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原創成為自己討厭的人真有那麼糟嗎

接受一些社會通行的規則, 不僅可以使自己避免傷害, 有時候還可以保護更多的人。 正如美劇《老友記》裡所說:“歡迎來到現實世界,

它糟糕得要命, 但你會愛上它的。 ”

我們身邊總是有人發出“我們最終都變成了我們自己討厭的人”這樣的感慨。 一邊是“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一邊是“人終將成為自己討厭的人”, 看似自我背叛的背後, 其實是不忘初心。

我們其實並不是成為了自己討厭的人, 只是從來沒有真正的瞭解過自己, 也從來不敢真正的面對自 己。

事實上, 人不可能成為自己討厭的人, 不過是在“我想要的”和“我更想要的”之間做取捨罷了。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不曾失去過自己, 而只是成為了越來越真實的自己。

我們都會有到餐館點餐的這種經歷, 翻遍了所有的菜譜卻不知道最終要點什麼。 別人幫你點, 你就覺得這個不行那個不行, 最後只好稀裡糊塗的點了一道叫“隨便”的菜。 或者在別人幫你點的過程中你就立馬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這個點餐的過程其實就是大部分人真實的生命狀態:你根本不知道喜歡的那個自己該是什麼樣子, 所以所有狀態下的你都是你所不喜歡的。

沒有為自己選擇人生的能力, 其實也是一種無能。 所以無論最後變成什麼樣子, 都會是你討厭的樣子。

初入職場的大學生遭受職場的不公平待遇, 抱怨到“生活好艱難, 社會好複雜, 好想回到校園生活時期”但是如果真的讓其回到過去, 他們未必真的願意, 其實我們只是借由一些懷舊的情緒來逃避當下面臨的成長困境而已。

馬婁斯的《動機與人格》中有句話:“成長往往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因而有人會逃避成長。 ”人們總是傾向於認為過去的東西比現在的好, 過去的人心比現在的純淨, 其實這是人們拒絕成長、拒絕變化、想留在心裡最舒適區的一個表現。 其實說起來很有趣, 我們骨子裡都有一種拒絕成長的本能, 但長大後才發現,

你曾經最討厭的所有一切居然是在這個社會上更好的活下去的手段。 然而, 這原本就是生活最真實的樣子, 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接納這個不完美的世界, 而不是讓整個世界迎合自己的想像。

看《動物世界》我們知道, 自然界中很多動物天生都有自己的保護色, 人其實也是一樣, 如果說你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模樣, 一定是因為這個模樣可以讓你更好的適應環境生存下去。 年少時不諳世事, 覺得任性就是真我, 心直口快就是真誠。 長大後才發現, 任性就是任性, 心直口快僅僅只是因為情商低。 人是社會的動物, 沒有駕駛證就不能上路, 接受一些社會通行的規則, 不僅可以避免自己受傷害, 還可以保護更多的人,

正說《老友記》裡所說:“歡迎來到現實世界嗎, 它糟糕得要命, 但你會愛上它的。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