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姑娘,別被所謂的儀式感套路了你的人生

陳潔上次看了一部很好看的imax電影《速度與激情8》, 喜歡得不得了, 連看了5遍。 她自己都說要刷到吐了, 可是下映前, 她掏了150元, 又要再去看一場imax“告別場”。

小編很詫異:這不明擺著就是商家搞得促銷廣告嗎, 你都看到膩了, 還跑去花錢?

她說:你不懂, 這是一種“聖地巡禮”, 是儀式, 不看這個“告別場”就不算喜歡過這部電影。 就不算“鐵粉兒”。 好的, 即使她對前7部如數家珍, 即使她已經反復看了6遍, 最後一遍看到頭暈想吐, 如果沒去看“告別場”, 這就不算喜歡過這部電影了。

表現在愛情中, 她對“儀式感”的追求更加明顯。

聽到別人說, 男人給你買過ysl口紅才算真愛, 她深以為然。 她家親愛的打算哄她開心, 但是直男笨得要死, 壓根不懂品牌微妙差別, 他去商場, 看到迪奧999經典色號的價格更貴, 就覺得是這個了, 趕緊買下來當驚喜送給陳潔。

結果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 陳潔怏怏不樂, 對她來說, ysl代表的真愛感性標誌才是最重要的。 999經典色號根本就沒有那種意思了嘛!

……

你們身邊有這樣的人嗎?對儀式感有一種莫名奇妙固執追求的年輕女孩。

還有個小姐姐也是這樣——

閨蜜說, 判斷女人婚姻幸福不幸福, 得看看過節老公會不會記得買禮物。

她老公其實把工資卡都交給她的, 兜裡頂多留個買煙的私房錢。 但是過節那天他加班, 回家就忘了買小禮物。 這個小姐姐委屈得一夜沒睡著覺。 她覺得自己的婚姻其實沒那麼不幸福, 疑心自己只是老公用來生孩子的子宮。

……

這些莫名其妙的堅持和固執僵化的判定方式, 就是儀式感。

是作嗎?還是物質或者拜金?

說就是為了要錢, 她們也很委屈。 她們認為自己對儀式感的追求其實高於物質, 但偏偏她們追求的儀式執行過程, 又確實需要物質豐厚才能完成。

這種矛盾, 問她們自己, 其實也搞不清楚為何產生。

那麼還是先回到儀式感這個概念, 女孩子追求儀式感, 其實根源還是對於安全感的追求。

男人對一個人好,

會表現出隨意和親昵;女孩子對感情越看重, 卻反而越會鄭重嚴肅。

所以那些明明是甜蜜戀愛結婚的女孩子, 婚後卻反而開始盲目要求丈夫反復執行那些儀式化的東西, 這種焦慮恐慌, 正是來自男女雙方對於“看重”的不同表現。 她無法理解丈夫的親昵和隨意是代表愛情, 只會疑心他在漫不經心打發“黃臉婆”。 於是她越恐慌, 越尋求執行儀式帶來的安全感。

例如反復要他表白愛情, 或者必須得記住結婚紀念日, 而且還不能大而化之, 必須安排一頓豐盛珍重的燭光晚餐。

在男女感情關係中, 儀式感說穿了, 其實就是男孩向女孩求愛, 明確表示, “我想和你在一起”。

在不同的時代, 總會有不同的表現方式。

電視劇《渴望》裡, 男主角追求女主角, 執行的儀式就是“主動跑去幫她家幹活”。 那是父輩時代的表達。 如果把我們這個時代, 用擁抱、親吻表示愛情的方式原樣挪移過去, 那就成耍流氓了。

同理, 小編表弟表達喜歡的儀式, 就是給那個小姑娘正在玩的手遊遊戲買了好多美觀的電子皮膚。 現在的你看來,覺得他們就像玩兒一樣不鄭重,但是他們自己,認為這就是表白。

百度掌門人李彥宏,當初娶了馬東敏的時候,簡單到不能再簡單,根本沒有什麼想像中的盛大婚禮。這就能說明他不尊重馬東敏嗎?

