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最受90後追捧的日系“轎跑”,賣15萬值不值?

思域在國內市場有較長一段時間遭遇冷落, 直到第十代思域上市之後, 儼然成為15萬元左右的熱門轎車之選, 一開始普遍需要加價才能提車。 新思域擁有令人驚豔的外觀、寬敞的空間、良好的駕駛樂趣和豐富的配置, 這些都是TA成為搶手貨的主要原因。 那麼, 思域的做工用料如何呢?今天就要對其進行檢驗。

本次對思域做工用料的檢驗包括以下4點:

1.車身間隙

2.車漆厚度

3.車身用料

4.安全設計

車身間隙大小以及是否均勻是評價一款車做工品質的重要參考之一, 如果一款車車身間隙和間隙差值越小, 那麼說明該車的鈑金裝配工藝越高。 接下來, 我們就用測量間隙最常用到的塞尺, 來看看思域的製造工藝到底如何。

思域的車身平均間隙為5mm,

間隙最大差值為4mm, 這對數值相比我們之前測量過的大眾速騰要遜色不少, 在15萬元左右的A+級合資轎車當中表現不太理想。 車頭蓋和尾廂蓋的間隙都偏大, 車頭蓋部分比較均勻, 但尾廂蓋就差距有點多, 尤其是右側。 可見, 思域的鈑金裝配工藝還有待提高。

車身漆膜厚度主要關係到對車身的防護能力, 一般來說, 漆面越厚, 防銹和防腐蝕就越好, 而且被刮蹭後也不易傷到底漆。 此外, 漆面是否均勻也能反映車廠的塗裝工藝水準。 接下來, 磚叔就拿專用測量儀對思域的車漆進行檢驗。

磚叔測過不少車型的漆膜厚度, 在緊湊型轎車中, 平均厚度在100μm以上的居多, 有些甚至去到150μm以上。 相比之下, 思域平均74.7μm的測量資料處於低水準。 至於均勻程度, 以上述資料來看表現尚可。

車身用料這一項不僅僅考察用料方面的表現, 更會考察一些細節做工(如採用何種焊接工藝之類), 這部分的表現關乎車輛的隔音水準和行駛品質。

思域車身用料和細節做工的表現不太樂觀,拼接式車門框、衝壓式車門鉸鏈、點焊接車頂對這個價位的車來說,都是比較落後的。除此以外,思域的發動機艙佈置淩亂,而且缺少發動機罩蓋,加大了清潔難度。缺少發動機罩蓋的問題相信並不是出於節約成本,而是思域的車頭比較低,放下發動機後就沒有罩蓋的容身之所了。

最後,來給大家看一下思域的安全設計,主要是後排座椅鋼板、車窗防夾等一些與行車安全息息相關,卻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在安全設計方面,思域大部分是配齊了,唯獨缺少後排中央頭枕。

在本次檢驗當中,思域的表現讓人失望,車身間隙,車漆厚度和車身用料都沒能達到這個級別應有的水準。思域在諸多方面領先同級別車型,但用料做工是它的最大短板,這讓人相信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

思域車身用料和細節做工的表現不太樂觀,拼接式車門框、衝壓式車門鉸鏈、點焊接車頂對這個價位的車來說,都是比較落後的。除此以外,思域的發動機艙佈置淩亂,而且缺少發動機罩蓋,加大了清潔難度。缺少發動機罩蓋的問題相信並不是出於節約成本,而是思域的車頭比較低,放下發動機後就沒有罩蓋的容身之所了。

最後,來給大家看一下思域的安全設計,主要是後排座椅鋼板、車窗防夾等一些與行車安全息息相關,卻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在安全設計方面,思域大部分是配齊了,唯獨缺少後排中央頭枕。

在本次檢驗當中,思域的表現讓人失望,車身間隙,車漆厚度和車身用料都沒能達到這個級別應有的水準。思域在諸多方面領先同級別車型,但用料做工是它的最大短板,這讓人相信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