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英國十年來首次加息、美國也馬上又要加息 中國呢?

近期, 市場有傳言說央行要加息:

一方面, 英國央行十年來首次加息;美聯儲在今年12月加息基本似乎也已成定局;

另一方面, 10月份以來, 中國債券市場出現大幅震盪, 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逼近4%。

此外, 周行長認為今年下半年GDP增速有望實現7%, 而市場預測多集中在6.7-6.8%, 這意味著央行可能要為了防止經濟過熱而加息。

那麼, 中國央行究竟會不會跟隨美聯儲加息?加息必要性有多大?

1

理論上講是應該加息了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 兩年來存貸款基準利率一直未變, 但市場利率卻已經出現了明顯上升,

實際通脹水準也很可觀, 從理論上講是應該“加息”了:

最近一次官方利率調整是在2015年10月24日, 央行下調了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 理由是“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其中, 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3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5%。 一晃兩年過去了, 存貸款基準利率一直未變, 但市場利率卻已經出現了明顯上升。

例如, 一年期國開債、農發債等可視為無風險債券的發行利率都到了4%, 而一年期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普遍接近5%, 分別為央行基準存款利率的2.6倍和3.3倍。 2015年, 我國GDP增速為6.9%, 但名義增速只有6.3%, 說明經濟出現了通貨緊縮的現象, 這也是2015年央行連續降准降息的內在邏輯。

今年前三季度, 我國GDP實際增速也是6.9%, 但名義GDP增速卻達到11.9%, 說明實際通脹(如生產資料、商品房、服務消費等價格)水準很可觀。

李迅雷還提到, 從全球經濟來看, 2017年普遍回暖, 美聯儲也已連續多次加息, 預計今年12月和明年仍會多次加息。 因此, 從理論上講國內應該上調基準利率, 使得基準利率與市場利率之間的缺口能夠收窄。

2

中國會跟隨美聯儲加息嗎?

12月美聯儲加息概率較大,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 美聯儲12月會議決定加息的可能性超過98%, 市場擔心中國央行很有可能會在12月再次跟隨加息。

李迅雷認為, 中美十年期國債利差並沒有因為美聯儲加息而收窄, 因此, 即便在當前央行不加息的情況下, 國內居民換匯和持有美元的意願也出現了下降, 這也使得央行加息不存在緊迫性。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也表示, 不必過度擔心美聯儲加息或者縮表的負面作用, 會影響中國貨幣政策的方向:

美聯儲縮表之後, 資本外流的壓力上升, 但是我們認為央行外匯占款仍難以回到過去大幅波動時期。 那麼, 這意味著美聯儲縮表和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之間的直接傳導弱化。

中美利差已經在相對高位,意味著中國央行跟隨加息的必要性下降。更重要的是,利差的擴大,意味著跨境資本流動所受的影響會進一步減弱。

人民幣匯率更有彈性,則意味著中國貨幣政策不必完全與美國加息週期保持一致,中國的貨幣政策獨立性在逐步增強。

3

現在加息沒必要,滯後了

中國央行未必會跟隨美聯儲加息,但中國經濟本身看,是不是有加息的必要呢?

文章開頭提到,最近市場加息預期的提升,可能與10月15日周行長認為今年下半年GDP增速有望實現7%有著。

李迅雷表示,如果下半年7%的預測真的成立,顯然要高於市場預測的平均水準(市場預測多集中在6.7-6.8%),這意味著央行可能要為了防止經濟過熱而加息。但李迅雷指出,如果追蹤一下周行長以往對中國GDP增速的判斷,可以發現他並不特別注重預測的精准度。

李迅雷進一步指出,如今維持利率穩定有了“領先”含義,加息反而是“滯後”了:

如果加息時機選擇在去年10月份,可能會比較合適,因為那個時候國內PPI上行、房價大幅攀升,居民購房加杠杆勢頭迅猛,再加上經濟已經明顯回升,而人民幣貶值預期又非常強烈。

凡事還是要看大趨勢,從國家統計局三季度的資料中,很難找到四季度GDP增速還能繼續走強的邏輯。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出現了回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出現了回落,出口增速也同樣出現了回落。如果三駕馬車都出現了減速,那麼,GDP如何能維持6.9%左右的增速呢?

如果再結合“環保”和“綠色GDP”的理念,說明今後我國將更加注重經濟增長的品質而非數量,因此,2018年經濟增速下行恐怕難以避免。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進一步收緊貨幣似無必要,也就是說,原本加息舉措在前期經濟增速回升中顯得滯後了,如今,維持利率穩定則有了“領先”含義。

謝亞軒也認為,回顧前兩次政策利率調整時,國內經濟向好,金融杠杆高企,資產泡沫問題凸顯。而如今展望今年四季度和2018年一季度,經濟存在下行壓力;金融杠杆下降,監管成效顯著;房地產銷售回落、價格趨穩。因此,中國當前並不必然要進行政策利率或基準利率調整。

本文源自華爾街見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中美利差已經在相對高位,意味著中國央行跟隨加息的必要性下降。更重要的是,利差的擴大,意味著跨境資本流動所受的影響會進一步減弱。

人民幣匯率更有彈性,則意味著中國貨幣政策不必完全與美國加息週期保持一致,中國的貨幣政策獨立性在逐步增強。

3

現在加息沒必要,滯後了

中國央行未必會跟隨美聯儲加息,但中國經濟本身看,是不是有加息的必要呢?

文章開頭提到,最近市場加息預期的提升,可能與10月15日周行長認為今年下半年GDP增速有望實現7%有著。

李迅雷表示,如果下半年7%的預測真的成立,顯然要高於市場預測的平均水準(市場預測多集中在6.7-6.8%),這意味著央行可能要為了防止經濟過熱而加息。但李迅雷指出,如果追蹤一下周行長以往對中國GDP增速的判斷,可以發現他並不特別注重預測的精准度。

李迅雷進一步指出,如今維持利率穩定有了“領先”含義,加息反而是“滯後”了:

如果加息時機選擇在去年10月份,可能會比較合適,因為那個時候國內PPI上行、房價大幅攀升,居民購房加杠杆勢頭迅猛,再加上經濟已經明顯回升,而人民幣貶值預期又非常強烈。

凡事還是要看大趨勢,從國家統計局三季度的資料中,很難找到四季度GDP增速還能繼續走強的邏輯。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出現了回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出現了回落,出口增速也同樣出現了回落。如果三駕馬車都出現了減速,那麼,GDP如何能維持6.9%左右的增速呢?

如果再結合“環保”和“綠色GDP”的理念,說明今後我國將更加注重經濟增長的品質而非數量,因此,2018年經濟增速下行恐怕難以避免。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進一步收緊貨幣似無必要,也就是說,原本加息舉措在前期經濟增速回升中顯得滯後了,如今,維持利率穩定則有了“領先”含義。

謝亞軒也認為,回顧前兩次政策利率調整時,國內經濟向好,金融杠杆高企,資產泡沫問題凸顯。而如今展望今年四季度和2018年一季度,經濟存在下行壓力;金融杠杆下降,監管成效顯著;房地產銷售回落、價格趨穩。因此,中國當前並不必然要進行政策利率或基準利率調整。

本文源自華爾街見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