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一杯7萬,唐家三少喝的百年威士卡居然是假貨

筆名“唐家三少”的網路作家張威, 今年7月在瑞士豪擲7600英鎊(約合人民幣近7萬元)品嘗了一杯威士卡。 它號稱釀造於1878年, 是世上唯一一瓶尚未開瓶的年代最久遠的麥卡倫威士卡(Macallan)。

然而瑞士新聞網站 20minuten.ch 和英國BBC前天刊文表示, 這瓶酒是假的。

一杯7萬元, “百年”威士卡釀於1970

根據報導, 唐家三少於今年7月下榻瑞士酒店 Waldhaus Am See hotel 期間, 在酒店酒吧發現了這瓶“在酒桶中封存了27年、1905年才被灌入瓶中、年代最久遠”的麥卡倫威士卡。

“見到100多年前的美酒, 內心沒有太多的掙扎, 本次同行的姥姥只有82歲, 它卻有139歲, 與我姥姥的姥姥同齡。 統一回答, 好喝。 品味的不只是味道, 更是歷史。 ”

這杯身價、歷史都堪稱非凡的酒也被國際媒體廣為報導。 自然, 也引起了威士卡專家們的好奇。

劇情由此開始反轉。

先是威士卡專家 Serge Valentin 和多名威士卡藏家質疑, 這瓶威士卡標籤上注明的“麥卡倫和泰斯卡聯合蒸餾公司”根本子虛烏有。 而且, 酒塞狀態太完好了, 怎麼看都不像是經歷了百年滄桑的酒塞。

然後, 備受質疑的酒店找來蘇格蘭的威士卡專家分析,

確認這瓶威士卡的釀造日期不可能早於1970年。 來自牛津大學的碳測定結果則顯示, 這瓶威士卡95%可能產於1970~1972年期間。

另一項實驗室測試表明, 它是一款由60%麥芽和40%穀物釀造的蘇格蘭調和型威士卡。

酒店經理 Sandro Bernasconi 對媒體表示, 此前並不知道這瓶酒是假的,

“25年前我父親買下了這瓶酒, 當時酒店還沒開業。 當張先生(唐家三少)問能否試一下這瓶酒時, 我們告訴他這是非賣品。 但他一再表示很想試試, 我才致電父親, 父親告知‘我們等了20多年, 終於等來了合適的顧客, 是時候打開這瓶酒了。 ’”

得知這瓶酒是假酒之後,酒店第一時間派人奔赴中國告知唐家三少並且全額退款,“他並沒有生氣,而且非常感謝我們的誠實。”

點評:怎麼,威士卡也跟茶葉一樣,成了玄學嗎?

特朗普復興美利堅,狗狗復興地球

11月1號,蘇格蘭精釀啤酒商 Brewdog 推出了一款“抗議啤酒”,抗議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後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啤酒的名字很有意思。

特朗普在去年競選時申請了“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復興美國)的口號,於是這瓶啤酒名為“Make Earth Great Again”(復興地球)。

用意很明顯了,特朗普只愛美國,我們愛整個地球。

用料和釀造方法也是處心積慮。

“復興地球”的主要原料來自全球變暖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包括北極冰蓋融化的水和北極圈獨有莓果“雲莓”(Cloudberry)。

刻意在高溫下發酵,也是為了強調全球變暖。

11月1日,“復興地球”全球首發,收益將捐給英國一家關注氣候變化的公益組織。

一瓶diss特朗普的啤酒,自然遭到了特朗普支持者的抵制。在美國,有酒吧拒絕販售這款“復興地球”。

而 Brewdog 位於美國的親生酒吧,則直接在生啤酒頭上套了一個北極熊頭。吸引了不少反對特朗普的人士前來合影留念。

回到國內,廣州有8家酒吧能喝到這款用心良苦的啤酒。

作為一款酒精度高達7.5%的塞松,“復興地球”喝起來異常清新、乾淨,入口柔一線喉,但三杯不過崗。

btw,這不是 Brewdog 第一次diss特朗普了。沒多久前,這家蘇格蘭的釀酒商就宣稱要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開酒吧,抗議特朗普的移民政策。

點評:“狗狗保佑美利堅”。

海藻,可能是最環保的可食用包裝紙

關注氣候變化和環境的,遠不止一家啤酒商。

一家印尼的創新公司,發現海藻除了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可以被做成涼拌小菜之外,還能做成可食用的包裝材質,代替難以分解的塑膠。

