那我先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一位爸爸和孩子在家裡扔抱枕, 互相追逐打鬧。 ——這樣一個場景中, 其實含有豐富的情緒和心理動作。 孩子和爸爸玩得很開心。 孩子在追逐中鍛煉到自己的大動作以及投擲的精准度;枕頭打中爸爸後給孩子帶去快樂和成就感;爸爸如果再去誇孩子“力氣真大”、“跑得真快”之類, 都會給孩子帶去自信;爸爸和孩子鬧作一團、其樂融融, 促進爸爸和孩子之間的互相信賴和親密度。

最簡單的一個遊戲也可能有強烈的情緒暗流。 譬如我的一個朋友最近告訴我, 他把孩子從老家接到身邊了, 已經三歲了。 為了彌補之前一直缺席的損失, 所以會經常陪孩子玩兒。 不過有一個問題讓這位孩子爸很苦惱, 那就是孩子總會玩著玩著就哭鬧。他說:孩子會讓我去扮演一個角色,而我聽不明白他意思的話,他會突然就莫名其妙哭。

其實,這個朋友的孩子所發洩的情緒,跟遊戲毫無關係,他是將別處積累的情緒借機發洩了出來。一個長時間被父母擱著老家的孩子初回到父母身邊,他會自己嘗試彌補曾經父母欠下的東西。

果然,在與我的那位朋友進一步溝通後,他又說了:

這孩子最近老喜歡跟我們玩“生孩子”的遊戲,就是鑽到他媽媽或者我的衣服裡,然後出生,我們則假裝喂他;他假裝玩什麼危險物品了,我們要假裝著急;他假裝生病了,而我們要假裝照顧他;他犯錯誤了,我們要假裝批評他。

其實聽他講述完,我心裡有些酸。孩子們要的不多,就是陪伴。你曾經沒有陪我,一直缺席,那麼現在這樣子補回來吧。你們不知道怎麼補,那跟我做,我教你們。這就是孩子們的心聲。

放下自己的控制欲,平視孩子

幾乎所有的父母們對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種佔有欲和控制欲。很多父母喜歡聽話的乖孩子。我在社區經常看到有媽媽面對調皮的小孩兒說:快過來/快停下,乖,你還是不是媽媽的乖寶寶?

而爸爸們的控制欲,更多體現在,他們希望孩子絕對按照他們的規則來遊戲、相處。一旦孩子不願意,他們就會有沮喪感,發火或者洩氣,甚至會因此把孩子惹哭。

給孩子立規矩沒錯,但要建立在互相信賴的親子關係基礎上。我們在抱怨孩子不乖、注意力不夠、出爾反爾等“毛病”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把自己和孩子對立了起來,站在高處俯視和負面評價孩子。

那麼,反過來呢?如果我們去平視孩子,事情會發生什麼變化?我見過一個這樣的例子:

在商場裡,一位媽媽被孩子拉到一個攤位前,想要玩一個恐龍玩具。可是他看起來不敢,只是手伸出去碰一下,又縮回來。然後還拉著媽媽的手,讓她去碰。這樣反復幾次後,媽媽有些不耐煩,問:不是你想玩嗎?如果你不想玩,那我們就走吧。

孩子的表情明顯有些不情願了,嘴巴撅了起來。

幸好旁邊的孩子爸爸走近來。他學孩子的樣子,也害怕似得摸一摸恐龍,然後又縮回手,並且還發出好玩兒的“啊呀啊呀”聲。孩子一下子樂起來。很快在爸爸的引導下,孩子開始敢摸摸那個面目奇怪的玩具,並且咯咯直樂。

這是一位智慧的爸爸。孩子走出我們的“控制範圍”,或者不能按照我的意願去做,不少父母就會陷入無力的狀態。這樣的事情點滴累積下來,一定會消磨親子關係。但如果我們放棄自己的控制欲,放低自己,站到孩子的角度,去接納他們,甚至用有趣的方式去模仿從而“接近”他們的心,那麼陪伴孩子這件事,一定會容易很多。

高品質陪伴孩子,並不限於大段的專門時間,你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

之所以參與育兒這件事會讓爸爸們頭疼,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們認為好好陪伴孩子,就一定需要留出專門的大段時間,以及設計專門的遊戲。其實不然。

恰恰相反,陪伴孩子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從枕頭大戰,到一起逛街、散步;從孩子哭鬧你的同理、安撫,到一起玩泥巴踩水;從討論一個螞蟻的生活方式,到聽孩子說他做過的一個夢。

給孩子來一個騎馬或者飛機抱;面對情緒低落的孩子,用一個爽朗的玩笑去化解並讓孩子破涕為笑;用一種奇怪的聲音給孩子講故事;面對孩子其實畫得不怎麼樣的一幅畫,給出一聲大大的讚歎;再或者爸爸教孩子學會下一種棋,進行一種體育技能鍛煉等。所有這些都是爸爸能給孩子的珍貴禮物。

