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回收破爛到造冰箱造汽車,創業經歷比李嘉誠還傳奇,比馬雲還瘋狂

在如今中國企業家中, 老一輩的我們會想到李嘉誠, 新一輩的我們會想到馬雲。 不過這幾年有一個人卻非常值得我們關注, 這個人就是李書福。

2010年3月28日21點, 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 李書福吉利汽車以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瑞典汽車企業富豪轎車100%的股權。

這不僅僅是吉利汽車走出的一大步, 更是中國汽車邁出的重要的一步。 在這次交易之後, 吉利汽車的創始人李書福才得到了媒體的關注。 這幾年創業都幾乎被互聯網吸引了, 傳統企業家在媒體的聲音總是不如互聯網創業者。

比如說李書福, 他的創業經歷堪稱比馬雲還瘋狂。 在今年的胡潤財富榜上, 李書福父子財富已經達到了千億級別, 已經躋身李嘉誠、馬雲等人的一個等級。

李書福1963年出生, 他在公園給人拍過野照、後來搞過收破爛、再後來他搞冰箱賺到大錢, 跑到海南炒房虧掉幾千萬。 創業多年之後他還跑去學英語,

如今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在60年的企業家中可能也只有馬雲跟李書福了。 之後李書福跟兄弟一起搞裝修塗料東山再起, 如今這個生意還在運作, 一年還可以給李家貢獻過億的利潤。 當然讓李書福全國聞名的還是他搞的吉利汽車。

1963年, 李書福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裡, 他在四兄弟中排行第三, 整個學生時代, 李書福都是在台州度過的。 由於環境的影響, 剛剛高中畢業的李書福沒有繼續求學。

19歲的李書福拿著父親給的200元開始了創業, 當時沒有多少資本的他, 想來想去只能買了一台相機在公園裡給別人拍野照。 這種生意還相機還沒普及的年代還是有一定的市場, 半年之後這個年輕賺會相機的本錢, 還賺到差不多一千塊。

靠著拍野照賺到的錢, 他終於開了一個照相館。 經營著照相館的李書福經常買一些零件自己組裝照相機。

組裝相機的時候, 他經常把分離出來的金銀拿出賣, 後來他發現這個生意比開相館還好賺, 於是關掉相館專心做起了回收破銅爛鐵的生意。

一年之後, 他終於邁出了他辦企業的第一步, 他投資了一萬塊去搞這個生意。 許多人怕髒怕累, 所以做不了這一行。 李書福卻不怕, 於是年紀輕輕的他就賺到不少的錢。

不過不久之後, 他又發現了新的生意。 1984年, 他跟幾個兄弟合夥辦了黃岩縣石曲冰箱配件廠,

21歲的他擔任廠長。 剛開始這家廠只是生產配件, 一年之後李書福就帶領這個工廠生產冰箱, 當時其他兄弟都不同意, 不過李書福還是執意要搞。

5年之後, 這個小工廠變成了當時北方知名的冰箱生產商, 他的北極花冰箱年產值過千萬, 每天到工廠拉貨的車子排起了長龍。 這一年才26歲的李書福已經是個千萬富翁。

不同馬雲在創辦阿裡巴巴, 屢戰屢敗, 李書福做過很多行, 而且每一行都很成功。

不過在李書福冰箱生意做得紅火的時候, 因為拿不到生產名錄, 他只能結束了冰箱的生意。 他帶著上千萬的現金跑到深圳去, 這一次他是想來學習的, 在做生意中, 他已經發現了自己學識的不足。 之後他還去上海、哈爾濱等地學習,如今李書福一口流利的英語就是那個時候學的。

在這期間,海南房地產大熱,李書福跑到海南去炒房,結果卻虧掉了幾千萬。這是李書福生意生涯中,少有的失敗案例。回到老家之後,李書福再次跟兄弟們一起創業。這一次他們看准的裝修材料。90年代,中國的房地產已經開始起步,裝修行業也是隨著起飛。裝修材料給李書福家族帶來了巨大的成功,截至2009年,這份產業每年還有上億元的利潤。

搞裝修材料東山再起之後,李書福同時瞄準了一個新的行業。1993年,李書福吸取了“北極花”的教訓以數千萬元的代價收購了浙江臨海一家有生產權的國有郵政摩托車廠,並率先研製成功四衝程踏板式發動機。接著又與行業老大“嘉陵”合作生產“嘉吉”牌摩托車,不到一年的時間,他的摩托車銷量不僅一直佔據國內踏板車龍頭地位,還出口美國、義大利等32個國家。

李書福最讓瘋狂的就是,他總是在一個行業幹得很好的時候,去進入一個更大的行業。1994年,摩托車生意紅火的李書福有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造汽車”。1998年8月8日,沒有准生證的第一輛兩廂“吉利豪情”車下線。

吉利的發展過程,最關鍵就是2010年收購了富豪。當時吉利的資金情況也非常緊張,當時吉利正在使用銀行貸款30多億元,從香港資本市場調用資金20多億元,配套商欠款60多億元,負債額超過100億元。不過李書福最後還是以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富豪,當時的天價,如今看起來不過是大白菜的價格。

隨著吉利汽車成功上市,並且銷量越來越好,李書福父子的身家也是節節高升。

之後他還去上海、哈爾濱等地學習,如今李書福一口流利的英語就是那個時候學的。

在這期間,海南房地產大熱,李書福跑到海南去炒房,結果卻虧掉了幾千萬。這是李書福生意生涯中,少有的失敗案例。回到老家之後,李書福再次跟兄弟們一起創業。這一次他們看准的裝修材料。90年代,中國的房地產已經開始起步,裝修行業也是隨著起飛。裝修材料給李書福家族帶來了巨大的成功,截至2009年,這份產業每年還有上億元的利潤。

搞裝修材料東山再起之後,李書福同時瞄準了一個新的行業。1993年,李書福吸取了“北極花”的教訓以數千萬元的代價收購了浙江臨海一家有生產權的國有郵政摩托車廠,並率先研製成功四衝程踏板式發動機。接著又與行業老大“嘉陵”合作生產“嘉吉”牌摩托車,不到一年的時間,他的摩托車銷量不僅一直佔據國內踏板車龍頭地位,還出口美國、義大利等32個國家。

李書福最讓瘋狂的就是,他總是在一個行業幹得很好的時候,去進入一個更大的行業。1994年,摩托車生意紅火的李書福有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造汽車”。1998年8月8日,沒有准生證的第一輛兩廂“吉利豪情”車下線。

吉利的發展過程,最關鍵就是2010年收購了富豪。當時吉利的資金情況也非常緊張,當時吉利正在使用銀行貸款30多億元,從香港資本市場調用資金20多億元,配套商欠款60多億元,負債額超過100億元。不過李書福最後還是以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富豪,當時的天價,如今看起來不過是大白菜的價格。

隨著吉利汽車成功上市,並且銷量越來越好,李書福父子的身家也是節節高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