這個創意來自全球第二大塑膠污染國印尼,同時,印尼也是海藻種植大國,海藻供過於求,價格低廉。

印尼創新公司 Evoware,通過一系列研發試驗,將海藻做成可溶於熱水的包裝材質。海藻本身幾乎沒有任何味道,這種包裝材質對食物風味的影響微乎其微。

特別適合用來代替即溶咖啡一次性塑膠包裝。

用來包裝泡面的調料包,還能解決塑膠小包裝很難撕開的問題。連包裝一起扔進泡面,遇到熱水就會自動融化。

可食用的漢堡包裝紙也是研發方向。此前已有公司研發出了用大米製成的可食用漢堡包裝紙,現在的海藻版本則看起來更薄更脆一些。

用海藻製作可食用包裝紙的好處顯而易見:成本低廉,種植無需任何肥料;生長時會吸收二氧化碳,可緩解溫室效應;營養豐富。用海藻做成可食用又可自然分解的包裝材質,對人類、對地球都大有裨益。

點評:喜歡吃海藻的同學在哪裡,讓我看到你們的雙手!

坐著別動!讓超聲波“喂”你吃飯

提起高端美食代表“分子料理”,很多人腦海裡的畫風可能是這個樣子——

但其實,分子料理自1988年被首次提出至今,在技術革新下,它的形態乃至食用方式始終在巨變中。最近來自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科學家們再開腦洞:讓食物“漂浮”在空中,“飄”進你的嘴裡,整個享用過程完全不需要任何餐具。

哦,當然不是這個樣子——

能夠琢磨出“自動投喂”機的科學家,想必也是資深懶癌患者。

這部機器名為 TastyFloats。原理簡而言之,就是利用超聲波將處理過的食材傳送到嘴裡。

傳輸過程中,超聲波會破壞、重組食物的結構,讓其變成微小顆粒,因此食材吃進嘴裡後的味道也被改變。

參與品嘗的人們表示,食物經 TastyFloats 傳輸後,甜度明顯增加,苦度則明顯下降。

這個結果讓科學家們很開心,經過 TastyFloats 處理和傳輸,輕微的甜味被放大,糖尿病人可以放心吃甜品了;蔬菜的味道和口感被改變,也許能解決小朋友不愛吃蔬菜這一歷史難題。

點評:嗜糖如命的減肥困難症患者啊,你們的春天馬上要來了。

可以假亂真的大蒜咖啡已上線

聽起來也很分子料理:用大蒜做出一杯可以假亂真的咖啡。沒有大蒜的惱人臭味,也沒有咖啡因,喝起來卻是正宗的咖啡味。

這杯大蒜咖啡來自日本資深咖啡愛好者 Yokitomo Shimotai。

老爺子今年74歲,用大蒜做咖啡的想法則萌生於30年前。當時他還是一家咖啡店的老闆,一次不慎烤焦了牛扒和大蒜,然後被閃電一般的靈感擊中:將烤焦了的大蒜扔進熱水中,發現居然有咖啡的風味。

退休後,Yokitomo Shimotai 便一發不可收拾地投入到大蒜咖啡的研發中去。

嘗試了無數種烘烤方式和溫度之後,終於研發出了讓自己滿意的“咖啡”。大蒜原本的揮發性硫化物,即讓人不快的臭味,在長時間的加熱中已經揮發殆盡,解決了喝大蒜汁的口臭之憂。

這款大蒜咖啡已經申請製作專利並正式發售。

點評:真是比分子料理還魔幻的飲品

本周播報到此結束

謝謝觀看,我們下周再見

文:doufu | 編輯:一隻兔

圖片by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新食范兒出品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得知這瓶酒是假酒之後,酒店第一時間派人奔赴中國告知唐家三少並且全額退款,“他並沒有生氣,而且非常感謝我們的誠實。”

點評:怎麼,威士卡也跟茶葉一樣,成了玄學嗎?

特朗普復興美利堅,狗狗復興地球

11月1號,蘇格蘭精釀啤酒商 Brewdog 推出了一款“抗議啤酒”,抗議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後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啤酒的名字很有意思。

特朗普在去年競選時申請了“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復興美國)的口號,於是這瓶啤酒名為“Make Earth Great Again”(復興地球)。

用意很明顯了,特朗普只愛美國,我們愛整個地球。

用料和釀造方法也是處心積慮。

“復興地球”的主要原料來自全球變暖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包括北極冰蓋融化的水和北極圈獨有莓果“雲莓”(Cloudberry)。