現在的年輕女孩,渴望男人去執行“我想和你在一起”的儀式,但是並不明白儀式應該是什麼樣子。

我國對於男女的愛情教育,都非常遲滯而避忌。女孩子在小時候,禁止接觸這個話題,長大了以後呢,一無所知迷迷糊糊的她們,又被長輩一把推向了婚戀的世界。

沒人告訴大家,正確的愛情觀念是什麼,也沒人幫大家培養智慧理性的戀愛手段。

以前大家懵懵懂懂在日韓傳播過來的影視劇中,模仿愛情儀式。巧克力,擁抱,親吻,情人節禮物,燭光晚餐……

現在呢,居然是一大群商家在告訴年輕的女孩,什麼是愛情儀式。

它們重新賦予七夕乞巧節以愛情定義,告訴女孩子,那天不給你買禮物的男人,就不算愛你。

它們還創造了雙11光棍節的存在,告訴女孩子,那天沒有男孩給你買買買的女孩,都是悲劇。

……

於是呢?她們的愛情儀式,稀裡糊塗就變成了“買買買”,而且“情人節只花200元給你買禮物的男人不是真愛”。

盲目固執的追求儀式感的完成,愛情本身,反而模糊到看不清楚了。

這也就回答了為什麼“認為自己對儀式感的追求其實高於物質,但偏偏那些儀式執行過程,又確實需要物質豐厚才能完成。”

即使被商家哄著“用消費來執行愛情”,損失的只是金錢。還有很多所謂 “女權意見領袖”,她們告訴你,真正優秀女性都不會自願跑去生二胎,真正優秀的女性根本不會結婚。

於是很多女孩子,戀愛都沒怎麼談過,就忽然恐婚了,恐育了,結婚生孩子這種古今中外的大喜事,在她們眼裡,卻成了最恐懼的事。

你們連結婚和戀愛的能力,都被人無聲無息的剝奪了,這才可怕。

別被所謂的儀式感套路了你的人生。

現在的你看來,覺得他們就像玩兒一樣不鄭重,但是他們自己,認為這就是表白。

百度掌門人李彥宏,當初娶了馬東敏的時候,簡單到不能再簡單,根本沒有什麼想像中的盛大婚禮。這就能說明他不尊重馬東敏嗎?

現在的年輕女孩,渴望男人去執行“我想和你在一起”的儀式,但是並不明白儀式應該是什麼樣子。

我國對於男女的愛情教育,都非常遲滯而避忌。女孩子在小時候,禁止接觸這個話題,長大了以後呢,一無所知迷迷糊糊的她們,又被長輩一把推向了婚戀的世界。

沒人告訴大家,正確的愛情觀念是什麼,也沒人幫大家培養智慧理性的戀愛手段。

以前大家懵懵懂懂在日韓傳播過來的影視劇中,模仿愛情儀式。巧克力,擁抱,親吻,情人節禮物,燭光晚餐……

現在呢,居然是一大群商家在告訴年輕的女孩,什麼是愛情儀式。

它們重新賦予七夕乞巧節以愛情定義,告訴女孩子,那天不給你買禮物的男人,就不算愛你。

它們還創造了雙11光棍節的存在,告訴女孩子,那天沒有男孩給你買買買的女孩,都是悲劇。

……

於是呢?她們的愛情儀式,稀裡糊塗就變成了“買買買”,而且“情人節只花200元給你買禮物的男人不是真愛”。

盲目固執的追求儀式感的完成,愛情本身,反而模糊到看不清楚了。

這也就回答了為什麼“認為自己對儀式感的追求其實高於物質,但偏偏那些儀式執行過程,又確實需要物質豐厚才能完成。”

即使被商家哄著“用消費來執行愛情”,損失的只是金錢。還有很多所謂 “女權意見領袖”,她們告訴你,真正優秀女性都不會自願跑去生二胎,真正優秀的女性根本不會結婚。

於是很多女孩子,戀愛都沒怎麼談過,就忽然恐婚了,恐育了,結婚生孩子這種古今中外的大喜事,在她們眼裡,卻成了最恐懼的事。

你們連結婚和戀愛的能力,都被人無聲無息的剝奪了,這才可怕。

別被所謂的儀式感套路了你的人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