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老龍頭”張家港行終於走出“小黑屋”,次新股還能炒嗎?

4月5日, 前期次新股的龍頭之一, 張家港行終於複牌。 開盤一字跌停, 隨後拉起, 截止11:30, 跌幅收窄至1.02%, 給人留下想像空間——老龍頭複出, 次新股是否又可以重獲資金青睞?

此前, 張家港行於3月30日披露了停牌自查以來的第二份《進展公告》, 公司表示, 目前自查工作仍在進行中。 但有業內人士爆料, “據說張家港行查出來很多關聯帳戶, 次新股擊鼓傳花, 自導自演的遊戲估計要結束了, 這次張家港行事件不單單罰款, 估計還會有人坐牢。 ”

今年1月24日, 張家港行首發上市, 股價高歌猛進, 截止3月16日, 上漲462.02%, 同時, 換手率也達到了驚人的868.26%。

張家港行被關“小黑屋”可視為次新板塊近期調整的導火索, 在周線七連陽之後, 上周, 伴隨著諸多高價次新股的開板下跌, 次新股板塊長陰下跌, 幾乎回吐了此前四周的漲幅。 次新股指數上周累計下跌11.53%, 跌幅遠高於其他板塊。

最直接的原因是監管趨嚴。

前期被爆炒的多隻次新股遭遇到監管層的問詢與核查。 這就包括, 張家港行停牌自查, 吉比特頻繁挑戰第一高價股位置遭遇交易所問詢, 白銀有色在千億市值的情況下也被交易所問詢。

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的, 此前一條消息網上迅速傳播。 主要內容是, 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擬在不影響市場正常交易的情況下, 對相關“交易單元”當日買入申報金額實施總量控制的制度。 這一制度被稱為“資金前端風險控制制度”。

簡單來說, 就是遊資利用專屬交易通道等各種優勢, 來“搶板”。 現在交易所降低申報資金的規模, 進而降低其對新股爆炒的熱度。 這種舉措, 是否會對新股爆炒起到持續性的降溫效果, 並由此打破A股市場新股爆炒的神話, 我們仍需要繼續觀察。

那麼, 以後次新股還能不能炒?

新股上市後出現“連板”行情, 甚至在“開板”後, 走出像吉比特、張家港行那樣, 股價不斷創新高的行情。 從政策上講, 是註冊制環境下的結果,

從資金面上, 是純博弈的結果, 且政策和資金的因素相互影響。 此外, 當前監管層全力加速IPO, 客觀上需要新股上市後呈現出“賺錢效應”, 故而, 某種程度上樂見“連板”行情的出現, 從而沒有對其採用“特停”的措施。 從最新的情況看12或13個連板, 似乎是監管層可接受的。 (皮阿諾因13連板而“臨停”。 )正是這種監管上的特殊性, 使得資金願意炒次新。

在資金面方面, 由於貨幣政策“穩健中性”, 證券市場強調“去杠杆”, 同時也沒有發出希望資金來A股的信號, 反而是強調“防風險”, 不願意市場暴漲暴跌, 所以, 唯一擔心的是IPO發到一定數量後, 資金跟不上。 但從目前看, 這一情況中短期內不會發生。

就目前而言, 申購新股乃至中簽新股, 依舊是A股市場中最容易賺錢的地方之一。

但, 退一步來說, 如果A股市場新股爆炒神話得以打破, 那麼投資者申購新股的熱情也會驟然降低, 甚至不排除降低持股市值的比例, 從而進一步分流市場的存量資金, 這或許並非市場希望看到的事情。

所以, 在IPO擴容、維穩的大環境以及資金面沒有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 次新股“連板”的現象, 以及“開板”後被遊資再次追炒的情況就不會變。

然而, 次新股“開板”後的再次追炒, 是純資金博弈, 啟動和停止都有突然性, 沒有規律性。 故而散戶, 還是安份的參加IPO抽獎為“上策”, 參與次新股追炒, 除非運氣好, 否則大概率是“接盤俠”。

值得注意的是,當下A股市場的交易熱點集中于“雄安新區”,相對而言,包括“次新股”在內的其他熱點都受到了資金的“冷落”。

根據以往經驗來看,除去銀行、券商板塊,在50元以下開板的其他板塊的次新股引發資金接棒炒作的概率較大。至於次新股板塊整體的下一輪的交易性機會,或以再次出現類似于太平鳥、顧家家居等收益率相對較低的品種為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當下A股市場的交易熱點集中于“雄安新區”,相對而言,包括“次新股”在內的其他熱點都受到了資金的“冷落”。

根據以往經驗來看,除去銀行、券商板塊,在50元以下開板的其他板塊的次新股引發資金接棒炒作的概率較大。至於次新股板塊整體的下一輪的交易性機會,或以再次出現類似于太平鳥、顧家家居等收益率相對較低的品種為信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