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從《妖貓傳》到中日電影交流正常化?春江水暖“影”先知

10月26日, 根據《財經》消息, 東京電影節中日電影交流新聞發佈會上, 中日兩國正在進行高級別會晤, 擬建立雙邊的電影聯合制作條約。

就在同一天, 東京電影節當天似乎成了中國主題日。 “中日電影交流新局面”記者會在東京六本木新城舉行。 日本著名作家、電影《妖貓傳》(日本名:空海)原作者夢枕貘, 日本著名演員、電影《妖貓傳》演員松阪慶子都出席了這一活動。

這樣的陣勢和場面算是側面給陳凱歌的電影《妖貓傳》做了一輪宣傳。 會上宣佈, 明年2月14日情人節期間, 《妖貓傳》將以《空海》的片名在全日本上映, 同時上映的還有中日合拍片《追捕》以及《戰狼2》等。

就在同一天的上午, 上海國際電影節和東京國際電影節在東京舉行中日電影交流新聞發佈會。 雙方代表在發佈會上宣佈:“日本新片展”將於今年12月1日至3日在上海、昆明和深圳三地舉辦。

一時之間, 中日兩國的電影交流走上了一條正常化之路。

風水輪流轉, 中日電影交流是下一步熱潮?

在與日本合作以前, 中國已經與其他諸多國家簽訂了眾多合拍片協定, 包括世界主要的電影生產國美國、英國、韓國、印度與紐西蘭等國家。

其實, 無論簽不簽合拍協定, 根據2004年施行的《中外合作攝製電影片管理規定》, 作為合拍片都能享受到國產片的待遇。

因此, 本次中日合拍協議的頒佈, 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對外釋放了一種信號:無論是電影領域還是文化交流上, 中日雙方都將加大合作力度。

近兩年, 無論是政治, 外交, 經濟, 乃至筆者關注的文化領域, 中日之間的交流合作出現了極大程度上的回暖, 從2016年到2017年這兩年, 兩國關係之間的變化似乎引導除了新的一輪文化交流熱潮。 從《妖貓傳》到《追捕》重拍這樣的大手筆項目來看, 也許風向已經起了變化, 文化領域已經率先走出了第一步, 所有的動作似乎已經為了將來埋下了伏筆。

中國與日本作為僅次於北美的全球第二、第三大電影市場, 從政治上層關係的改善落實到文化藝術領域的深度合作, 類似這次公佈的合拍協定, 將對兩國以及全球的電影市場產生深遠影響:別的不說, 日本電影, 電視, 動漫等作品有望在國內獲得更多的票房和市場。

春江水暖, 中日電影交流歷經起伏變化

春江水暖鴨先知。 除了中日電影合拍協議即將簽署, 在2017年第30屆東京電影節上, 中國電影演員趙薇也出現在了評委團隊中。

三部中國電影, 除了上面提到的陳凱歌的《妖貓傳》、《暴雪將至》以及《花花世界:靈魂客》這兩部影片也將出現在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展映。 《妖貓傳》邀請到了中日兩國的明星, 成本製作也是空前絕後, 基本已經創下了中日電影合作的新記錄, 並將以《空海》之片名在全日本上映。

如果回溯今年的電影市場,我們可以發現,其實中日電影重修於好的伏筆早就已經埋下。

單就上個月來說,日本影片竟然上映了不止一部,一共有三部在九月登場:真人版《銀魂》九月一日上映,動畫電影《形之聲》九月八日上映,劇場版《刀劍神域:序列之爭》九月十五日上映;當然,這三部電影的票房表現都屬一般。

如果說七月和八月是“國產電影保護月”,那九月簡直就是“日本電影保護月”。

回顧過去十年的中日電影的外交歷史,清晰可見,大環境對於日本電影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有極大影響。

2006年-2015年期間,日本電影在中國曾經歷了長達十年的荒蕪期,十年時間總共只有十七部日本電影在中國內地上映,平均每年只有兩部不到的日本電影上映。這十年的中日電影交流荒無疑是受到了外交關係的趨冷影響。

統計一下,這些電影中僅有五部突破了一千萬人民幣,最多的年份是2009和2011年,各有四部電影成功登上中國的銀幕。

令人覺得意味深長的是,從2011年到2015年,這四年左右的視窗期竟然沒有一部日本電影引進中國,漫長的空白期著實引人遐想。

2016年是一個轉折年,春江水暖,這一年徹底結束了過去五年的冰河期。日本電影在這一年徹底爆發,中國影院總共引進了十一部日本電影,其中兩部是真人電影,其他九部都是動漫電影,票房5.76億的《你的名字》更是創造了日本電影在中國市場取得的最好成績。《航海王》,《火影忍者》,《哆啦A夢》這三部影片也都取得了過億票房。