TIPS:

陪在孩子身邊不叫陪伴,看管孩子不讓他做這做那不叫陪伴,說教不叫陪伴,孩子要什麼就買什麼更不叫陪伴。真正看見孩子,以及看見孩子的需求,才算高品質陪伴。

當然,除了做到上面的三點,好爸爸還有必要瞭解孩子的年齡特點,懂得孩子的心理需求,並給予必要幫助與支持。不急,慢來。

那就是孩子總會玩著玩著就哭鬧。他說:孩子會讓我去扮演一個角色,而我聽不明白他意思的話,他會突然就莫名其妙哭。

其實,這個朋友的孩子所發洩的情緒,跟遊戲毫無關係,他是將別處積累的情緒借機發洩了出來。一個長時間被父母擱著老家的孩子初回到父母身邊,他會自己嘗試彌補曾經父母欠下的東西。

果然,在與我的那位朋友進一步溝通後,他又說了:

這孩子最近老喜歡跟我們玩“生孩子”的遊戲,就是鑽到他媽媽或者我的衣服裡,然後出生,我們則假裝喂他;他假裝玩什麼危險物品了,我們要假裝著急;他假裝生病了,而我們要假裝照顧他;他犯錯誤了,我們要假裝批評他。

其實聽他講述完,我心裡有些酸。孩子們要的不多,就是陪伴。你曾經沒有陪我,一直缺席,那麼現在這樣子補回來吧。你們不知道怎麼補,那跟我做,我教你們。這就是孩子們的心聲。

放下自己的控制欲,平視孩子

幾乎所有的父母們對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種佔有欲和控制欲。很多父母喜歡聽話的乖孩子。我在社區經常看到有媽媽面對調皮的小孩兒說:快過來/快停下,乖,你還是不是媽媽的乖寶寶?

而爸爸們的控制欲,更多體現在,他們希望孩子絕對按照他們的規則來遊戲、相處。一旦孩子不願意,他們就會有沮喪感,發火或者洩氣,甚至會因此把孩子惹哭。

給孩子立規矩沒錯,但要建立在互相信賴的親子關係基礎上。我們在抱怨孩子不乖、注意力不夠、出爾反爾等“毛病”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把自己和孩子對立了起來,站在高處俯視和負面評價孩子。

那麼,反過來呢?如果我們去平視孩子,事情會發生什麼變化?我見過一個這樣的例子:

在商場裡,一位媽媽被孩子拉到一個攤位前,想要玩一個恐龍玩具。可是他看起來不敢,只是手伸出去碰一下,又縮回來。然後還拉著媽媽的手,讓她去碰。這樣反復幾次後,媽媽有些不耐煩,問:不是你想玩嗎?如果你不想玩,那我們就走吧。

孩子的表情明顯有些不情願了,嘴巴撅了起來。

幸好旁邊的孩子爸爸走近來。他學孩子的樣子,也害怕似得摸一摸恐龍,然後又縮回手,並且還發出好玩兒的“啊呀啊呀”聲。孩子一下子樂起來。很快在爸爸的引導下,孩子開始敢摸摸那個面目奇怪的玩具,並且咯咯直樂。

這是一位智慧的爸爸。孩子走出我們的“控制範圍”,或者不能按照我的意願去做,不少父母就會陷入無力的狀態。這樣的事情點滴累積下來,一定會消磨親子關係。但如果我們放棄自己的控制欲,放低自己,站到孩子的角度,去接納他們,甚至用有趣的方式去模仿從而“接近”他們的心,那麼陪伴孩子這件事,一定會容易很多。

高品質陪伴孩子,並不限於大段的專門時間,你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

之所以參與育兒這件事會讓爸爸們頭疼,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們認為好好陪伴孩子,就一定需要留出專門的大段時間,以及設計專門的遊戲。其實不然。

恰恰相反,陪伴孩子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從枕頭大戰,到一起逛街、散步;從孩子哭鬧你的同理、安撫,到一起玩泥巴踩水;從討論一個螞蟻的生活方式,到聽孩子說他做過的一個夢。

給孩子來一個騎馬或者飛機抱;面對情緒低落的孩子,用一個爽朗的玩笑去化解並讓孩子破涕為笑;用一種奇怪的聲音給孩子講故事;面對孩子其實畫得不怎麼樣的一幅畫,給出一聲大大的讚歎;再或者爸爸教孩子學會下一種棋,進行一種體育技能鍛煉等。所有這些都是爸爸能給孩子的珍貴禮物。

TIPS:

陪在孩子身邊不叫陪伴,看管孩子不讓他做這做那不叫陪伴,說教不叫陪伴,孩子要什麼就買什麼更不叫陪伴。真正看見孩子,以及看見孩子的需求,才算高品質陪伴。

當然,除了做到上面的三點,好爸爸還有必要瞭解孩子的年齡特點,懂得孩子的心理需求,並給予必要幫助與支持。不急,慢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