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反映五代官員生活的《韓熙載夜宴圖》是顧因中所畫嗎?

從《韓熙載夜宴圖》成名起, 畫中的主人翁韓照載就成了人們關注的對。 他的出身、他的背景以及他的故事都成為了眾人感興趣的對象。

韓熙載概況

韓熙載生活的年代適逢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 韓熙載生於官宦之家, 父親韓光酮儘管沒有多大作為, 卻稀裡糊塗地卷人了一場兵變之中, 後被後唐政府誅殺、並株連到了整個家族。 為逃避迫害, 韓熙載不得不避亂江南。 歷經長途跋涉, 他終於到達了吳國的都城廣陵(今江蘇揚州)。 為了得到吳國當權者的賞識, 他寫了一篇文采斐然、氣勢恢宏的《行止狀》。

這篇文章充分展示了他傲視天下的鐵骨, 以及一飛沖天的抱負。 大概是因為文章過多暴露出韓熙載的狂妄性格, 所以才讓吳王對他敬而遠之。 受挫之後, 韓熙載對政壇心灰意懶, 開始了遊山玩水、吟風弄月的悠閒生活。

937年, 南唐新主李異登基,

韓熙載的文采和故事也在此時被人挖掘出來, 新主對他極感興趣, 並封他為秘書郎。 李異死後, 其長子李琥即位, 依舊對韓熙載非常信任, 並命其負責起草詔救。 他起草的詔令, 文字典雅, 深得世人的好評。

可惜的是, “木秀于林, 風必摧之”, 韓熙載由於備受皇帝寵愛以及自身性格中的不羈, 讓他成了朝廷之中那棵被人厭惡並想除之而後快的“秀木”。 於是, 皇帝耳邊多了許多朝臣的喋喋不休, 大多都是陷害韓熙載的饞言。 古語說三人成虎, 即使是假的事情也經不住如此多人的重複, 皇帝開始相信饞言, 漸漸冷落並疏遠韓熙載。 至此, 韓熙載的仕途走上了不可挽回的下坡路。

到了南唐後主李煜繼位時, 整個國家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宮中的權勢之爭愈演愈烈。 為躲避災禍, 韓熙載便隱居在家, 裝病不出門, 整日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 這大概是他對朝廷的失望所採取的方式, 也或許是想極力證明自己跟那些權力爭鬥毫無關係。

這種情緒到了南唐後期有了更為巔峰的發洩,

韓熙載開始日夜在家中大擺宴席, 規模之宏大令人歎為觀止。 如此揮霍, 就是有再多的財富也有散盡的一天。 根據史料記載, 韓熙載常常衣衫檻樓地走上街頭, 手拿琴弦, 乞討度日

|揭秘《韓熙載夜宴圖》

據說南唐後主李煜十分賞識韓熙載的才華, 便想重新重用他, 讓他做相。 腐化的韓熙載生活糜爛, 口碑極差, 根本無法重用, 於是, 李煜便極力規勸韓熙載重新回到以前的生活狀態, 甚至派具有“過目不忘”能力的宮廷畫家顧因中潛入韓熙載家, 將其奢侈糜爛的生活場景真實地再現出來, 以供其規勸之用, 《韓熙載夜宴圖》就這樣誕生了。 誰知韓熙載看到畫卷時, 不但沒有後悔之意, 反而變本加厲地放縱自我。

《韓熙載夜宴圖》可稱得上“孤幅壓五代”, 可史書中對於畫家顧因中卻沒有翔實的記載, 只知道他是南唐宮廷畫家, 至於其是否還有別的作品存在便不得而知了。 整幅畫以“夜宴”為背景, 真實地再現了韓熙載縱情聲色、頹廢無為卻又似乎無可奈何的圖景, 長3米, 共由5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用屏風隔開。畫面主要展示了靜聽昆琶、親自為舞女擊鼓、休息場景、坐聽管樂、談笑風生後依依惜別五個場景。畫中美女如雲,高堂滿座,達官貴人們沉醉于逍遙之中,人物音容笑貌全都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

有一個細節不能不注意,那就是主人翁的表情上不時地有憂愁展現,這讓很多專家學者對畫家作畫時的心態猜測不已。顧因中當時是想表達對韓熙載的輕視與諷刺,還是同情與惋惜,抑或是影射了整個朝政的腐朽之風,後人無從知曉。久而久之,《韓熙載夜宴圖》背後真正的情感表達便也成了不解之謎。

共由5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用屏風隔開。畫面主要展示了靜聽昆琶、親自為舞女擊鼓、休息場景、坐聽管樂、談笑風生後依依惜別五個場景。畫中美女如雲,高堂滿座,達官貴人們沉醉于逍遙之中,人物音容笑貌全都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

有一個細節不能不注意,那就是主人翁的表情上不時地有憂愁展現,這讓很多專家學者對畫家作畫時的心態猜測不已。顧因中當時是想表達對韓熙載的輕視與諷刺,還是同情與惋惜,抑或是影射了整個朝政的腐朽之風,後人無從知曉。久而久之,《韓熙載夜宴圖》背後真正的情感表達便也成了不解之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