刻意在高溫下發酵,也是為了強調全球變暖。

11月1日,“復興地球”全球首發,收益將捐給英國一家關注氣候變化的公益組織。

一瓶diss特朗普的啤酒,自然遭到了特朗普支持者的抵制。在美國,有酒吧拒絕販售這款“復興地球”。

而 Brewdog 位於美國的親生酒吧,則直接在生啤酒頭上套了一個北極熊頭。吸引了不少反對特朗普的人士前來合影留念。

回到國內,廣州有8家酒吧能喝到這款用心良苦的啤酒。

作為一款酒精度高達7.5%的塞松,“復興地球”喝起來異常清新、乾淨,入口柔一線喉,但三杯不過崗。

btw,這不是 Brewdog 第一次diss特朗普了。沒多久前,這家蘇格蘭的釀酒商就宣稱要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開酒吧,抗議特朗普的移民政策。

點評:“狗狗保佑美利堅”。

海藻,可能是最環保的可食用包裝紙

關注氣候變化和環境的,遠不止一家啤酒商。

一家印尼的創新公司,發現海藻除了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可以被做成涼拌小菜之外,還能做成可食用的包裝材質,代替難以分解的塑膠。

這個創意來自全球第二大塑膠污染國印尼,同時,印尼也是海藻種植大國,海藻供過於求,價格低廉。

印尼創新公司 Evoware,通過一系列研發試驗,將海藻做成可溶於熱水的包裝材質。海藻本身幾乎沒有任何味道,這種包裝材質對食物風味的影響微乎其微。

特別適合用來代替即溶咖啡一次性塑膠包裝。

用來包裝泡面的調料包,還能解決塑膠小包裝很難撕開的問題。連包裝一起扔進泡面,遇到熱水就會自動融化。

可食用的漢堡包裝紙也是研發方向。此前已有公司研發出了用大米製成的可食用漢堡包裝紙,現在的海藻版本則看起來更薄更脆一些。

用海藻製作可食用包裝紙的好處顯而易見:成本低廉,種植無需任何肥料;生長時會吸收二氧化碳,可緩解溫室效應;營養豐富。用海藻做成可食用又可自然分解的包裝材質,對人類、對地球都大有裨益。

點評:喜歡吃海藻的同學在哪裡,讓我看到你們的雙手!

坐著別動!讓超聲波“喂”你吃飯

提起高端美食代表“分子料理”,很多人腦海裡的畫風可能是這個樣子——

但其實,分子料理自1988年被首次提出至今,在技術革新下,它的形態乃至食用方式始終在巨變中。最近來自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科學家們再開腦洞:讓食物“漂浮”在空中,“飄”進你的嘴裡,整個享用過程完全不需要任何餐具。

哦,當然不是這個樣子——

能夠琢磨出“自動投喂”機的科學家,想必也是資深懶癌患者。

這部機器名為 TastyFloats。原理簡而言之,就是利用超聲波將處理過的食材傳送到嘴裡。

傳輸過程中,超聲波會破壞、重組食物的結構,讓其變成微小顆粒,因此食材吃進嘴裡後的味道也被改變。

參與品嘗的人們表示,食物經 TastyFloats 傳輸後,甜度明顯增加,苦度則明顯下降。

這個結果讓科學家們很開心,經過 TastyFloats 處理和傳輸,輕微的甜味被放大,糖尿病人可以放心吃甜品了;蔬菜的味道和口感被改變,也許能解決小朋友不愛吃蔬菜這一歷史難題。

點評:嗜糖如命的減肥困難症患者啊,你們的春天馬上要來了。

可以假亂真的大蒜咖啡已上線

聽起來也很分子料理:用大蒜做出一杯可以假亂真的咖啡。沒有大蒜的惱人臭味,也沒有咖啡因,喝起來卻是正宗的咖啡味。

這杯大蒜咖啡來自日本資深咖啡愛好者 Yokitomo Shimotai。

老爺子今年74歲,用大蒜做咖啡的想法則萌生於30年前。當時他還是一家咖啡店的老闆,一次不慎烤焦了牛扒和大蒜,然後被閃電一般的靈感擊中:將烤焦了的大蒜扔進熱水中,發現居然有咖啡的風味。

退休後,Yokitomo Shimotai 便一發不可收拾地投入到大蒜咖啡的研發中去。

嘗試了無數種烘烤方式和溫度之後,終於研發出了讓自己滿意的“咖啡”。大蒜原本的揮發性硫化物,即讓人不快的臭味,在長時間的加熱中已經揮發殆盡,解決了喝大蒜汁的口臭之憂。

這款大蒜咖啡已經申請製作專利並正式發售。

點評:真是比分子料理還魔幻的飲品

本周播報到此結束

謝謝觀看,我們下周再見

文:doufu | 編輯:一隻兔

圖片by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新食范兒出品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