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港股通對港股的影響專題報告

前言

港股通運行回顧-滬港通、深港通分別自2014年11月17日、2016年12月5日開通, 平穩運行至今, 互聯互通機制得到不斷完善, 同時也吸引了更多海內外投資者參與港股市場。 截止2017年9月30日, 根據Wind統計, 滬港通的308只標的以及深港通在此基礎上新納入的133只, 覆蓋恒生綜合指數89%的成分股公司, 占全部港股市值的80%以上。

圖表1:滬港通深港通規則

對港股市場整體影響

港股通占全部港股成交比例不斷提升。 從港股通每日成交金額與全部港股成交額的對比分析, 2017年1-9月, 港股通日均成交額為86.8億港元, 而全部港股日均成交金額為823.5億港元,

港股通約占全部港股每日成交金額的10.5%。 9月份, 這一比例超過12%, 較年初的7.9%比重不斷提升, 顯示南下資金對香港市場的影響越來越重要。 從港股通每日成交金額與恒指走勢的對比來看, 港股通成交額的增加, 很大程度上會推升恒指的走勢, 顯示出港股通南下資金的成交額跟恒指走勢有較高的相關性。

投資者結構仍以機構為主導, 中國內地投資者交易額占比不斷增加。 根據bloomberg資料顯示, 2015/16年度, 港股機構投資者成交金額占比77.22%, 而個人投資者僅為22.78%, 顯示香港市場投資者結構仍以機構為主導。

香港本地投資者的交易占市場總成交額的比重連續三年下降, 降至36.0%(2014/15 年度為38.9%), 外地投資者和交易所參與者的占比分別為40.2%和23.8%。 其中, 外地投資者按來源地分析, 英國占比最大, 占外地投資者交易的23.1%及港股市場成交金額的9.3%(2014/15 年度分別為26.6%及10.4%)。 中國內地因近年交易占比不斷增加, 成為第二大境外交易量來源地, 占外地投資者交易的21.5%及港股市場成交金額的8.7%。 預計在今年港股通資金的助推下, 這一資料或將進一步躍升。 美國投資者的交易則由原先的第二位下滑至第三位元, 占外地投資者交易的20.1%及港股市場成交金額的8.1%(2014/15 年度分別為22.5%及8.8%)。

港股通開通後, AH股溢價未見收窄。 理論上, AH的互聯互通, 長期看會使得內地、香港兩地估值差異收窄。

自港股通開通至今, A股整體比港股表現更好, 使得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不降反升, 且保持10%以上的溢價水準。 今年以來, 港股比A股上漲更多, 但溢價指數仍然繼續擴大。 從目前97只AH股分析, 多數為大盤股, 且以金融、能源等週期性板塊居多, 而這些個股在今年震盪上行。 AH股的溢價我們認為主要是由於:1)AH兩地投資者結構不同:A股市場散戶居多, 風險偏好及換手率較港股更高, 對A股表現推動較港股更大。 2)兩地市場制度環境影響供求關係:A股對股票發行數量受限, 但資金入市基本沒有限制, 潛在資金支撐更大。

港股通資金配置方向

自滬深港股通開通至今, 南下資金累計淨買入超過6,000億港元, 其中滬股通淨買入占比達88%。 港股通對持有的股票流通市值兩頭偏好明顯。 其中, 流通市值在0-50億元區間的市值規模占比最大, 為42.8%;流通市值大於300億元的股票占比為36.7%, 均遠高於港股通各樣本的平均水準。

港股通資金偏好估值較低的股票。港股通持股市值按標的市盈率,市盈率在0-20區間的占比為52%。分項來看,市盈率在0-10區間的占比最大,為34%,區間在50以上的占比第二(22%),主要是受個別大盤藍籌股較高的市盈率影響。

港股通基金發行情況

港股通基金發行呈加速趨勢,且對各行業的配置更為多元。當前,港股通公募基金合計115只,發行規模超過815億元。持股總市值自2016年以來加速擴大,今年2季度已達570億元。按Wind一級行業分類,港股通基金持股的行業分佈較前述的港股通配置更為多元,配置比例最高的金融行業占比21.15%,資訊技術、消費、醫療保健等占比也較高,而在港股通持股中排名第二的地產相關板塊,在港股通基金中占比較低。

總的來說,港股的未來增量資金仍可期。一方面,內地財富配置海外資產的需求不減,且當前配置於海外資產的比例相比於其他國家的投資者仍然較低,未來上升空間較大。另一方面,在當前金融監管收緊、高收益率金融產品的供給出現下降的背景下,銀行等企業利潤反彈,也將提振中國股市並吸引更多尋求高收益的投資者。加之其他可投資的海外管道收緊,資金仍將會通過港股通南下。今年機構投資者中,險資是主要生力軍之一;據報導,社保基金也已啟動投資港股的工作,正就港股投資管理人公開招標,未來,機構配置需求的提升將進一步為港股注入流動性。此外,明年起恒生國企指數將加入10只紅籌股及民企股。預計該指數的行業結構在金融和工業等傳統週期性行業比重過高的基礎上有較大改善,代表新經濟的比重將增大,或將吸引更多資金流入。

免責聲明:本文僅作為知識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內容的準確與完整性不做承諾與保障。過往業績表現不代表未來業績,投資可能帶來本金損失,任何人據此做出的投資決策,風險自擔。

港股通資金偏好估值較低的股票。港股通持股市值按標的市盈率,市盈率在0-20區間的占比為52%。分項來看,市盈率在0-10區間的占比最大,為34%,區間在50以上的占比第二(22%),主要是受個別大盤藍籌股較高的市盈率影響。

港股通基金發行情況

港股通基金發行呈加速趨勢,且對各行業的配置更為多元。當前,港股通公募基金合計115只,發行規模超過815億元。持股總市值自2016年以來加速擴大,今年2季度已達570億元。按Wind一級行業分類,港股通基金持股的行業分佈較前述的港股通配置更為多元,配置比例最高的金融行業占比21.15%,資訊技術、消費、醫療保健等占比也較高,而在港股通持股中排名第二的地產相關板塊,在港股通基金中占比較低。

總的來說,港股的未來增量資金仍可期。一方面,內地財富配置海外資產的需求不減,且當前配置於海外資產的比例相比於其他國家的投資者仍然較低,未來上升空間較大。另一方面,在當前金融監管收緊、高收益率金融產品的供給出現下降的背景下,銀行等企業利潤反彈,也將提振中國股市並吸引更多尋求高收益的投資者。加之其他可投資的海外管道收緊,資金仍將會通過港股通南下。今年機構投資者中,險資是主要生力軍之一;據報導,社保基金也已啟動投資港股的工作,正就港股投資管理人公開招標,未來,機構配置需求的提升將進一步為港股注入流動性。此外,明年起恒生國企指數將加入10只紅籌股及民企股。預計該指數的行業結構在金融和工業等傳統週期性行業比重過高的基礎上有較大改善,代表新經濟的比重將增大,或將吸引更多資金流入。

免責聲明:本文僅作為知識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內容的準確與完整性不做承諾與保障。過往業績表現不代表未來業績,投資可能帶來本金損失,任何人據此做出的投資決策,風險自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