”動畫電影吃香,真人電影跟上”,這是日本電影進入中國院線經久不變的路線。2016年一共僅有兩部真人電影進入院線:《墊底辣妹》和《寄生獸》,儘管這兩部影片在口碑宣發,和話題性上算是做足了功夫。

2017年日本真人電影開始突破以往既有的模式,截至目前已經有《與君相戀100次》和《深夜食堂2》在內地上映,從9月開始至今《銀魂真人版》,以及《晝顏電影版》、《解憂雜貨店》、《東京食屍鬼真人版》等專案也已經陸續公映或者鎖定了檔期。

截止到2017年10月, 今年在中國上映的日本電影的總票房超過了4億人民幣,雖然總票房不及2016年因為《你的名字》而突進的票房,但是無論是引進影片的數量和類型都已經超過了2016年:從2016年的11部增加到2017年的15部。

亞洲電影在華市場前景充滿變數

東京電影節開幕至今,中國買家的表現可謂相當活躍,據媒體報導,今年來到東京國際電影節的中國買家比往年多出了不少,包括曾經在日本批片引進上得過便宜的光線,卓然,上影,微影,華樺,博納等諸多買家。

據報導,引進並發行了2017年奧斯卡獲獎電影《愛樂之城》的卓然影業,正在跟其它幾家中國公司合作,組建一個基金來收購和發行日本電影。

電影作為文化交流的載體,自然被納入友好關係之中。

希望這樣的交流能夠持續下去,畢竟,日本有太多優秀的影視資源IP值得被發掘。

如果回溯今年的電影市場,我們可以發現,其實中日電影重修於好的伏筆早就已經埋下。

單就上個月來說,日本影片竟然上映了不止一部,一共有三部在九月登場:真人版《銀魂》九月一日上映,動畫電影《形之聲》九月八日上映,劇場版《刀劍神域:序列之爭》九月十五日上映;當然,這三部電影的票房表現都屬一般。

如果說七月和八月是“國產電影保護月”,那九月簡直就是“日本電影保護月”。

回顧過去十年的中日電影的外交歷史,清晰可見,大環境對於日本電影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有極大影響。

2006年-2015年期間,日本電影在中國曾經歷了長達十年的荒蕪期,十年時間總共只有十七部日本電影在中國內地上映,平均每年只有兩部不到的日本電影上映。這十年的中日電影交流荒無疑是受到了外交關係的趨冷影響。

統計一下,這些電影中僅有五部突破了一千萬人民幣,最多的年份是2009和2011年,各有四部電影成功登上中國的銀幕。

令人覺得意味深長的是,從2011年到2015年,這四年左右的視窗期竟然沒有一部日本電影引進中國,漫長的空白期著實引人遐想。

2016年是一個轉折年,春江水暖,這一年徹底結束了過去五年的冰河期。日本電影在這一年徹底爆發,中國影院總共引進了十一部日本電影,其中兩部是真人電影,其他九部都是動漫電影,票房5.76億的《你的名字》更是創造了日本電影在中國市場取得的最好成績。《航海王》,《火影忍者》,《哆啦A夢》這三部影片也都取得了過億票房。

”動畫電影吃香,真人電影跟上”,這是日本電影進入中國院線經久不變的路線。2016年一共僅有兩部真人電影進入院線:《墊底辣妹》和《寄生獸》,儘管這兩部影片在口碑宣發,和話題性上算是做足了功夫。

2017年日本真人電影開始突破以往既有的模式,截至目前已經有《與君相戀100次》和《深夜食堂2》在內地上映,從9月開始至今《銀魂真人版》,以及《晝顏電影版》、《解憂雜貨店》、《東京食屍鬼真人版》等專案也已經陸續公映或者鎖定了檔期。

截止到2017年10月, 今年在中國上映的日本電影的總票房超過了4億人民幣,雖然總票房不及2016年因為《你的名字》而突進的票房,但是無論是引進影片的數量和類型都已經超過了2016年:從2016年的11部增加到2017年的15部。

亞洲電影在華市場前景充滿變數

東京電影節開幕至今,中國買家的表現可謂相當活躍,據媒體報導,今年來到東京國際電影節的中國買家比往年多出了不少,包括曾經在日本批片引進上得過便宜的光線,卓然,上影,微影,華樺,博納等諸多買家。

據報導,引進並發行了2017年奧斯卡獲獎電影《愛樂之城》的卓然影業,正在跟其它幾家中國公司合作,組建一個基金來收購和發行日本電影。

電影作為文化交流的載體,自然被納入友好關係之中。

希望這樣的交流能夠持續下去,畢竟,日本有太多優秀的影視資源IP值得被發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